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筍
功
健脾、通腸排便、清毒消痰
宜
一般人群均適宜
忌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患者
營養功效 注意事項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筍是竹子從土里長出的嫩芽,筍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具有開胃健脾、寬胸利膈、通腸排便、清毒消痰等功效。 1、開胃健脾 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輔助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癥。 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黏稠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 3、清毒消痰 筍味甘,性微寒,所含脂肪、糖分含量低,上火或是咳嗽、痰多的人群吃筍有助于清熱解毒、消痰止咳。 4、靜心散熱 筍被譽為人體垃圾的“清道夫”,在夏天尤其適合食用筍,對手足心熱、心煩氣躁癥狀等有輔助治療功效。
營養價值
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而且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質,含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不宜同食 1、羊肉 筍與羊肉同食,會引起腸胃功能的紊亂,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可能會導致腹瀉,危害人體的健康,不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 2、豆腐 筍與豆腐同食,有可能會形成結石,不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應盡量避免食用。 3、豬小排 筍與豬小排同食,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不利于骨骼的生長發育,應盡量避免食用。 4、紅糖 筍與紅糖同食,可以形成賴氨酸糖基,而賴氨酸糖基對人體非常不利,危害人體的健康,可能不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 適宜和禁忌 適宜:一般人群均適宜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禁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患者 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筍性味甘寒,又含較多的粗纖維素,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忌食寒性、難消化之物,所以不宜吃筍,以免吃后加重病情。結石患者。筍含難溶性的草酸,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成為草酸鈣,草酸鈣對尿道系統和腎結石患者很不利。所以,患有尿道結石和腎結石的人不宜多吃。處于發育期的青少年。處于發育期的青少年,骨骼發育尚未成熟,因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如吃筍過多,會使兒童缺鈣易患軟骨病,缺鋅會造成生長發育緩慢。 母嬰宜忌
孕婦可適量食用。孕婦在孕期常會食欲不振,而這時候多吃一些竹筍,不僅能增強食欲,還有利于孕婦多攝入其他營養物質,保持體內營養的均衡。竹筍中含有豐富的鈣、鐵、磷等微量元素,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物質,能促進胎兒的骨骼發育,并給孕婦補充胎兒生長所需的血量。
嬰幼兒可適量食用。筍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嬰幼兒添加輔食后吃筍,可以促進身體發育,但要將筍煮爛一些給嬰幼兒食用,更利于消化吸收。
溫馨提示
由于筍中含大量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為防其弊,在食用筍時,應將它燒熟煮透,若用筍片、筍丁炒菜,也要先把筍用開水燙5-10分鐘,然后再配其它食物炒食。這樣既可因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減少其弊,又能使菜肴無澀感,味道更鮮美。
食用方法
1、炒食 筍剝去外皮,切絲后放入開水中焯水,鍋放油燒熱后倒入筍,煸炒后加入生抽、老抽、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燜煮,水快干時加入白糖收汁即可盛出食用,可以開胃健脾。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笋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OIP2016]愤怒的小鸟(状压DP
- 下一篇: 并查集(并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