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Warrior中文版(第2版)——思科网络工程师必备手册》一3.3 自动协商故障...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區《Network Warrior中文版(第2版)——思科網絡工程師必備手冊》一書中的第3章,第3.3節,作者【美】Gary A. Donahue,更多章節內容可以訪問云棲社區“異步社區”公眾號查看
3.3 自動協商故障
Network Warrior中文版(第2版)——思科網絡工程師必備手冊
對于10M/100M鏈路,發生自動協商故障時,很可能是鏈路的一端被設置為100M/全雙工,而對端則被設置為了自動協商。這最終會導致鏈路兩端(網卡/接口)分別運行100M/全雙工和100M/半雙工。
圖3-1所示為一條半雙工鏈路。對于半雙工鏈路,信號接收線路(RX)會受到監控1。在RX線路暢通之前,若有幀現身于RX線路,將不會被發送2。要是TX(信號發送)線路發送幀的同時,RX線路收到了幀,便發生了沖突。沖突會導致沖突錯誤計數器3遞增,在隨機回退(back-off)延遲之后,未發送成功的幀將會被重傳。聯想到現代化交換式網絡環境,這聽起來似乎有點“毛骨悚然”,但請不要忘記,在以太網發展的初級階段,數據可都是在單條線路上收發的。交換機和雙絞線全是后來才發明的。
圖3-2所示為一條全雙工鏈路。在全雙工操作模式的操作中,RX線路不受監控,而總是“認為”TX線路可用4。由于RX和TX線路完全獨立,因此在全雙工模式的操作中,不會發生沖突。
當鏈路兩端(接口/網卡)分別為全雙工和半雙工時,半雙工那端就會發生大量的沖突。由于全雙工那端在發送幀時不檢測RX線路,因此只要全雙工側的設備有較多數據待發,便會不停地發幀。而由于鏈路對端設備接口(網卡)為半雙工,因此不但會偵聽RX線路,而且只有在RX線路可用(暢通)時才會發幀。因為那臺半雙工側設備很難獲得發幀的機會,所以只能留下“劣跡斑斑”的沖突記錄,并會給人以一種網絡設備運行速度變慢的感覺。此類故障其實并不難查,因為半雙工接口通常都會自報沖突,而全雙工接口則不然。接口全雙工即意味著,無需執行clear-to-send(清除發送)條件測試,對于這種情況,全雙工接口不會記錄任何錯誤。故障的出現是拜過量沖突所賜,但只限于半雙工一側。
圖3-3所示為一條發生了自動協商故障的鏈路。
注意
實戰中,要是看見某個設為自動協商的接口,最終協商成了100M/半雙工,那么其對端接口多半為100M/半雙工。如今,不支持全雙工的100Mbit/s端口已很難見到,因此,只要正確配置了自動協商模式,交換機么端口最終不可能最后協商成半雙工。
1譯者注:原文是“In a half-duplex environment, the receiving (RX) line is monitored”。好在英語語法支持被動語態,請問作者,RX線路受“誰”的監控?譯者不知作者葫蘆里所賣何藥,只能直譯。
2譯者注:原文是“If a frame is present on the RX link, no frames are sent until the RX line is clear”。再問作者,幀被誰發送?此外,前半句是“RX link”,后半句是“RX line”。譯者很困惑,譯文為直譯。
3譯者注:請問作者,“沖突錯誤計數器”是什么,從哪兒來?
4譯者注:原文是“Figure 3-2 shows a full-duplex link. In full-duplex operation, the RX line is not monitored, and the TX line is always considered available”。不受“誰”監控,被“誰”視為可用,作者并沒有說通過,譯者只能直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Network Warrior中文版(第2版)——思科网络工程师必备手册》一3.3 自动协商故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版式设计——日本平面设计师参考手册》—
- 下一篇: 《互联网+流通——F2R助力传统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