苹果走入两个极端:库克的精湛刀法 堪比老黄
今年的蘋果春季發布會如約在凌晨舉行,庫克這次不僅給大家帶來了綠色的iPhone13以及iPhone 13 Pro,還有搭載A15仿生芯片的新iPhone SE、裝上了M1芯片的iPad Air 5、M1家族新成員—拼在一起的 M1 Ultra芯片,以及Mac家族的新成員Mac Studio和裝著A13芯片的Apple Studio Display。
可以說這是近幾年內容最重磅的一次春季發布會,對得起邀請函上的高能二字,每一個都值得說一說。
我們也肝了個通宵,來跟大家梳理一下這次發布會的高能點。
先來這場發布會最高能的產品——M1 Ultra。
在2020年11月,蘋果發布了全新的M1芯片,一年后又發布了進階版的M1 Pro與M1 Max,而四個月之后的今天,蘋果又發布了M1 Max的合成版,M1 Ultra。
簡單理解就是將兩顆M1 Max芯片通過全新的UltraFusion技術連接起來,而且更恐怖的是,這個接口早在M1 Max時就已經留好了。
將兩顆芯片合到一起,拼成一顆更大更強的芯片,這個想法很瘋狂,達到的性能也讓我們覺得很瘋狂。
在參數上,M1 Ultra擁有20核CPU、可以搭配64核的GPU和32核的神經網絡引擎,內部集成了1140億只晶體管,算力也直接是M1 Max的兩倍。
大概換算一下,跟M1相比,頂配的M1 Ultra的CPU性能提升了240%,GPU性能則直接是M1的8倍。
那該如何安放這恐怖的算力呢?蘋果給出的答案是,Mac Studio。
Mac Studio的外觀一看就是Mac mini的大哥,機身同樣采用鋁金屬壓制一體成型的工藝,底邊長7.7英寸,高3.7英寸,差不多是3個mini疊在一起。
機身內放置了兩個風扇進行散熱,機身底部和背部大約有4000個圓洞洞作為散熱的進風口和出風口,頗有初代Mac Pro的樣子。
在配置上,Mac Studio可以選配M1 Max+最高64GB內存,或者M1 Ultra+最高128GB內存。
同時Mac Studio搭配的固態硬盤數據讀取速度最高可以達到7.4GB/s,容量最高可達8TB。
接口拓展上,雷靂4、HDMI、萬兆網口、SD卡槽也是應有盡有,為各類外設做好了準備。
根據官方的信息,搭載M1 Ultra的Mac Studio能夠同時播放18條8K ProRes 422的視頻流,這也更加說明了蘋果想要占領工作室以及桌面主機市場的巨大野心。
芯片確實很頂,但大家也不能忘了庫克老師傅的精準刀法。
但作為蘋果ARM架構下的桌面性能代表,不管是14999元起的M1 Max版,還是29999元起的M1 Ultra版,相比之前動輒三五萬的iMac Pro、Mac Pro而言,都親民了許多。
同樣親民的,還有蘋果為Mac Studio搭配的顯示器,Apple Studio Display。不過這里的親民,是跟更高端的Pro Display XDR相比。Studio Display配備了一塊27英寸5K視網膜顯示屏,最高顯示亮度為600尼特,支持P3廣色域和原彩顯示。
同時還提供了3個10Gb/s的USB-C接口和一個雷靂3接口,能夠為Mac筆記本提供96W的供電,實現一臺MacBook Pro最多同時連接三臺Studio Display,為桌面端的顯示器提供了更多一種的選擇。
在Studio Display上方,配備了一顆1200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支持人物居中功能;在兩側配備了六個高保真揚聲器,同時支持空間音頻和杜比全景聲。而蘋果為了給攝像頭與音頻系統提供足夠的算力,竟然給Studio Display搭載了一顆A13仿生芯片。
不知道用這個顯示器跑原神會怎么樣,但我們覺得蘋果可能像之前AirPods Pro一樣,在后續不斷給它解鎖新的功能。
除了高能的Mac產品線更新,蘋果這次還不出意料地發布了iPhone SE 第三代,但出乎意料地漲了兩百塊,64GB版本售價3499元。
參數上對比上一代,從7nm的A13仿生升級到了5nm的A15仿生,制程的升級與增加了8核神經網絡引擎架構升級。
芯片的升級帶來了更影像算法上的提升,加入了深度融合技術、智能HDR4、攝影風格以及夜景延時,但攝像頭依舊1200萬,屏幕依舊4.7寸LCD無頻閃護眼屏。
雖然性能提升,還增加了5G,但蘋果說通過全新的電池化學技術,再加上A15對于功耗的控制,都給新的iPhone SE帶來了更好的續航。
