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摄影师们都是如何使用“引导线”的?
爛片與優秀照片之間,有時就差一條恰到好處的引導線。
引導線不僅可以突出畫面中主體的存在感,還可以起到平衡構圖、點明照片內涵等作用,今天來看一下在國際攝影賽事中,攝影師們都是如何利用引導線的:
1.引導視線
引導線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通過各種“線”來引導視線,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處,從而突出主體,或者點明照片主旨。
這張照片是 2014 年哈蘇大師賽建筑類別的獲獎作品之一,作者 Martin Schubert 表示“通過我的作品,我試圖描述城市和國家如何隨時間演變,以及建筑如何成為這一漸變過程的基本組成部分”。
其實可以看出來照片整體表現比較一般,不論是光影、色彩,甚至是拍攝的天氣都不算優秀,不過作者利用道路和車軌構造的引導線結構值得學習,彎曲綿延的車軌給人延伸的感覺,同時將視線引導至遠處的光環上,突出了照片的主體。
車軌、道路、建筑結構等明顯的元素都很適合作為畫面的引導線,而引導線也可以以不明顯的方式存在。
2.不明顯的引導線
乍一看,這張照片沒有什么明顯的引導性,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照片的結構與構圖方向,就可以看出,飛機的運動方向、透視感,飛機上部分組件的結構,以及右上角飛機的形狀,甚至是駕駛員眼睛的注視方向,都是一種左上-右下的對角線引導結構,這強化了照片的統一性,也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還能讓人有一種向前沖擊的身臨其境感,多種不明顯的引導線結構組合在一起,也能起到很強的引導性。
這張照片也是如此,將引導線埋在人物、車、沙漠的結構中,讓畫面有一種綿延感。
3.動感
引導線同樣可以創造動感,如下面這張照片:
使用慢門將水流拍出拉絲的感覺,也讓水流形成許多引導線,綿延、彎曲、重復的引導線可以表現出動態的感覺,與水流結合在一起,則強化了這一特征。
第一張照片中的車軌也有這種特征,特別是彎曲的感覺,能很大程度上增強動感。
4.縱深感、立體感
由遠及近的引導線能強化畫面的縱深感和立體感,讓照片更有視覺沖擊力。
這張 2021 年哈蘇大師賽的獲獎照片就很好地表現了這一點,人物被拉長的影子、地面上隱隱約約的線、頭頂透視感極強的結構,都給人很強的立體感,最精彩的是照片中還有火車產生的蒸汽,讓場景中有了一些朦朧的感覺,也進一步強化了光影對比,使這種縱深感和立體感在對比中更加明顯。
車站是非常容易出片的地方,車站的布局、結構透視感很強,光線合適的話非常容易塑造出精彩的場景,同時,車站也容易發現故事,喜歡紀實攝影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這個地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玩點攝影 (ID:wakexiao),作者:AGER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业摄影师们都是如何使用“引导线”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 update返回_MySQL
 - 下一篇: mysql数据库设计三大范式_了解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