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形象设计三要素
說到卡通形象,大家想到的就是可愛,然而可愛只是觀眾喜歡某個形象的一個理由,而不是全部理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充充電。
一言以蔽之的話,可愛卡通形象的三要素就是“圓、胖、Q”。
首先,圓形比其他任何形狀更能帶給人可愛之感。這是因為,可愛實際是伴隨著一種性格上的單純存在的,而沒有棱角的圓形最符合人們對單純的視覺預期。米老鼠的頭顱其實就是由三個圓形構成的,試想一下如果哆啦A夢的頭不是圓形而是方形的,那么它的可愛程度將大大降低。
其次,胖也能帶給人可愛之感。這是因為,可愛有時候是孕育在一種憨憨的、笨笨的感覺之中的,而胖恰恰是這種感覺的良好詮釋。特別是胖胖的體型本來預示著這個形象是不適合進行跑、跳、投等運動動作的,而當這樣一個胖子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各種運動動作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種矛盾與反差反而帶來一種可愛之感。宮崎駿筆下的龍貓就是一個因為胖而讓人感到可愛的角色,特別是當它動起來的時候。彼岸天公司那只叫BoBo的熊貓、夢工廠的怪物史萊克,都是以胖取勝的。
最后,Q也能給人帶給人可愛之感。所謂的Q,其實就是比較大的頭身比。正常人物的頭身比在1:6左右,而Q版人物的頭身比為1:1左右,有的卡通形象甚至是只有頭、沒有身體的,或者說是頭身結合的,因為這樣能使頭身比達到最大。Q能讓人感到可愛的原因在于,它讓形象還原為一種小孩子的身體,而小孩子是讓人覺得可愛的。《你好,凱來》里面的小女孩就是一個Q版人物,一方面小朋友看了會很有共鳴,成人看了也會覺得很可愛。
當然一個卡通形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根據市場的需要隨時做出形象和性格的微調——注意是微調,否則則意味著一開始的策劃是錯誤的。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