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有人物没背景的图片怎么弄_五分钟写作课 人物篇 人物的出场是个关键时刻...
我看過不少故事,人物出場了,說了幾句話,然后離開,讀者知道他是某人的爸爸,學校的老師,某個企業的老板,除了這些定為之外,他自己是怎樣的性格?怎樣的形象呢?沒有講清楚。翻過幾頁,讀者就對他沒印象了,這是很糟糕的。在小說世界里,最糟糕的人物形象就是泯然眾人。
高中的時候,我們學過植物的向光性,上面這幅圖就是植物向光性的一個實驗示意圖。
而我發現,這幅圖里的東西,恰好可以用來講解我們寫作課里的內容。
陽光,代表一篇小說的主題,主題引導著整個故事要向主題發展。
架子,代表故事的框架和結構,對讀者來說,它往往是“隱形的”,不易被感知,但對創作者來說,它是故事的骨架,沒有骨架,故事就會坍塌,讀者對于故事的結構和框架往往并不注意,但對創作者來說,它至關重要,就像透視之于繪畫一樣重要。
種子,代表人物和環境。一朵花長成什么樣子,是由種子決定的。環境包括時間和空間,比如一個民國時期北平城里的故事,或者當代一所高中里發生的故事,都屬于環境。
這些內容展開來講,非常豐富,夠寫上一本書的。今天我們先從人物來入手。
今天來講一講人物的出場時刻。在現實世界里,第一印象給人的作用是很關鍵的,在小說的世界里,人物的第一次出場,也是這個道理,在這個時刻,就要把人物的特質寫出來。
重要人物第一次出場時,要下筆墨給他一個全面展示自己性格和身份的場景或者故事。讓讀者知道他是怎樣的人,有怎樣與眾不同之處。
人物第一次出場,要寫關于他的什么呢?他的性格?還是寫他的身份地位?還是寫他的品味?還是寫他的善惡觀?答案是,他身上的什么特性是推動故事發展的關鍵,就寫什么。
如果推動故事發展是因為主人公性格狂放不羈,那在他出場的時候,就安排一個他與周邊的人起沖突的故事。
如果推動故事的因為身份地位,那就著力寫身份地位。比如雷雨里,男主是個資本家,工地上有工人帶頭搞罷工,后來故事發展下去,這個帶頭搞罷工的是資本家的私生子。在《雷雨》里,人物性格并不重要,階級身份的差異帶來故事的沖突和發展。
如果是一個愛情故事呢?《廊橋遺夢》就花了非常長的章節,介紹男主,一個滿世界跑的孤獨攝影師,有一些自由灑脫的牛仔范兒,還很細心很體貼——完美的婚外戀對象。對他的來歷和處境的描寫就很有必要。
弄明白了寫什么,再追問一個問題:如何寫?
一個原則:讓人物動起來。行動是人物性格的在外投射。
金庸寫馬夫人,說她嫉妒心很強,小時候看到別人家有新棉襖穿,她很嫉妒,偷偷拿了剪刀把別人的棉襖剪碎,心里比自己穿上新棉襖還開心。
如果僅僅寫馬夫人心里嫉妒,而沒有“偷偷拿剪刀把別人的棉襖剪碎”這個行動,人物形象就不會有那么突出了。
三種技法:形象展示。 事件展示。和非常有意思的——他人評價。
先說第一個,形象展示。最常用,但很多人會寫得留于表面,就形象談形象。其實在小說世界,人物的形象也得高度抽象成性格的外在投射。
魯迅描寫祥林嫂:之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這是個活死人,大白天見著也嚇人。精神氣質和生活狀態幾筆就寫全了。
第二個:事件展示。這是主要人物才能享用的高級待遇。
人物剛出場,就發生一件能展現他性格(或者其他影響劇情發展要素)的事情。
水平一般的小說,寫故事,人物隨著故事走;好的小說,先用故事捧出人,然后用人物的特質去推動故事。故事就有了邏輯自洽的推動力。
比如《麥田里的守望者》,主角一開場就要被學校開除了,還要到老師那里去接受批評,一個罵臟話看誰都不順眼的不良少年,整個小說都是這個不良少年的神吐槽。
比如第三個,有意思了,是以他人之口去介紹一個人。
被講的人物沒出場,但是其他人已經繪聲繪色地在談論他了。
《笑傲江湖》把這種人物的寫法變著花樣玩。
開著武林大會,小尼姑來報告師太說師姐妹們糟了毒手,是華山派一個少俠救了她,然娓娓道來這位少俠雖然武功不如大反派,但仍然冒死相救,還調戲她,還在最危險的時候頭腦冷靜使用計謀。令狐沖還沒正式出場,一個有勇有謀、為人正派、還有一點點輕浮浪蕩的少俠形象就展現在個大武林人士的眼中了。
他人介紹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景。本人不在現場,所以背地里的談論,一般來說會非常真實,還會伴隨聽者的評價和各種反應,人是社會動物,一個人是怎樣的,重要,他的社會網絡里的人認為他是怎樣的,更加重要。而且在背后談論別人,人們往往會自然而然地去講那些非常突出的特點,或者非常有爭議的地方。于是主人公還沒登場,形象已經刻畫地非常凸顯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對于作者來說可以玩花招的地方:講話的人雖然自認為說得是自己真實的認知,但這個認知很有可能是錯誤的。比如你可以在討論者的口中把人物描寫成一個非常正派的人,在后續的發展中,讀者發現實際上他是一個偽裝好人的大混蛋。給讀者一個驚嚇。
真假混淆,很意思,有張力。
類型小說,推理小說,驚險小說用這招挺好。
為什么要在第一次出場把人物特質寫出來呢?因為這些關鍵特征是一個基點,之后所以的故事由這些基點為要素驅動發展出來。而由此發展出來的事情,又會回來影響主角身上的這些特質,主角的性格,身份,觀念等要素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發生了變化,這就是“人物弧線”。好的故事,總是會有人物弧線。
總結一下:
人物第一次出場,就要著力刻畫其形象,展現獨特性。千萬不要一筆帶過,留一個模模糊糊的形象。
獨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性格,身份,品味,價值觀。具體刻畫哪方面,取決于哪個特性推動故事發展。
寫作技巧上,一個原則:讓人物動起來。
三個技巧:1.外形展示,包括體型神態衣著。2.故事展示,用一個故事去全面展現人物的特性。3.他人口中介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仅仅有人物没背景的图片怎么弄_五分钟写作课 人物篇 人物的出场是个关键时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冬虫夏草泡酒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 下一篇: 新鲜百合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