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了几十年,地球都要因为它变秃了,你还天天用它......
全世界只有3.14 %?的人關注了
爆炸吧知識
? ? 紙袋的流行
不是環保要的結果
模友們,“限塑令”在中國已經實行12年了,驚訝不?
經過12年的努力,塑料袋終于不在大街上明目張膽的漫天飛舞。
超模君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共同認知:塑料袋污染環境,而且一大部分人認為用紙袋就是保護環境。
同樣是裝早餐,人們會下意識感覺紙袋比塑料袋更環保
那么紙袋真的像人們認為的那樣環保嗎?
被美化的紙袋
人們之所以認為紙袋環保,因為它美名在外——回收利用率高和易分解。可如果我們從紙袋的生命周期角度看,你會發現它其實沒那么美好。
生命周期:即從原材料的獲取、產品的生產、貯存、運輸和使用后的處置、廢棄回收這一整個過程。
我們常用來裝東西的紙袋多是牛皮紙袋,它具備一定的承重能力,而再生紙纖維較短,所以牛皮紙袋多為原漿制造,且多是木材纖維。
僅在2019年,我國木漿消耗量是3581萬噸。
數據來自中國造紙協會
這一數字意味著有大量樹木被砍伐,造成的影響是水土流失、山體滑坡、氣候異常、生態失衡等問題。
這些木材會被送往造紙廠制成“木漿”,過程中會產生“黑液”。
造紙工業堿法制漿工藝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木質素,呈黑褐色,稱為“黑液”。黑液中含有大量懸浮性固體、有機污染物和有毒物質,直接排放到水體中會造成嚴重污染。
2019年的“騰格里沙漠邊緣挖出4萬余噸黑液”事件系十幾年前造紙廠排出的污染物所致
不僅黑液,造紙廠所制造的廢水也是一個大問題。
2017年 全國紙漿產量 1620.92萬噸。2018年1-11月 全國紙制品產量10715萬噸。也就是我國造紙產能約為紙漿產能的7倍左右。造紙按噸紙水耗15噸,制漿按噸漿水耗30噸。造紙廢水依然是制漿廢水總量的3.5倍。
廢水排放標準有一個公式:
造紙廠廢水要執行排放標準中規定的最嚴格的濃度限制,這樣看來,似乎一切也都比較合理和最大限度的做到環境保護。
數據來自中國造紙協會官網《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但是,從表格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些“達標排放”的廢水中,確實含有有害物質。而這些經過工業循環利用的廢水,它會以合法的方式上天入地,進入水循環。
如果工廠遵紀守法,或許這個達標水還會比較“清澈”。如果不,也許就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這些“毒水”就悄無聲息地污染了一切。
河南新密小造紙廠非法排污,村民無奈用污水灌溉
除了水污染之外,僅僅在制漿過程中,還存在著空氣污染和固體污染。
典型硫酸鹽法化學木(竹)制漿工藝過程及污染物產生節點
造紙廠會每天排出臭氣,這些臭氣主要是氨、硫化氫,對人體傷害很大。
硫化氫具有刺激作用和細胞窒息作用。在吸入硫化氫濃度較低時,可感到較明顯的刺激作用;吸入濃度較高時,嗅神經末梢麻痹,發生昏迷,甚至死亡。?
除了臭氣,還會產生綠泥、白泥等固體污染物,它們大多會被進行填埋。不僅會占用和污染土地資源,還會污染地下水。
綠泥渣主要是碳酸鈉和硫化鈉:2NaOH+CO2=Na2CO3+H2O。因含有少量鐵離子等,故呈綠色。
白泥渣主要是苛化產物碳酸鈣:Na2CO3+Ca(OH)2= 2NaOH+ CaCO3
2020年山東通報造紙企業博匯集團非法填埋固體廢物位置示意圖
(紅線內為填埋區域)
超模君講到這,才僅僅說完“制漿”這一步,可是已經涉及到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還有砍伐樹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劇溫室效應問題等。
后續造紙還會形成噪音污染,電能消耗,運輸會造成尾氣污染……
紙袋終于到了我們手中,現在再看它,你還覺得它很環保嗎?
