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的麦当劳推出“香菜新地”:我尝了尝……
在這個即將迎來“世界討厭香菜日”(據說是每年的2月24日)的日子,突然聽說麥當勞出了香菜新地。
于是,蝌蚪編輯部的香菜粉們帶著滿滿的期待,快馬加鞭趕去買了一個嘗嘗。
圖片來源蝌蚪君
吃完,不知道大家的反應如何,反正編輯們是沉默了......并沒有給人很哇塞的感覺啊!我要的香菜味呢?!
大家最大的感覺就是沒嘗出多少香菜味,可能是因為香菜變成干兒,就沒有香菜那個清香味兒了吧。(其實真的建議商家可以大膽一點,我們要濃郁的香菜味
啥?清香味???另一波原本沉默的“反香菜聯盟”編輯們不沉默了——香菜還有清香味?不是臭味嗎?
香菜一直是一種飽受爭議的食材,有些人恨不得每道菜里都加點香菜提味,有些人卻對它恨之入骨。沒錯,是真的恨之入骨。
讓香菜飽受爭議的是它的味道。
這種味道對不愛吃香菜的人來說是一種“折磨”,“香菜黑”們覺得它有“臭蟲”味兒(我們從香菜的英文名稱“Coriander”中可以看到,該詞匯源自希臘語“Koris”,意為“臭蟲”)。
而對于愛吃的人來說,則是一種美味——帶有檸檬的清香味。
那么,喜歡or不喜歡香菜是由什么決定的?為什么人們對香菜的態度大相徑庭?根據研究發現,其實是你的DNA決定你對香菜態度。
不喜歡香菜的人,體內出現了某種與嗅覺相關的基因突變。
這種基因突變屬于“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的一種。香菜厭惡者11號染色體的某一區域與其他吃貨存在著根本不同,這一區域與人們的嗅覺直接相關。
香菜厭惡者天生帶著一個名為OR6A2 的特定基因,這一基因對醛類化合物非常敏感,會合成一種類似于肥皂的味道,而香菜中恰好富含這類物質。
所以,這些人就形成了“香菜 = 肥皂味”甚至是“臭蟲味”的印象,也難怪他們不想嘗試了。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基因會影響我們對香菜的好惡,但并不是絕對的。
除了基因,飲食習慣也影響我們對香菜的喜好。如果身邊的人長期做香菜給你吃,通過反復的接觸,大腦也就能夠慢慢接受香菜了。
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人一開始不吃香菜,但是后來因為一些原因,突然就能接受吃香菜,甚至喜歡吃香菜了。
圖片來源蝌蚪君
香菜味美食大賞雖然不愛香菜的人很多,但是,有數據統計,79%的人是熱愛香菜的。愛香菜才是大趨勢。
所以近些年,商家們也抓住了商機,推出不少香菜跨界美食。
香菜火鍋香菜火鍋不太需要介紹,已經火了有幾年了。
去年,市面上有了“香菜檸檬茶”,喝過的人說,香菜和檸檬兩者各自美麗,口感沒有融合互補。
某寶上也能買到香菜棒棒糖,吃過的人說香菜味非常濃郁。
香菜還把魔爪伸向了蛋糕,簡直是要席卷甜品界。
黑暗料理界的月餅,蝌蚪君吃過韭菜味、小龍蝦味的,但香菜味的真的沒吃過。
此外還有品牌推出了香菜薯片、香菜餅干、香菜泡面等,不過相比香菜甜品,這幾種咸口零食還是比較好接受的。
以上你都吃過嗎?你還吃過哪些香菜味美食?
另:香菜新地你吃了嗎?在評論區說說覺得怎么樣呀。一口讓你上頭還是......下頭?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丧心病狂的麦当劳推出“香菜新地”:我尝了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为K50 Pro让路!Redmi K40
- 下一篇: 被认作是“看天吃饭”的产品!曾经爆红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