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从来都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大龄码农的慌张日记
很多人將一件事的成功歸結于能力,也有很多人將其歸結為運氣。今天要在這里跟大家分享的朋友名叫Leon,他在紐村政府注重本地人就業的大環境下,用時1個月以配偶工簽的身份成功拿到大廠offer。
接到我們的邀稿后,他花了很多心思寫了這篇分享,直觀感受就是有些人的成功看似輕而易舉,但都是有道理的。正如Leon,是一個具備優秀的捕捉分析和深度思考的能力的人,所以注定做任何事都會是好的結果,成為別人眼中的“幸運”。
這篇文章不僅是分享,更是學習,我相信無論你是在哪個國家求職,甚至無論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從中獲益良多。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圍觀一下Leon和他的紐村之路。
【個人情況】
我在國內有多年的IT從業經驗,上一份工作是在北京一家300人規模的公司,管理15人的團隊,做移動產品線的架構工作。兒子出生后,因為我們需要自己來照看,所以我老婆辭掉了工作在家全職帶娃,而我則負責養家。我們一家三口在北京的生活總的來說是比較寬裕和舒服的。
【顧慮與抉擇】
和很多人一樣,我們選擇來新西蘭也更多是為孩子,我們也是經過激烈的心里斗爭,畢竟國內有份還不錯的工作。來到新地方人生地不熟,說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可謂前途未卜,內心惶恐。當時特別焦慮的點主要在:
?能不能找到工作?
?能不能適應生活?
?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
我們當時的計劃是讓老婆讀書,這樣我和孩子可以分別以配偶工簽和學簽的身份登陸。因為我們在新西蘭不認識什么人,對這邊IT行業也不是很了解,感覺我老婆的英語更好一些,想象中她應該相對更好找工作,所以打算她讀書期間我就負責照顧孩子,等她畢業后去找工作。但是這樣時間線拉的有點長,中間有很多不確定性,我和我老婆列出我們這個決定最壞的情況:海外混不下去,花了2年時間,花了幾十萬RMB,最后回國。反觀那我們得到了什么?
老婆 —— 收貨了海外學歷;
孩子 —— 收獲了海外留學經歷,英文也基本交流沒問題了,回國后銜接個國際學校也是水到渠成;
本人—— 2年不上班,那身體肯定特別好,天天去健身房身材應該練的小有所成了。
一家子收獲這些經歷也不錯,回國后我再找個和以前差不多的工作也不難。想著想著,就想通了。
【決心與出發】
做了決定,我們就申請了學簽。學校應于2020年3月份開學,我們全家趕在邊境封鎖前的2月份就降落到新西蘭。在飛機上我心里還想著,人生嘛就是一場體驗,世界這么大,有機會出來應該感到幸運,盡力試試,大不了混不下去就回國,回去了立馬又是一條好漢,反而收獲這一份經歷實屬難得,就這樣安慰安慰自己內心也就沒那么焦慮了。
剛下飛機,天是真的藍,有點恍惚,可能在國內霧霾吸多了還有點醉氧。接著就是落實住所,孩子上學,考駕照等等基本操作,期間也沒少吃了語言和文化的虧,不過在國內其實我們已經經歷過這種畢業—找工作— 結婚— 生子的歷練,雖然難但也不是地獄模式,過程中很多虧了很多朋友的幫忙,非常感謝。
---------? ? ? ? 我的求職之路? ? ? ?----------
學英語(2020年10月)
提到找工作,我就不是很有信心,但是沒有工作光吃老本也不行呀,現實逼著你成長,不能躺贏就得博一下了,來都來了還是要盡力拼一拼,我總這樣安慰自己。
前面說了老婆來讀書,所以我沒考雅思,直接被保送來到新西蘭,因此我求職之路的第一個障礙就是英語不行,沒辦法那就練英語唄。有朋友建議出去到處找人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個跟性格有關系,咱也拉不下臉到處找人嘮。
后來老婆幫我找了個面向移民的英語培訓課程(https://www.englishlanguage.org.nz/),新西蘭這地方好,政府有大量資源可以利用,價格還實惠,2個半月80刀,第二杯還半價。這個課程除了便宜還有另外一個好:里面挺多中國同胞的,能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我在這里也認識了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后來我找工作的時候給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勵。
這個階段對本地找工作我還沒概念,我就沒事充充電,閱讀了好多文章,有的說1個月就找的工作,有的說1年了還沒找到工作,有的說容易,有的說特別難,說什么的都有,說的我心里更沒底了,先不管,想著先練英語,等過完圣誕節再看看。
求職準備(2020年12月)
聽說2-3月是找工作的最佳時間點,這個跟國內一樣的,我記得3月、4月、9月、10月這可都是找工作的黃金時間。
英語課上完一期了,下定決心2月份試一下,我就一邊過圣誕節一邊準備找工作,其中包括:
1.????簡歷
關于簡歷,我在網上找了大量的簡歷,同時也在Linkedin上看了大量國外程序員的profile,期間分別問了4個朋友的意見,前前后后我的簡歷一共改了11版。
