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多线程创建(linux 多线程 c)
c語言有沒有多線程這個概念?
線程:線程是程序中的一個執行流,每個線程都有自己的專有寄存器(棧指針、程序計數器等),但代碼區是共享的,即不同的線程可以執行同樣的函數。
多線程:多線程是指程序中包含多個執行流,即在一個程序中可以同時運行多個不同的線程來執行不同的任務,也就是說允許單個程序創建多個并行執行的線程來完成各自的任務。
C語言的開始設計,并未設計多線程的機制,由于隨著軟硬件的發展及需求的發展。后來C語言才開發了線程庫以支持多線程的操作、應用。
主要基于Linux介紹C多線程。在編譯C的多線程時候,一方面必須指定Linux C語言線程庫多線程庫pthread,才可以正確編譯(例如:gcc test.c -o test -lpthread);另一方面要包含有關線程頭文件#include
有什么適合提高C/C++ 網絡編程能力的開源項目推薦?
如果是學習的話我推薦你去看看Linux、FreeBSD 系統中與網絡有關的那些命令程序的代碼,比如ping、tcpdump等等,他們還有很多更強大的開源替代方案,比如mtr,都是學習的好材料。這些程序都追求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所以往往結構清晰卻又不會過于簡單,你看看光是下載就有wget和curl兩大神器夠你折騰了。Linux和FreeBSD的這類自帶命令雖然功能相同,但往往實現方式有很大差別,對比閱讀效果甚好。
Linux中,shell腳本如何使用信號機制去控制線程的開啟關閉?
trap是Linux的內建命令,用于捕捉信號,trap命令可以指定收到某種信號時所執行的命令。trap命令的格式如下:trap command sig1 sig2 ... sigN,當接收到sinN中任意一個信號時,執行command命令,command命令完成后繼續接收到信號前的操作,直到腳本結束。 利用trap命令捕捉INT信號(即與Ctrl+c綁定的中斷信號)。trap還可以忽略某些信號,將command用空字符串代替即可,如trap "" TERM INT,忽略kill %n和Ctrl+c發送的信號(kill發送的是TERM信號)。Linux更強勁的殺死進程的命令:kill -9 進程號(或kill -9 %n作業號)等價與kill -KILL 進程號。
舉個例子
:
最近小A需要生產2015年全年的KPI數據報表,現在小A已經將生產腳本寫好了,生產腳本一次只能生產指定一天的KPI數據,假設跑一次生產腳本需要5分鐘,那么:
如果是循環順序執行,那么需要時間:5 * 365 = 1825 分鐘,約等于 6 天
如果是一次性放到linux后臺并發執行,365個后臺任務,系統可承受不住哦!
既然不能一次性把365個任務放到linux后臺執行,那么,能不能實現自動地每次將N個任務放到后臺并發執行呢?當然是可以的啦。
#! /bin/bash
source /etc/profile;
# -----------------------------
tempfifo=$$.fifo # $$表示當前執行文件的PID
begin_date=$1 # 開始時間
end_date=$2 # 結束時間
if
then
if
then
echo "Error! $begin_date is greater than $end_date"
exit 1;
fi
else
echo "Error! Not enough params."
echo "Sample: sh loop_kpi 2015-12-01 2015-12-07"
exit 2;
fi
# -----------------------------
trap "exec 1000>&-;exec 1000
mkfifo $tempfifo
exec 1000$tempfifo
rm -rf $tempfifo
for ((i=1; i
do
echo >&1000
done
while
do
read -u1000
{
echo $begin_date
hive -f kpi_report.sql --hivevar date=$begin_date
echo >&1000
} &
begin_date=`date -d "+1 day $begin_date" +"%Y-%m-%d"`
done
wait
echo "done!!!!!!!!!!"
第6~22行:比如:sh loop_kpi_report.sh 2015-01-01 2015-12-01:
$1表示腳本入參的第一個參數,等于2015-01-01
$2表示腳本入參的第二個參數,等于2015-12-01
$#表示腳本入參的個數,等于2
第13行用于比較傳入的兩個日期的大小,>是轉義
第26行:表示在腳本運行過程中,如果接收到Ctrl+C中斷命令,則關閉文件描述符1000的讀寫,并正常退出
exec 1000>&-;表示關閉文件描述符1000的寫
exec 1000
trap是捕獲中斷命令
第27~29行:
第27行,創建一個管道文件
第28行,將文件描述符1000與FIFO進行綁定,寫的綁定,則標識對文件描述符1000的所有操作等同于對管道文件$tempfifo的操作
第29行,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不直接使用管道文件呢?事實上這并非多此一舉,管道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讀寫必須同時存在,缺失某一個操作,另一個操作就是滯留,而第28行的綁定文件描述符(讀、寫綁定)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31~34行:對文件描述符1000進行寫入操作。通過循環寫入8個空行,這個8就是我們要定義的后臺并發的線程數。為什么是寫空行而不是寫其它字符?因為管道文件的讀取,是以行為單位的
第37~42行:
第37行,read -u1000的作用就是讀取管道中的一行,在這里就是讀取一個空行;每次讀取管道就會減少一個空行
第39~41行,注意到第42行結尾的&嗎?它表示進程放到linux后臺中執行
第41行,執行完后臺任務之后,往文件描述符1000中寫入一個空行。這是關鍵所在了,由于read -u1000每次操作,都會導致管道減少一個空行,當linux后臺放入了8個任務之后,由于文件描述符1000沒有可讀取的空行,將導致read -u1000一直處于等待。
c語言如何同時執行兩個不同的循環?
在linux平臺上,才用多線程的方式可以執行兩個不同循環
如何實現一個線程池,使用線程池的優點c++?
linux c 并沒有自帶的線程池,純C的線程池很少
1:使用glib的線程池,gthreadpool,這個是linux C 下面的一個線程池實現,可以用于生產環境。
2:自己設計線程池,但是設計一個工業強度的線程池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尤其用C來實現。一般思路就是建立一個線程池管理函數,一個線程函數并創建一組線程,一個全局的線程狀態數組,線程管理函數通過全局線程狀態數組來分派任務,線程函數更改自己的線程狀態來上報自己的運行情況,實現起來還是相當復雜的。 建議不要重復造輪子,直接使用現有的線程池實現,glib是很好的選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多线程创建(linux 多线程 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f1552F. Telepanting
- 下一篇: P1447 [NOI2010] 能量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