紙袋早已不再單純
非常耐人尋味的是:造紙工業被認為是環境的最大污染源之一眾所周知,紙袋被認為環保竟然也無人質疑,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僅僅是因為它回收率高和易分解嗎?
從《中國造紙工業2019年度報告》中,超模君找到了下面這個數據,我們可以把它作為切入點,從中探究出一些原因。
2010~2019年紙與紙板生產和消費情況
可以明顯看出,這幾年,紙與紙板的消費量與生產量漸漸持平。難道說造紙行業能夠準確預估出市場需求量,所以能完美的“要多少就生產多少”?
再來看2019年紙與紙板各種消費量與總消費量比例:
在這些類型的紙與紙板中,有一種類型用紙的生產與消費量竟然一枝獨秀,供不應求,它就是包裝用紙。
包裝用紙2010~2019年生產量與消費量
超模君在這里想問一下各位模友:“你覺得是哪些因素導致了紙包裝需求量的不斷上漲?”
這其中一定有一個原因是:紙包裝更環保。
那么又是什么讓“紙包裝更環保”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
這就不得不提“為了環保的環保組織”。
一些環保組織宣傳環保時會夸大一些數據,比如:塑料袋需要幾百年、上千年才能降解,甚至不可降解。”
可事實上,普通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被光降解,通過紫外線輻射,聚乙烯的聚合物鏈開始變脆斷裂,最終分解為微觀粒子。但是,由于科學家也不知道這一過程會花費多久,所以才給出了10至1000年的不等期限。
仔細想想,只要我們一聽到“環保”二字,它好像天生就是正確的、正義的。看到河水變色、看到海洋垃圾、看到餓癟了的北極熊,我們能夠感受到生而為人對地球的內疚,對其他生物的傷害,產生濃濃的負罪感,很少去探究一些數據的真假。
“環保”不需要理由,需要的是行動。于是我們就拒絕了不易降解的塑料袋,轉而對易降解的紙袋偏愛不已,這種偏愛深到不由自主忽視它來自于造紙廠的事實。
一些商家看到了“紙袋更環保”背后隱藏的商機,它們在這場“環保運動”中推波助瀾。“紙”似乎無所不能,它不僅可以制造成手提袋、還可以做成杯子、吸管、衣服、裝飾品等等,然后統統宣傳說“環保”。
拋卻“紙”在原漿成型中所造成的污染,拿它“回收率”高的優點來說,我們常見的“廢紙回收”宣傳流程是這樣的:
一切看起來簡單極了,綠色環保無污染。可事實卻是,回收一噸廢紙,只可以造出800公斤好紙。在再生紙的生產過程中,除了沒有原漿制造這一步,還要經過分選、清洗、脫墨等過程,形成的各種污染一樣不少。
而且,人們對紙袋的要求,沒有因為環保意識而降低。美觀、實用、高級感,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廠商又在紙袋身上施展了十八般武藝。
有些商家為了防潮抗氧,還會要求在紙袋外面涂上一層塑料薄膜或者涂蠟。紙袋,早已不再像宣傳的那樣單純為了環保。
雖然紙袋的確存在分解速度快的優勢,但是隨著紙袋的流行,它的使用和丟棄頻率也明顯加快,最終結果只會與環保背道而馳。可是,目前能夠普及的較環保材料當中,紙袋已經算是最優選擇。
在還沒出現更好選擇的情況下,想要為環保盡一份力,就盡量少用和重復用紙袋吧。
作者簡介:超模君,數學教育與生活自媒體博主,新晉理工科奶爸。出版過《芥子須彌 · 大科學家的小故事》;《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后續數學文化創意多多,歡迎關注認識!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被夸了几十年,地球都要因为它变秃了,你还天天用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这场戏里,到底是谁脏了?
- 下一篇: 女生来大姨妈该怎么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