我發現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國內的開發人員簡歷,都會把自己參與的代表性的項目放到簡歷上,并且隆重介紹自己的項目。而新西蘭的開發人員的簡歷上,基本都是列出bullet point,很少會有專門的篇幅針對性的介紹自己參與項目。
隨后我把我的中西合璧的mix簡歷發給一些本地朋友,問他們的看法,他們也說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具體哪種好他們也說不上來,雖然沒明說,但是他們肯定還是傾向于本地的風格。
后來我還是基于本地簡歷模板上,額外的加上了項目經歷部分,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更好的展示我自己,最后簡歷控制在3頁半。
2.????技術面試-算法
這個方面就上LeetCode刷題就可以了,但是從我有限的本地面試經驗來看,似乎這里的公司很少考算法,我在上面花了很多的時間,不過我推薦大家算法優先級放的低一些。
3.????技術面試-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面試是重點,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掌握所有可能用到的英文技術詞匯(有些可能中文會說,但是英文不知道怎么說),篇幅有限,這里我列出部分:
Tradeoffs- 權衡,折中
Horizontalscaling - 水平擴展
Potentialbottleneck - 瓶頸
Singlepoint of failure - 單點故障
Failover- 故障轉移
Sharding/Horizontal – 分片/橫向擴展
Federation/vertical- 分庫/縱向擴展
Denormalization- 非規范化(數據多保存一份,空間換時間)
Circuit-breaker– 熔斷器
Faulttolerance – 容錯
RateLimiting- 限流
Fallback-系統降級
Eventualconsistency - 最終一致
CanaryDepoyment - 灰度更新
Blue/GreenDeplloyment - 藍綠發布
第二件事:把自己參與的項目挑選2,3個有代表性的放到簡歷上,并且在白板上進行練習,把每個環節可能問到的問題自己都提前預設好。
我打算找后端開發的職位,我自己準備的方面包括:功能設計,非功能分析,存儲、時間復雜度、空間復雜度、流量估算,數據結構、常用算法、關系型數據庫、Nosql、緩存、消息隊列、API設計、微服務、測試、運維。
因為在國內我設計開發過一個較大規模的系統,所以我還精心準備了一些針對海量并發和數據存儲的技術方案,希望展示給面試官。
4.????Behavioral Interview
這是個有趣的話題,我在國內所經歷的公司,沒有專門的BehavioralInterview,來了新西蘭,這就是必考題。我從網上找了很多典型的問題,然后總結出將近36個不同的面試問題,最后根據自己的經歷寫出自己的答案。
另外不論我們怎么準備,也無法準備所有的問題,難免有時會問到一個你以前沒準備過的問題,這里我想了個思路:這一輪面試中,面試官表面上在提問,其實他是從你的回答中在尋找一些證明你能力的線索,所有你在工作中需要的能力一定逃不出以下框架。
Technique skills,
The ability tocontinue learning,
Interpersonal skills,
Communicateskills,
Planning skills,
The ability to handlestress andpressu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passion.
我針對以上的點,每個點想了1到2個例子,即使偶爾面試官問到一個我沒碰到過的問題,我也能很快的定位面試官想考察的方面,給出一個例子或一個想法。
以上就是我的行為面試36 + 1計劃。
最后就是自己對著攝像頭反復練,練到自閉。現在來看這個方法雖然笨,但還是管用的,后來的碰到的面試基本都跑不出我的非常36+1框架。
行動(2021年2月)
準備+訓練了1個月,2021年2月3日,正式開始找工作,順便理個發,改頭換面開始新的旅程。
朋友們內推了4個機會,自己在seek上投了7家公司,然后收到3個面試機會,拿到2個OFFER。
這里的節奏比較慢,我從開始投簡歷,到走完整個面試流程拿到Offer大概30-40天,期間每天還是繼續練習。幸運的是我面試的第1家公司,第1個給我發了Offer。
大致流程:
HR交互—> 技術面—> 技術作業 —> Behavioral Interview —> 部門領導—> 背調 —> offer
期間如果面試官讓我選遠程面試,還是去辦公室面,我會更喜歡遠程用google meet,因為:1,可以開字幕。2,可以準備些關鍵字在手邊,表達的會更好。
在表達技術方案時,我會盡量提供多的方案,并且告訴他們每個方案適合的場景,不需要說很多,說出關鍵指標就好,我感覺這招還是很好用。
比如NOSQL vs RDBMS,原生APP?vs?JS?+ H5, Pull vs Push 策略,解決問題是在應用層還是 DB層,灰度更新?vs 藍綠發布...
