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延——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网络时延——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一、時延的定義
時延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絡的一端傳送到另一個端所需要的時間。它包括了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 處理時延 + 排隊時延
一般,發送時延與傳播時延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對于報文長度較大的情況,發送時延是主要矛盾;報文長度較小的情況,傳播時延是主要矛盾。
二、時延的組成
(1)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后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發送時延也稱為傳輸時延。
發送時延 = 數據幀長度(b) / 信道帶寬(b/s)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
傳播時延 = 信道長度(m) / 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m/s)
(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接近光速)
(3)處理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處理,就這產生了處理時延。
(4)排隊時延
分組在經過網絡傳輸時,會經過許多路由器。分組在進入路由器之前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接口后,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時延。
提高數據的發送速率只是減少了數據的發送時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网络时延——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RU和LFU的区别
- 下一篇: 将Endnote于word关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