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值!技术大神,却只是阿里P6...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5分鐘。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程序員發展的好問題:
死月是前端領域一個比較知名的IP,之前在大搜車帶領整個node團隊,出過書寫過技術專欄,在業內享有比較高的知名度。
認識死月的同學都對他評價非常高,甚至在這個帖子下面一個阿里P8都站出來認為阿里P6級別是委屈了死月同學:
之所以說這是個好問題,因為它太有共性了。不光是死月同學,我身邊帶過的下屬、認識的朋友就有不少技術特別牛逼,但在公司級別和待遇一直上不去。
成為高級程序員之后,很多人就止步于此,一直得不到提拔和晉升。
今天分享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技術這個維度做到高級程序員,差距就不會有太顯著了。
如果排除阿里內部不公平的可能性(或許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可能死月是欠缺在其他技能上了。
比如:溝通表達能力、產品業務洞察力、資源協調整合能力、向上管理能力、技術認知及前瞻性等等。
對程序員來說,高級程序員意味著掌握了下面這些技能:
阿里P6+就是高級程序員,而P7是技術專家。那技術專家和高級程序員究竟還有哪些距離呢?
我想舉一個個人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18年我放棄幾個大廠P8+ Offer選擇加入了某獨角獸公司,擔任技術VP和創新事業部總經理。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與重構整個公司的架構,深入了解了下,我們首先把公司當時的架構畫出來了,簡單點說就是個大泥球架構:
這家公司的數據庫是單庫模式,一張表就有幾百個字段,簡直搞死人。
當時公司已經慘到只要改一個功能就得測試2周的悲慘境地,線上出一個故障技術團隊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耗時2周我們才完成第一步:深入了解了這個大泥球和對應支撐的業務。
接下來耗時1個月,采用ddd領域設計:
在充分了解業務之后,基于領域模型,我們做了對業務的拆解:
接下來我們最終確定了新架構的六大關鍵元素:
前端業務模塊
支撐業務模塊
核心業務模塊
中臺服務模塊
平臺服務模塊
基礎架構模塊
基于領域模型的拆解,我們還確定了六大關鍵元素之間的并列、包含、支撐關系。
然后我們設計出了新的架構:
以上,是我們確定的公司的新的技術架構圖,緊接著團隊攻堅3個月,按照架構圖的設想重構了公司的技術框架。
重構完成后,公司的程序員們再也不用為了一個bug拔光自己的胡子了。
而要完成這么一個大工程,技術能力只是最底層的,更關鍵的就是:產品業務能力、向上管理、技術之外的軟實力、資源協調能力、領導力等等。
在成為高級程序員之后,決定你技術生涯的,更重要的不再只是技術,而是各種軟技能和你本身的性格。
關于以上幾點,簡單給點建議:
1.產品業務能力
程序員需要具備產品業務能力嗎?尤其對一心走技術專家路線的人來說,大概率會有這個疑問。
我認為是需要的,因為技術本身只是工具,只有和合適的產品業務結合才能創造真正的價值。
這意味著理解產品業務就非常重要了,拿我在那家獨角獸公司的例子來說,如果不對公司業務了如指掌,如何做好架構拆解和技術選型呢?
事實上,大廠的技術專家也都是業務精通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用技術驅動業務。
2.技術之外的軟實力
比如你溝通能力很強,比如你就是很會講(甚至很會寫PPT),向上管理能力很強,能夠獲得更多資源,把一些事情做成,這都是軟實力。
再比如你的周報月報寫的就是比別人漂亮,清楚的用數據表達了成績,講清楚了卡點和重點。
以上這些都是技術之外的軟實力,可別小瞧這些,關鍵時刻它們能加速你的發展。
3.輸出&貢獻
輸出換個詞是貢獻,就是你用技術能力、產品業務能力做出來的事情。
輸出的大小取決于自身和環境,很多人往往重視自身卻忽略環境的影響。
簡單點說,如果你一開始就在微信團隊,哪怕你就是做了一個小模塊,可能也輸出巨大,反之你要是在一個失敗的團隊,哪怕是架構師,輸出也會被公司認定為非常有限。
成為高級程序員之后,大家要學會選擇環境,這里面就是思考和選擇的力量了。
另外還有幾點技能對程序員發展比較關鍵,比如向上管理、領導力、溝通表達能力等,這些關鍵點在前幾天分享過一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雷總:我也想做高級工程師 !
今天就分享這么多了,程序員的職場之路并不平坦,希望我的每一個程序員讀者都能在職場一馬平川。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真不值!技术大神,却只是阿里P6...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开发者说PaddleOCR的.NET封装
- 下一篇: C# 多个异步方法的异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