?
復盤和建議(2021年3月)
1.????針對自身情況定制戰略,每個人的背景、優勢都不一樣,只有你是最了解自己的,所以按自己的節奏來學習和準備,一定多跟朋友交流,獲取信息,獲取些鼓勵也是很重要的。
例:多出去走走,交交朋友,性格內向的話就報個學習班,去和同學交流。制定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2.????揚長避短,跟老外的候選人比英文肯定沒戲,所以盡量展示我們自己的優勢,在技術面好好發揮,這是我們的強項。
例:我在技術面試時收到了一份技術作業,要求我2天完成,我那幾天基本沒怎么睡覺,用雙倍的時間去完善它,目的不僅僅是完成這個作業,而是盡可能在所有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3.????不論是簡歷還是面試的交流過程,要表達出自己區別于其他面試候選人的地方。
例:我在國內設計過超過30萬在線用戶的系統,平均日處理數據超1千萬,系統面臨的安全、開發、運維上的挑戰,提前自己都準備好,一旦面試官感興趣,就開始我的表演。
4.????根據不同的職位,一定要修改你的簡歷,并且認真做計劃和記錄。
例:我會在我的簡歷最上方列出我擅長的技術,每次根據不用的JD,挑選一些職位所需技能,更新到簡歷第一頁的QUALIFICATIONS & EXPERIENCE區域。
5.????為每一個職位指定計劃,并進行跟蹤,認真對待每一次機會。
因為這里市場很小,所以面試的機會少,所以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面試機會,盡力準備好。
例:我會跟蹤每一個職位,記錄每一次面試的時間、內容、面試前準備事項,并且添加筆記,方便日后復盤。
6.????個人建議Behavioral Interview面試時,做自己,切勿生搬硬套,準備自己獨特的答案,推薦按照STAR(Situation, Task, Action,Result)方法準備自己的答案。
例:你最大的弱點是什么?網上一搜10個面試候選人5個會說,我不太擅長公共演講…
如果是我,我會說當我寫代碼時候我會沉浸在其中,所以開始會有很多人覺得我很高冷,不好相處。這個需要我花時間解釋給別人,我其實是個慢熱,且隨和的人,了解我之后會解除他人的顧慮。
7.????國內來的朋友要有信心,來自國內的程序員在我看來都是手握屠龍之術,來新西蘭找個殺雞的工作。
例:美國IT水平第一,中國IT業第二,其他的都是三流水平。從我面試的觀察,從技術面試難度而言,如果國內一線大廠的難度是8顆星的話,這里就是5顆星水平,只要你在國內有個幾年相關工作經驗,我相信在這里一定可以找到工作。
8.????內推,內推,還是內推,多交朋友,問問朋友方便給你內推不,保持感恩之心,人家幫助了你,希望他日你也幫助別人。
例:我自己投了7家全都沒消息,被內推了4個,3個有響,出門還是得靠朋友啊。
9.????對于無IT工作經驗的朋友的建議。
其實這點在國內外都是一樣的,企業會有各個位置的需求,所以你需要展現出你的熱情和誠意,來讓面試官相信你有能力勝任工作。
例:有技術作業,就一定用雙倍甚至3倍的時間去完善它,沒有技術作業的,自己可以做一些和職位相關的項目/Demo,帶去給你的面試官看。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我想這個一定可以打動面試官。
寫在最后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來這里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幫助,如Lan, 浩哥,小哪吒,迪哥,果哥,大龍,Bin,Charles,洋,Shawn,涂哥……排名按認識先后順序,篇幅有限,如果有漏掉的,放心,那也肯定是放在我心里的。
非常感謝朋友對我的幫助,幫助是相互的,這個種子也在我心里發芽了,以后遇到了需要幫助的同胞,我也愿意伸出援手,希望我們華人朋友在這篇美麗的土地上殊途同歸,把酒飲歡。
Leon
看過文章后,可能很多人會對Leon做準備的具體內容感興趣,這點他也想到了,他也主動提出來愿意除去隱私部分后毫無保留的和大家分享他為面試精心整理的材料,他希望這能對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們有所啟發和幫助,其中包括:
??簡歷模板
??面試問題36 +1
??Follow up模板
??面試跟蹤模板
??被拒后的回復模板
??拒絕Offer模板
??References模板
??背調問題模板
你們想要的都在對嗎?機不可失,那還等什么?后臺回復 “尋寶” ,寶藏壓縮包即可到手~等你哦????
本文為Leon原創,經作者授權做原創作品發布,文章所有權益歸作者所有,特此說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幸运从来都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大龄码农的慌张日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深入LINQ | 动态构建LINQ表达式
- 下一篇: 深度解读服务治理 Servic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