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结构PLA,计算机组成与结构.doc
《》
教學大綱
安徽大學 計算機 學院
二OO六年 4 月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本課程以馮.諾依曼計算機模型作為教學起點,介紹計算機的組織結構和工作原理,剖析計算機的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的組成、工作原理與相互關系。
設置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對計算機的內部結構、功能部件、功能特征、性能以及交互方式全面掌握,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常用的邏輯器件、部件的原理、參數及使用方法,學懂簡單、完備的單臺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原理,學習計算機設計中的入門性知識,掌握維護、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第3版)王愛英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由授課、實驗、作業和自學四個環節組成。122.4計算機中常用的組合邏輯電路講課222.4計算機中常用的組合邏輯電路
2.5時序邏輯電路講課222.5時序邏輯電路講課322.6陣列邏輯電路講課323.1數據的表示方法和轉換
3.2帶符號的二進制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方法及加減法運算講課423.2帶符號的二進制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方法及加減法運算
3.3二進制乘法運算講課423.3二進制乘法運算講課+課堂討論523.4二進制除法運算講課+課堂討論523.4二進制除法運算講課+課堂討論623.5浮點數的運算方法
3.6運算部件講課623.7數據校驗碼72課后習題習題課724.1主存儲器處于全機中心地位
4.2主存儲器分類
4.3主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4.4主存儲器的基本操作
4.5讀/寫存儲器講課824.5讀/寫存儲器講課824.6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器
4.8半導體存儲器的組成與控制講課924.8半導體存儲器的組成與控制
4.9多體交叉存儲器講課925.1指令系統的發展
5.2指令格式講課1025.3數據表示
5.4尋址方式講課1025.5指令類型
課后習題講課+習題課112期中考查期中測驗112試卷分析課堂討論1226.1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6.2控制器的組成講課1226.2控制器的組成
6.3微程序控制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講課1326.3微程序控制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講課1326.4微程序設計技術講課1426.4微程序設計技術講課1426.5硬布線控制的計算機講課1526.6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6.7流水線工作原理講課1527.1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
7.2高速緩沖存儲器講課1627.2高速緩沖存儲器講課1627.2高速緩沖存儲器講課1727.3虛擬存儲器講課1727.4相聯存儲器
7.5存儲保護 講課182課后習題習題課182總復習課堂討論
計算機系統概論
一、學習目的
了解計算機的語言和與硬件的層次關系;掌握馮.諾依曼計算機模型的思想、馮氏計算機的硬件組成和基本功能;了解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從軟件、硬件兩方面描述;了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簡史;了解計算機的應用。
第一章計劃1學時。
二、課程內容
1.1計算機的語言
自然語言 :人類相互交流信息所用的語言。
高級語言 :一種和自然語言接近并能為計算機接受的語言。
機器語言 :機器能直接執行的語言(二進制,可直接進入內存,由CPU執行。)
匯編語言 :符號式程序設計語言。(操作碼+地址碼)
1.2計算機的硬件組成計算機的基本部件有中央處理器CPU(運算器和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
備。
在計算機中,各部件間來往的信號可分成三種類型,即地址、數據和控制信號。通常這些信號是通過總線傳送的,如圖所示。
1.3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從語言功能層次劃分)
虛擬機:通過配置軟件擴展功能后形成的與實際機無關的機器。它將提供給用戶的功能抽象出來,脫離了物理機。
計算機系統的多級層次結構
1.4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1.馮.諾依曼機的基本特點:
1)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部分組成。
2)采用存儲程序的方式,程序和數據放在同一存儲器中,由指令組成的程序可以修改。
3)數據以二進制碼表示
4)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組成。
5)指令在存儲器中按執行順序存放,由指令計數器指明要執行的指令所在的單元地址,一般按順序替增。
6)機器以運算器為中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PLA,计算机组成与结构.do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PS表格求和详细教程
- 下一篇: MySQL数据库集群之PXC方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