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显卡离我们并不遥远没有国产显卡
近日,芯動科技發布了新一代GPU新品“風華2號”,這是一款主打超低功耗,針對強渲染、4K 高清三屏顯示、4K 視頻解碼及智能 AI 計算等功能進行優化,有著優越功耗性能比的產品。
圖片來源:官方
作為一個大家平時不怎么關注的領域,很多人估計對國產GPU的發展進度沒有什么概念,甚至有網友問出:“我們有國產GPU嗎?”。實際上,國內有不少相關半導體企業都在推進國產GPU的發展,并且不像一些“網友”所說的那樣“只有PPT產品而且壓根無法用”,比如今天要提到的風華2號就將要登陸多款國產PC設備和平臺。
對半導體領域不太熟悉的朋友,估計會好奇芯動科技是從哪里冒出來的,風華2號顯卡的性能、表現又如何?這款國產GPU的出現又能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呢?
風華2號
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風華2號屬于超低功耗的嵌入式顯卡,并不是我們游戲玩家及PC DIY愛好者常說的GPU,簡單來說更像是將CPU里的核顯掏出來,單獨封裝成一個GPU并且支持插拔安裝。
不過可不要因此小看它,即使日常工作功耗只有4W,風華2號的單精度浮點算力也達到了1.5TFLOPS,像素填充率為48GPixel/秒,在麒麟操作系統下GLmark2基準測試實測評分超過6500,最高可支持同時輸出三個4K信號源。
單從數據來看并不算差,甚至可以說在同類型顯卡中做到了同功耗下的最高性能。為了提高風華2號的性能,芯動科技改進了傳統的LPDDR5X顯存技術,進一步提高了顯卡帶寬,在桌面級低功耗水平下大的10Gdps,是目前全球最快的低功耗LPDDR5X技術。
作為一顆超低功耗的嵌入式GPU,風華2號在一些對算力及性能要求不高的平臺上會有著不錯的表現。比如低功耗可移動設備、筆記本電腦及一些輕度辦公、娛樂桌面設備,以4W的超低日常功耗可以輕松做到無風扇設計,降低設備厚度及噪音,提升性能及續航表現。
在系統方面,目前風華2號已經完成了對主要國產操作系統及CPU平臺的支持,比如飛騰、龍芯、申威、海光、兆芯、鯤鵬等CPU平臺均可全面接入風華2號,桌面系統方面則是由統信、麒麟領銜,同時部分支持Windows10系統,已經完成部分主流應用和系統功能的適配。
圖片來源:官方
至于一些網友關心的游戲方面的表現,小雷實話告訴大家:“別期待”,首先作為一顆嵌入式GPU,功耗上限就鎖死了它的性能上限。所以用來玩一些小游戲或者低性能要求的3D游戲還湊合,3D大型游戲本就不是它的工作范圍,大家還不如期待一下風華1號迭代產品的表現。
圖片來源:官方
是的,風華2號與風華1號并非迭代關系,而是系列產品中的不同型號,其中風華1號主要面向低功耗平臺,采用與風華2號不同的設計,在功耗上也是風華2號的5-20倍,單精度浮點算力達到5TFLOPS,并且使用了新一代的GDDR6/GDDR6X顯存(芯動科技是國內首家突破GDDR6顯存相關技術的廠商),在性能上居于國產GPU前列。
憑借不錯的適配和性能功耗表現,在風華2號亮相的發布會上多家企業就當場與芯動科技簽署了高達5億的合作協議,也算是為國產GPU打下了堅實的一樁地基。在看完風華2號后,估計大家都挺好奇芯動科技的,這家企業到底是何方神圣?
芯動科技的GPU現狀
實際上這不是芯動科技第一次出現在小雷的面前,早在風華1號發布時小雷就已經關注、了解過這家企業。在國內半導體領域是領軍企業之一,不僅擁有部分全球范圍內領先的核心技術,還是國內少數是同時承擔國家“01”和“02”重大專項計劃的主力研發單位。
圖片來源:官網
芯動科技在芯片設計能力等方面居于國內前列,此前的主要產品是計算卡,為國內的部分企業提供相關芯片定制服務和高算力芯片,同時也設計和銷售著多款“礦機”。
這個大家估計熟悉,畢竟從2020年到2022年的虛擬幣大潮實打實的影響了整個PC市場很長一段時間。在虛擬幣市場中,芯動科技出售的礦機在性能和功耗等方面的表現都十分出色,算是國際礦機的巨頭之一。
單就設計能力來說,芯動科技算是國內頂尖,但是從GPU的角度來說與世界主流還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其中的差距不僅僅在于芯片設計和制造能力,更多的是軟件生態的適配,差距足以讓人絕望。
從芯動科技的硬件參數進步速度來看,小雷并不懷疑在未來10-15年其就能推出在紙面數據上媲美主流GPU硬件,但是卻不代表軟件生態可以跟上,至少在個人商用領域的機會就很渺茫。
先不提芯動科技,我們用半導體企業的龍頭英特爾來舉例,英特爾在前段時間推出了一系列獨立顯卡產品,首款產品A380已經在國內開售,官方售價1299元。即使有多年的核顯驅動作為技術積累,同時還與大量相關廠商有深刻合作關系,英特爾在驅動及硬件適配方面依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和心思,才讓A380達到“可以用”的程度。
圖片來源:官方
單從硬件參數來看,A380性能接近英偉達GTX 1660,但是實際的游戲體驗卻略低于GTX 1650,僅在部分游戲上優于GTX 1650。面對英偉達沉淀數十年的經驗,即使是其同時代的競爭對手AMD也相形見絀,而對于游戲玩家來說,游戲支持陣營直接決定了他們的購買傾向。
連英特爾在這個領域都舉步維艱,被國際主流廠商提防并敵視的國內半導體企業,想要做出成績來恐怕會更加艱難。唯一的突破口可能就是靠國產游戲行業,以國產游戲的針對性優化來帶動國產GPU的銷量,同時強化對主流軟件生態的適配,方可有突破的空間。
但是考慮到國內的游戲產業發展現狀和國家的態度,我想大家也明白為何小雷對國產GPU在個人領域的前景如此悲觀了吧?在10年內,我們應該都很難看到可以媲美主流顯卡性能的國產顯卡出現,至于與英偉達、AMD并駕齊驅的產品,恐怕時間還要更久。
不過國產GPU的意義也壓根不在游戲領域中,在許多工業及科研場景中,GPU的重要性也在與日俱增。所以相比起游戲的適配,國產GPU的首要任務是適配各種主流的開發、模擬等平臺,讓其在商用及科研領域可以逐漸取代進口GPU,進一步提升國內的芯片自給率才是重點。
個人領域雖然并非不重要,但是事情分個輕急緩重,對于國內的GPU企業來說,首要任務是滿足商用、科研等領域的需求,其次才是個人需求,而且最初估計都會主攻低端市場,先滿足基礎的娛樂和使用需求,穩住基本盤后再往更高端的市場進發。
其實除了芯動科技之外,還有景嘉微等多家企業正在國產GPU的道路上艱難探索前行,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國產GPU產品的出現。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国产显卡离我们并不遥远没有国产显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racle有入参的试图,Oracle
- 下一篇: php代码时间控制,PHP 网页过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