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
[注]:本文首發于我的個人博客——FantasySoft(個人博客所在的服務器IP被封,郁悶中) ? 花了一個下午時間,總算搬過來了,歡迎各位光臨!
12月5日,為期三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接著,各大媒體相繼報道了該會議所提出的決議:明年將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這意味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后,延續十年的穩健貨幣政策暫時退出了歷史舞臺。當我們還在思量這個“從緊”的含義時,央行于12月8日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達到14.5%。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且上調幅度首次達到了1%。這一舉措讓我們切實感覺到了“從緊”的力度。
在2007年行將過去的時候,我們回顧一下今年的經濟發展,不難發現“匯率升值”和“通貨膨脹”是曝光率最高的兩個詞匯。今年,由于中國經濟發展持 續強勁,進出口貿易都實現了較大的增長,而出口增長則更快,使得原本就已非常厲害的貿易順差進一步加劇。進一步擴大的貿易順差無疑給人民幣升值造成了極大 的壓力,盡管人民幣在過去的一年里對美元升值明顯,但是鑒于美元的疲軟,人民幣的實際匯率并沒有真正太大提高。特別 的,人民幣對于歐元最近還是在貶值。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在11月28日舉行的第四屆中歐工商峰會上敦促中國加快人民幣的升值步伐。看到了么,已經不是 建議,而是敦促了。大家或許會想,人民幣匯率調整,對外幣兌換升值豈不是很爽的一件事情么?至少到國外旅游購物就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東西了。確實,人 民幣升值,大家到國外旅游可是一件樂事了。但是,對于那些產品主要銷往國外的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加速簡直就是夢魘。由于人民幣升值,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 將大大提高,所賺取的外匯在兌換為人民幣的時候也面臨著貶值的遭遇,這會極大地挫傷企業家的積極性。盡管人民幣匯率調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經之路,然 而,我們不要忘記中國制造業和加工業是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一旦這兩個行業因為人民幣升值過快而喪失持續的盈利能力,這對中國經濟的傷害無疑是致命的。
除了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壓力之外,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更大挑戰則來源于通貨膨脹。對通貨膨脹,我們已經不需要作過多 解釋了,總之,我們手頭上的錢已經越來越不值錢了,覺得什么東西都在漲價,這就是通貨膨脹了。經濟增長了,溫和的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旦通貨膨 脹過于嚴重,對經濟打擊要比匯率調整過快來得更加嚴重。我們都知道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手段,而價格正是市場資源配置情況的信號:供大于求,價格下跌;供不應 求,則價格上漲。一旦物價普遍持續上漲(通貨膨脹的表現),價格作為資源配置情況的信號作用就會削弱,甚至完全消失,市場秩序就會一片混論。事實上,我們 已經習慣于物價以每年以某個百分比水平在上漲,一旦這個比例發生了極大的調整,我們對于物價上升就存在著更高的預期。這就衍生出更可怕的后果——通脹預期過高。 穩定的通貨膨脹不可怕,如果全民都對未來物價的平穩失去信心,那么他們會要求雇主提高薪酬,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價格也就相應要提高,從而令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全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更加強烈,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通脹與匯率升值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而在這兩者間抉擇,主管經濟政府部門更應該保持低通脹,讓人民幣升值進一步加快。事實 上,政府部門也是這么做。然而,這么做并非是兩者存在替代關系,而是通貨膨脹的控制關乎整個社會的穩定,因為物價上漲最大的受害者是中低收入者,并且會造 成貧富差距更加懸殊。
* 參考文章:通脹與匯率升值有替代關系嗎? —— 這是一篇值得反復閱讀的文章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perhaps/archive/2007/12/17/997122.html
總結
- 上一篇: Disable anchor tag的j
- 下一篇: 【转】我们到底为了什么钻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