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这所学校可太不容易了!
全世界只有3.14 %?的人關注了
爆炸吧知識
建校64年來,第一次登上期刊封面又一所985院校出息了!
倫敦時間6月4號,《Nature》刊發了電子科技大學鄧旭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被選為當期封面。
《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
《Nature》作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頂級科學期刊之一,斃稿率高達90%。
對于從事科研的人來說,《Nature》的地位不言而喻,超模君也就不多說了。
讓超模君感興趣的是,雖然電子科技大學建校64年了,但是已經很多年沒在頂級科學期刊上取得過特別大的進展,這還是它第一次以學校的名義登上《Nature》封面。
那到底是什么樣的研究成果,終于讓這所985工科院校獨占頂級科學期刊的C位呢?
不得了的成果
這項最新研究成果和超疏水材料有關。
跨學科也阻擋不住好奇心的模友們,超模君最懂你們,我們先來做個短暫的“超疏水”知識補充。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水落到荷葉上會變成“球”自己圓潤的滾走?而荷葉似乎永遠都不會臟?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德國植物學分類的科學家——威廉·巴特洛特也產生了好奇心。
一通試驗后發現:那些看起來表面光滑的葉子需要被清洗,而看起來粗糙的葉子往往很干凈。
后來有人把荷葉放到電子顯微鏡下,這一看才知道,荷葉它不只摸起來糙,它還很雜。
μm即微米,長度單位,100μm=0.1mm,1nm=0.001μm
原來在荷葉的表面上有一些微米級的凸起,而這些微米級的凸起上面,又形成了一種納米級的凸起。
有點像縮小很多倍的珊瑚:
事實上,能讓水滴自動滾落的不只有植物,動物中也有。比如有復眼的蒼蠅:
復眼:是相對于單眼而言的,是昆蟲的主要視覺器官,通常在昆蟲的頭部占有突出的位置。它由多數小眼組成。每個小眼都有角膜、晶椎、色素細胞、視網膜細胞、視桿等結構,是一個獨立的感光單位。
當我們把蒼蠅的復眼放到電子顯微鏡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蒼蠅的眼睛上竟然也有很多凸起。
荷葉和蒼蠅又不是親戚,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都有“凸起”,所以水滴才會自覺滾開?
通過試驗后發現,水珠之所以可以自己滾開,不僅是因為凸起之間的縫隙小,還因為這些縫隙被空氣給填的嚴嚴實實,形成了一個類似氣墊的東西,把水滴給隔開了。
而荷葉的表面和蒼蠅的眼睛之所以能夠一直干凈,是因為這些被隔開的水珠在滾動的同時,它們會把表面的塵土和細菌一塊帶走。
于是,科學家就給這個“凸起”結構起了個學名叫做“超疏水”,把它帶走灰塵的作用叫做“自清潔”。
這個發現可不得了,要是能把這個“凸起”結構應用到其他東西上,豈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一直很干凈?
