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什么是二叉堆?(修正版)
轉載自??漫畫:什么是二叉堆?(修正版)
?
?
?
什么是二叉堆?
二叉堆本質上是一種完全二叉樹,它分為兩個類型:
1.最大堆
2.最小堆
什么是最大堆呢?最大堆任何一個父節點的值,都大于等于它左右孩子節點的值。
?
什么是最小堆呢?最小堆任何一個父節點的值,都小于等于它左右孩子節點的值。
?
二叉堆的根節點叫做堆頂。
最大堆和最小堆的特點,決定了在最大堆的堆頂是整個堆中的最大元素;最小堆的堆頂是整個堆中的最小元素。
?
?
堆的自我調整
對于二叉堆,如下有幾種操作:
插入節點
刪除節點
構建二叉堆
這幾種操作都是基于堆的自我調整。
下面讓我們以最小堆為例,看一看二叉堆是如何進行自我調整的。
1.插入節點
二叉堆的節點插入,插入位置是完全二叉樹的最后一個位置。比如我們插入一個新節點,值是 0。
?
這時候,我們讓節點0的它的父節點5做比較,如果0小于5,則讓新節點“上浮”,和父節點交換位置。
?
繼續用節點0和父節點3做比較,如果0小于3,則讓新節點繼續“上浮”。
?
繼續比較,最終讓新節點0上浮到了堆頂位置。
2.刪除節點
?
二叉堆的節點刪除過程和插入過程正好相反,所刪除的是處于堆頂的節點。比如我們刪除最小堆的堆頂節點1。
?
這時候,為了維持完全二叉樹的結構,我們把堆的最后一個節點10補到原本堆頂的位置。
?
接下來我們讓移動到堆頂的節點10和它的左右孩子進行比較,如果左右孩子中最小的一個(顯然是節點2)比節點10小,那么讓節點10“下沉”。
繼續讓節點10和它的左右孩子做比較,左右孩子中最小的是節點7,由于10大于7,讓節點10繼續“下沉”。
?
這樣一來,二叉堆重新得到了調整。
3.構建二叉堆
構建二叉堆,也就是把一個無序的完全二叉樹調整為二叉堆,本質上就是讓所有非葉子節點依次下沉。
我們舉一個無序完全二叉樹的例子:
首先,我們從最后一個非葉子節點開始,也就是從節點10開始。如果節點10大于它左右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則節點10下沉。
接下來輪到節點3,如果節點3大于它左右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則節點3下沉。
接下來輪到節點1,如果節點1大于它左右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則節點1下沉。事實上節點1小于它的左右孩子,所以不用改變。
接下來輪到節點7,如果節點7大于它左右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則節點7下沉。
節點7繼續比較,繼續下沉。
這樣一來,一顆無序的完全二叉樹就構建成了一個最小堆。
?
?
堆的代碼實現
在擼代碼之前,我們還需要明確一點:
二叉堆雖然是一顆完全二叉樹,但它的存儲方式并不是鏈式存儲,而是順序存儲。換句話說,二叉堆的所有節點都存儲在數組當中。
數組中,在沒有左右指針的情況下,如何定位到一個父節點的左孩子和右孩子呢?
像圖中那樣,我們可以依靠數組下標來計算。
假設父節點的下標是parent,那么它的左孩子下標就是?2*parent+1;它的右孩子下標就是??2*parent+2?。
比如上面例子中,節點6包含9和10兩個孩子,節點6在數組中的下標是3,節點9在數組中的下標是7,節點10在數組中的下標是8。
7 = 3*2+1
8 = 3*2+2
剛好符合規律。
有了這個前提,下面的代碼就更好理解了:
public class HeapOperator { /** * 上浮調整 * @param array ? ? 待調整的堆 */public static void upAdjust(int[] array) {int childIndex = array.length-1;int parentIndex = (childIndex-1)/2;// temp保存插入的葉子節點值,用于最后的賦值int temp = array[childIndex];while (childIndex > 0 && temp < array[parentIndex]){//無需真正交換,單向賦值即可array[childIndex] = array[parentIndex];childIndex = parentIndex;parentIndex = (parentIndex-1) / 2;}array[childIndex] = temp; }/** * 下沉調整 * @param array ? ? 待調整的堆 * @param parentIndex ? ?要下沉的父節點 * @param parentIndex ? ?堆的有效大小 */ public static void downAdjust(int[] array, int parentIndex, int length) {// temp保存父節點值,用于最后的賦值int temp = array[parentIndex];int childIndex = 2 * parentIndex + 1;while (childIndex < length) {// 如果有右孩子,且右孩子小于左孩子的值,則定位到右孩子if (childIndex + 1 < length && array[childIndex + 1] < array[childIndex]) {childIndex++;}// 如果父節點小于任何一個孩子的值,直接跳出if (temp <= array[childIndex])break;//無需真正交換,單向賦值即可array[parentIndex] = array[childIndex];parentIndex = childIndex;childIndex = 2 * childIndex + 1;}array[parentIndex] = temp; }/** * 構建堆 * @param array ? ? 待調整的堆 */ public static void buildHeap(int[] array) {// 從最后一個非葉子節點開始,依次下沉調整for (int i = array.length / 2; i >= 0; i--) {downAdjust(array, i, array.length -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 = new int[] {1,3,2,6,5,7,8,9,10,0};upAdjust(array);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ay));array = new int[] {7,1,3,10,5,2,8,9,6};buildHeap(array);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ay)); } }代碼中有一個優化的點,就是父節點和孩子節點做連續交換時,并不一定要真的交換,只需要先把交換一方的值存入temp變量,做單向覆蓋,循環結束后,再把temp的值存入交換后的最終位置。
?
?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漫画:什么是二叉堆?(修正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支付系统的防重设计
- 下一篇: 上网备案是当地公安局还是省公安局(上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