官方給出的信息是,視頻播放時長比上代多了兩個小時,但相比我們手里的13 mini少了兩個小時,因此我們對SE的續航還是有一點點懷疑,等我們后續拿到真機也會專門進行續航方面的測試。
當然庫克知道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有沒有A15,續航拉不拉,這兩點發布會中都得到了重點回饋,產品也主要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升級。
其實iPhone SE在三千元檔這個價位,一直就是做iOS生態守門員的存在,是你進入iOS的最便宜選擇,所以那邊離不開蘋果生態,又預算有限的用戶,SE可能是最佳選擇。
同時對比同價位還在各渠道售賣的iPhone 11,一邊是蘋果最新的A系列芯片和5G網絡、但續航稍短、屏幕更小,另一邊是更大的全面屏和多了一顆超廣角鏡頭,但芯片的性能不頂,5G網絡缺失。這倆你會怎么選呢?
用三千多的價格帶來最新的性能以及AI能力,成為了他們留在或者入局蘋果生態的最好選擇。
同樣在發布會上喜提更新的iPad Air,在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搭載了M1芯片;升級了前置攝像頭,支持了需要更多算力才能實現的人物居中功能;增加了5G順便更新了五個配色。
從上一代iPad Air更新就有很多網友覺得Air搶了自己Pro的飯碗,但庫克老師傅的刀法可是十分精準的,我們將兩款產品放在一起對比一下就能看出不同的定位差別。
意料之外在于,iPad Air用上了最新的M1芯片,其實相比之前幾代一直延用的A系列芯片,M1芯片更適合iPad這條產品線。
A系列與M1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在ISP以及神經網絡引擎的算力更高,對于影像的處理能力更強,但iPad并不需要像iPhone一樣側重影像功能。
想想身邊除了景點的阿姨,有多少人是用iPad拍照的?這也就是說我的情理之中
不過大家放心,即使是用上了和iPad Pro同芯的M1芯片,庫克的刀法也不會讓Air搶了Pro的飯碗。
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在屏幕上,iPad Pro最引以為豪的ProMotion屏幕自適應刷新技術,依舊是Pro系列的關鍵所在,在屏幕端顯示與Apple Pencil觸控的體驗,也決定了生產力的上限差別。
這就好比,你拿Apple Pencil在Air與Pro上記筆記,其實差別并是特別大,但是當你在上面從事專業的繪畫與設計時,屏幕上的體驗就會有所差距。
說到這,大家也就知道iPad Air更適合誰了吧?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這句話我們已經說了很多年,但總是被庫克精準拿捏住消費心理。
其實最初喬老爺子拿出的iPad,本就是偏重內容閱讀、娛樂游玩以及簡單辦公這些基礎需求,iPad Air現在這個樣子也幾乎了iPad的最終形態。
它的使命就是承擔娛樂,以及輕度的生產力,這一點從這幾年多彩的配色中也能看出,好看的外觀總是大眾選擇時的加分項。
各位Pro用戶!醒醒吧!
總結下來,蘋果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肌肉和野心。
3499元的iPhone SE在A15加持和續航提升的基礎上,劍指國內三千元檔的手機市場,成為了iOS生態最有力的守門員。
足夠炸場的M1 Ultra芯片,在帶來足夠強勁性能的同時,也打開了蘋果提升算力的新路徑。這讓人十分期待后續,蘋果許諾的Mac Pro會帶來怎樣的性能表現。
而在兩年芯片轉移計劃的最后,蘋果的芯片計劃按部就班進行,性能也不斷給出驚喜,層層遞進。舊款產品則是不斷下放更新算力,保持競爭活力。再加上現在iPhone、iPad、Mac三大產品線還在不斷嘗試融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苹果走入两个极端:库克的精湛刀法 堪比老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终于见底了?美股大幅高开:热门中概股多数
- 下一篇: 拳打英伟达脚踢三星的黑客 又准备开始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