太脆弱是個大問題
還真有人這樣做!在鄧旭團隊獲得最新成果以前,超疏水材料約等于“涂層”材料。
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物體表面涂一層“油漆”,這層“油漆”就是上面提到的“凸起”。
如果在我們的衣服上涂上這種涂層,就算是污水迎面潑過來,衣服也幾乎不會臟。
但是“涂層”并不是萬能的,它很脆弱。用了一段時間后,磕磕碰碰、風吹日曬,很容易老化,說白了就是不耐用。
對超疏水材料領域來說,這個問題就像是一座喜馬拉雅山一樣難以翻越。
所以,誰要是能解決超疏水材料不耐用的問題,誰就是這個領域的老大。鄧旭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榮登《Nature》封面,就是因為它在理論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穿上一層鎧甲
荷葉上的水珠之所以容易滾落,是因為荷葉具有”凸起“結構,這讓它有了疏水性,而疏水性的強弱和接觸角有關系。
θ是固-液表面與氣-液表面之間的夾角,即接觸角,θ越大,疏水性越強。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為了增強材料表面的疏水性,總是想著增大θ,也就是“凸起”要變得明顯起來。可它越“凸”,那“凸”出來的部分就越容易受損。
又要它“凸”,又要它盡量不受損,這可難為壞了科研人員。
鄧旭團隊想出來了個妙招,為這些“凸起”穿上一層“鎧甲”。
灰色顆粒表示脆弱的納米疏水材料
用“小方格”把“凸起”保護起來,這樣外界的摩擦就不能輕易地傷害它們。
可是在具體實現上,“鎧甲”不是真的小方格,而是“倒金字塔”。
每個倒金字塔凹槽的寬度為50um左右
這些“倒金字塔”內部現在都是空的,而且它們非常密集。在這層”鎧甲“上,空的面積是大于不空的(也就是襯底)。然后把空的地方填上具有疏水作用的納米材料(凸起),所以這層“鎧甲”仍舊是以“疏水”為主。
黃色的顆粒是納米材料,紅色的尖尖是保護框架的頂端。
只有當高出納米材料的紅色尖尖被磨損后,才能傷害到稍低的納米材料,疏水性才會降低。超模君用一句通俗的話解釋就是“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沒錯!疏水性還是會降低,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在現實中徹底解決。可關鍵是之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過為“凸起”打造一個“鎧甲”,增加了耐磨性也是一種進步。
除了耐磨損和自清潔外,它還具有高透光的特性:
超模君已經開始期待它用到眼鏡上,這樣就能解決護目鏡起水霧的問題了。
當然,這項研究成果的作用肯定不只除去眼鏡水霧這么簡單。
如果它真的可以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高空擦玻璃這么危險的事情就可以不用再做了。
萬一我們的電子產品臟了,還可以拿到水龍頭下沖洗干凈:
一年四季漂在海上的戰艦再也不用怕被海水腐蝕了,說不定我們身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不怕風雨侵蝕:
但它真正的意義不在于上面這些表面的作用,而是它的出現將會給工業帶來的影響,又會給交叉學科帶來的科研進步。
寫在最后
這次電子科技大學一舉登上《Nature》封面,鄧旭教授帶領的「膠體與界面中心」課題組功不可沒。
鄧旭 (第一排左三)
鄧旭早年先在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畢業,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員。去年11月,鄧旭教授曾獲中國化學會頒發的「菁青化學新銳獎」。
可是超模君注意到,本次論文的第一作者不是鄧旭教授,而是王德輝博士。
本科就讀于四川農業大學應用化學專業,隨后在陜西師范大學攻讀材料科學的碩士學位。2016年來到了電子科技大學的鄧旭課題組攻讀博士。在鄧旭教授的指導下,王德輝已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Soft Mater等權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
比起那些被人爭相稱贊的天才少年、科研大佬,一路在國內穩扎穩打的王德輝博士似乎少了許多傳奇色彩。
但他卻能代表絕大多數“沒日沒夜”貓在實驗室的科研人。
超模君身邊就有朋友學習材料學,也知道一些人由于種種現實問題選擇了轉行。“材料人”被勸退,自嘲“材料廢”,“沒錢途”,“灌水專業”……能在這條路上堅持下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初入這個行業,年輕人很容易感到彷徨和迷茫。耳邊的各種“勸說”也會混淆你的判斷,有些人或許彷徨了一段時間后,就放棄了......
但你也要明白,即使材料不適合你,轉行也未必適合你。重要的是,當你勇敢的做出了選擇之后,只要努力堅持走下去了,就是最棒的自己。
作者簡介:超模君,數學教育與生活自媒體博主,新晉理工科奶爸。出版過《芥子須彌 · 大科學家的小故事》;《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后續數學文化創意多多,歡迎關注認識!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參考資料https://www.nature.com/nature/volumes/582/issues/7810
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
轉自:超級數學建模
《數學之旅 · 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
?數學藝術禮盒?
原價199
6·18剁手價139
活動期間+1元
還能換購價值¥69的
最美公式·帆布包哦!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喜报!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这所学校可太不容易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不好意思,爱因斯坦这次,又对了!
- 下一篇: 68张机械原理动图,够你看一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