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指令集体系结构_INTEL 体系结构 MMX™ 技术开发者手册
目錄
第一章 手冊簡介
1.1 關于本手冊
1.2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處理器體系結構和流水線簡介
2.1 超標量(奔騰系列)的流水線和動態執行(P6系列)體系結構
2.1.1 超標量(奔騰系列)的流水線
2.1.2 動態執行(P6系列)流水線
2.2 高速緩存(Cache)
2.3 分支目標緩存
2.3.1 相連分支
2.4 寫緩存Cache
第三章 MMX?代碼開發規則
3.1. 規則列表及建議
3.1.1 規則
3.1.2 建議
3.2 常規的優化方案
3.2.1 尋址方式
3.2.2 對齊
3.2.2.1 代碼
3.2.2.2 數據
3.2.3 有前綴的操作碼
3.2.4 動態執行(P6系列)處理器中的部分寄存器阻塞
3.2.5 有關分支預測的信息
3.2.5.1 動態分支預測
3.2.5.2 在動態執行(P6系列)處理器上的靜態預測
3.3 調度
3.3.1 通用配對規則
3.3.2 整數配對規則
3.3.2.1 配對指令集
3.3.2.2 由于寄存器相關而不能配對的指令
3.3.2.3 特定配對
3.3.2.4 配對執行的限制
3.3.3 MMX?指令配對準則
3.3.3.1 兩個MMX?指令的配對
3.3.3.2 U管道的整數指令與V管道中的MMX?指令配對
3.3.3.3 U管道的MMX?指令與V管道中的整數指令配對
3.3.3.4 調度規則
3.4 指令選擇
3.4.1 使用訪問內存的指令
3.4.2 指令長度
3.5 高速緩存優化
3.5.1 線讀入順序(命令)
3.5.2 在高速緩存線中的數據對齊
3.5.3 與分配效果
3.5.3.1 優化方法1: 布爾
3.5.3.2 優化方法2: 寫前檢查
3.6 內存優化
3.6.1 對部分內部訪問
3.6.2 增加內存填充和視頻填充的帶寬
3.6.2.1 內存填充
3.6.2.2 視頻填充
第四章 MMX?代碼開發策略
4.1 制訂計劃
4.2 哪部分代碼可使用MMX?技術改進
4.3 代碼是浮點型還是整型
4.3.1 混用浮點和MMX?代碼
4.4 EMMS準則
4.5 CPUID的檢測MMX?技術的用法
4.6 數據對齊
4.6.1 堆棧對齊
4.7 數據安排
4.8 應用程序最后的調節
第五章 MMX?的編碼技術
5.1 無符號分組
5.2 有符號分組
5.3 飽和模式下的交錯成組
5.4 非飽和模式下的交錯成組
5.5 非交錯分組
5.6 含有一個常數的復數乘法
5.7 無符號數差值的絕對值
5.8 有符號數差值的絕對值
5.9 絕對值
5.10 有符號數截取到任意有符號區域[HIGH,LOW]
5.11 無符號數截取到任意無符號區域[HIGH,LOW]
5.12 常數生成
第六章 MMX?性能監測擴展
6.1 超標量(奔騰系列)性能監測事件
6.1.1 MMX?指令事件說明
6.2 動態執行(P6系列)性能監測事件
6.3 RDPMC指令
6.3.1 指令規則
附錄A MMX?指令集
附錄B MMX?命令和操作數限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英特尔的指令集体系结构_INTEL 体系结构 MMX™ 技术开发者手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MX指令
- 下一篇: OpenCV算法加速(2)使用SIMD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