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可以把 bug 留给子孙后代了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 4 分鐘。
今天在聊項目之前,我們先來聊一下歷史。
中學時候拿到的第一本歷史書,上面是從智人的起源講起的,他輕輕掠過堯舜禹,秦始皇統一六國,千古一相李斯。他喊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你看他說雕欄玉砌應猶在,這是你這輩子只見過紅墻綠瓦的人也能想象出來曾經的世界。
我很多時候都覺得,語文,古文,就是幼年時得到最好的對美的啟蒙,對想象的啟蒙。因此當武亦姝站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說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時候,她就是美的代表。
而這歸根結底的一切,是記錄,這是記錄帶給我們的美;是記錄帶給我們的上一個世界。
日前,Github 推出了“開源保護計劃”,為了把開源軟件留給子孫后代,其將在 2020 年 2 月 2 日為所有公共存儲庫生成快照,然后保存在北極一個地下 250 米的廢棄煤礦。快照儲存在一種特殊膠片上,其壽命高達 1000 年。
(我 10:23 寫的文,還有 79 天 19 小時,你們看到的時候應該只有 79 天 18 小時了)
我們的未來,是無人能預料到的。
在《環太平洋》中,2025 年,我們有了真人高達,去跟毀滅地球的怪獸決斗。
在《我的機器人女友》中,2060 年的時候,80 歲的你可以發明一個高仿真女機器人,送給 20 多歲的你——來避免單身 60 年——機器人還能長成綾瀨遙那樣。
在《機器人總動員》中,地球沒了,地球就是垃圾,我的天,人類都不是主角了,人類都是大胖子,等個可憐巴巴的小機器人避免滅族之災。
我就尋思,這咋整啊,到時候還有人能看到我的微博不?還有能知道我曾經在這個地球上做出過什么樣東西嗎?
GitHub 也這么尋思的。
GitHub 正與 Long Now 基金會、Internet Archive、軟件遺產基金會、Arctic World Archive、Microsoft Research、Bodleian 圖書館和斯坦福圖書館合作,以確保世界開源軟件的長期保存。
所有的開源資料,由GitHub,GHTORRENT,GH 檔案,互聯網檔案,軟件遺產基金會,牛津BODLEIAN博物館,北極世界檔案館,以及微軟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硅項目保存。
他們將不斷地跨各種數據格式和位置、存儲多個副本來保護這一無價的知識,包括一個設計至少可保存 1000 年的長期存檔。
也許未來就像《星際穿越》一樣,我們全部已經搬到機器殼子了,或許已經實現了 AI 寫代碼,而后代的歷史學家就要辛苦研究你的代碼,充滿困惑的想怎么還有人要手敲幾千行的 C++ 啊。
但無疑,這世界上就是一定會有一個人,打開你寫過的東西,打開這個 commit by someone 的東西。
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 GitHub 的北極世界檔案館和微軟公司的二氧化硅項目。
2020年2月2日,GitHub將捕獲每個活動公共存儲庫的快照,并保存在GitHub北極代碼庫中。這些數據將存儲在3500英尺的膠卷上,由專門從事長期數據存儲的挪威公司Piql提供和編碼。
另外,GitHub 存檔程序正與微軟的 Silica 項目合作,通過使用飛秒激光將所有活躍的公共存儲庫寫入石英玻璃盤中,最終將它們存檔超過一萬年。
在我們之前的一萬年,世界還是新石器的狀態;而在我們以后的一萬年,我們已是枯骨,但我們寫出來的東西,還是永遠的影響和改變世界。(寫著寫著都要把自己感動哭了)
所以各位偉大的注定要流傳千古程序員知道要先干什么了嗎?
好好寫注釋吧(手動微笑
最后 po 一段該項目在 Youtube 上的宣傳視頻,與各位同行共感受這心情澎湃的一刻~
項目鏈接:https://archiveprogram.github.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们终于可以把 bug 留给子孙后代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ebAssembly生态将完善网络安全
- 下一篇: 30分钟无坑部署K8S单Master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