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让人看瞎了的设计!实力证明,数学才是世界的最终boss!
昨天小天刷微博,看到了一組動圖,一時間我都不知道是我的眼睛出了錯,還是我的大腦反應不過來。
奇了怪了!怎么箭頭反轉了180°后,還是原樣!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箭頭啊,你的名字怕是叫女人吧,because woman always right。
而且更神奇的是,如果你在這個箭頭前面再放一面鏡子,你會發現鏡子里的箭頭居然又向左了。
我要這眼睛有何用!
看到后面,小天才發現,原來這都是利用了反射,透視和視角的巧妙結合,產生了這種驚人的幻覺。
其實這個箭頭也是日本數學家杉原厚吉的最新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這位70歲的老爺爺又憑借他的2D幻覺作品《三重歧義體》(Triply Ambiguous Object)獲得了2018年度幻覺設計大賽第一名。
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不同視角的鏡像,呈現出三種立體構造,但其本質上卻是一個2D打印體。而不同的陰影面加上3D小旗引導的重力方向,更加強化了視錯覺。
而且幾乎每一年,都能看到杉原厚吉的獲獎作品。
2013年的作品
2015年獲獎作品《曖昧的車棚》
2016年獲獎作品《曖昧的視錯覺圓柱》
同理,還可以三者相接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現在看來眼見都不一定為實了。
杉原厚吉教授也還有一些牛頓看了都沉默的作品。比如這個反重力移動的白色小球。
這個放上來自己動的紅色小球。
2010年,他們甚至還做了一個“錯覺滑梯”。
看到這里可能這里會有人和小天一樣,好奇這是怎么做到的!
其實跟之前那些作品一樣,這也是利用了一個視覺差。這個裝置雖然是斜坡,但并不是上坡,而是四條軌道都向同一個方向:向下傾斜。
這樣子只要給的角度合適,小球當然可以不間斷的在所謂的“上坡”中奔跑,這也叫做視覺錯覺。
引用杉原教授的經典描述:
“我們看外面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我們的知覺——都是由大腦機制間接產生的,所以所有知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虛幻的。對于錯覺的研究是我們理解感官知覺,和許多眼科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關鍵。“
一般來講,當物體通過,很規律的幾何排列時,很容易引起錯覺,加之人的大腦資源有限,很習慣于“腦補”。
所以有些時,你親眼看到的只是一種欺騙。
實在是真的奇妙,不禁讓小天我在想,這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啊,我也想學會!
杉原厚吉教授說:答案在計算機+數學里!
數學對藝術的影響由來已久。透視、比例,黃金分割等都需要數學的支持。
比如,我們可以輕易腦補出下面的透視圖(這是一座被截掉頂部的金字塔)。但機器并不能領會相同的意思,甚至會將其理解成形狀,更復雜且真實存在的物體。
只要通過運用計算數學,加上錯覺理論,就能創造出了這些欺騙人的作品。
眼睛會欺騙你,想象力會欺騙你,但數學永遠不會欺騙你。
轉載來源:超級數學建模部分素材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系刪除,感謝合作
寫在最后
微信公眾號“少年數學家”提供豐富的數學課外知識數學人物、數學趣談、科技與數學想讓孩子懂得更多有趣的數學記得關注“少年數學家”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这些让人看瞎了的设计!实力证明,数学才是世界的最终boss!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快别发语音了! | 今日最佳
 - 下一篇: 图像还可以这样玩!如何用OpenCV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