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地理》随笔
??? 看完《房龍地理》,并不像《房龍的圣經故事》一樣一直讓我很愉快,而是有點沉重。這是是一本地理書,但講述的世界通史的人文書籍。我很贊服房龍在地理的角度上對于國家經濟文化國民性格的犀利剖析。很多方面說的很對。不過也不由讓我想起大學時候看的一本書《國富國窮》,里面有一段這樣的對地理學說的評論:
 ???? “盡管如此,地理學仍然散發著異端邪說的氣味。這是為什么?其他學科也曾經傳播胡言蜚語,或夸大其詞,但并未受到如此的藐視和毀謗,也許那僅僅源于疏忽!我個人以為,地理學雖然不該聲譽受損,卻也喪失了聲譽,這是由其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它告訴我們一個令人不愉快的真理,即:像生活一樣,大自然是不平等的,有自己的偏好;進一步說,大自然的不平等是難以消除的。像我們這樣的文明有著追求優勝的動力,并不希望自己的愿望被挫敗,不贊成令人氣餒的言辭。然而,在地理學中,這種字眼俯拾皆是”(引自《國富國窮》)
?
???? 把經濟,文化和地理掛鉤通常是讓人不愉快的。大自然的不平等,造成人的不平等。這也是地理學說不受歡迎的緣故,導致人的自大自守,互相敵視。
?
???? 很欣賞伏爾泰說的一句話:“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感謝世界文明的發展,讓世界變的從不寬容到更加寬容,從不開明到更開明。
 ??? 
 ???? 開篇談論的當然就是地球。“地球是公正的,也是無情的,大自然施惠于我們,不求回報,卻要求我們要去遵守自然規則,而不是破壞”,“只能養50頭羊的土地上,養上100頭羊是災難性的”,“地球人口600年人口就翻一番,我不敢想象將來狀況,現在已經夠糟糕了”(注:當時人口是20億,現在不到100年,人口已經將近2番,世界的飛速發展是房龍當時的眼光 所想象不到的。)
 ??? 信風,云雨的形成,氣候環境這些我們課堂都學過,然后講述的經緯度的來由,倒是很有意思。大開眼界。
 ???? 再就是主題了,談論世界歷史。談論歷史,就不能不講地理。歷史的發展最重要不是陸地,而是河流。書里闡述了世界各州河流分布,洋流走向,以及對此地居民文明的影響。所謂溝通,河流就是溝通有無得重要關節。歐亞大陸主導了文明,而澳洲大陸土著還是石器時代,原因只在于河流,河流使得文明得于碰撞,互通有無,科技得以發展,而拿到世界地圖看澳洲,一條河流也沒有(沒有河流是書中原話,其實澳洲東部還是有些河流,不過流域比較小,我想這也是澳洲東部才有人,西部現在還是荒漠的一個解釋)。
 ???? 對于各國歷史都有大量的地理政治文化國民性格分析,講的蠻有意思,不過只能算一家之言吧,不說以前,就是現在,讓人去分析一個國家的性格,可能都會互相矛盾。
 ??? 在中國的篇章。提到“中國跟印度的一個重大區別在于印度十分敬神,廟宇宏大,而中國對此很輕待,往往更重于做看得見的事情,比如建設公用設施,生產可見的事物。所以中國的藝術,產品,比如瓷器,雕塑,繪畫,等在歐洲很受歡迎,而印度的藝術品則給人感覺不舒服。” “鐵路,中國人則強烈反對,因為會驚動了躺在地低下的老祖宗。1857年上海到吳淞口修了幾公里鐵路,就立馬停工。直到作者寫書的時候(1932年),中國修建鐵路的時候,遇到祖墳,必須繞的遠遠的。”(這讓我想起我近段時間看的小說《1851之遠東風云》,雖然是一本玄幻書,但對歷史很有研究,里面提到中國人的性格,可以說入木三分。不能說一定準確,不過可以當一家之言,人總是要多看多聽多了解。)
 ??? “16世紀以來,中國允許少人外國人在國內生活,不過這些外國人一般很不幸,屬于被歧視的番夷人”(這個說的倒是實情,不管國人還是外國人,往往排外,不管對外對內,人往往驕傲自大,高看自己,做出一些明知故犯的事情)“不斷的摩擦,讓驕傲的白種人終于爆發了戰爭。由此一發不可收拾,現實面前,中國不斷割地賠款。中國的屈辱讓天生吃苦耐勞的中國人懂得了自己受政府壓榨,同樣受外國人欺騙,中國人的苦難也歸結于來自“外國”的滿洲統治,1901年開始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先是誅殺德國大使,然后圍攻北京八國使館,于是八國聯軍組成軍隊救援大使館,不幸就這么開始了,援軍可不是道德君子,一路燒殺搶掠,連皇宮也沒逃脫,珍寶無一幸免。德國司令甚至遵照德國皇帝的命令發出可以像砍木頭一樣砍人的指令,不過惡有惡報,老威廉也沒好下場。人民對“外國人”深惡痛絕,終于于1911年推翻了滿洲政府”(注,這里外國指的是當時的環境,跟今日不可相提并論)
 ?? 對于中國的將來,然后作者這里提到俄國,”一切根據馬克思理論管理的俄國,開始實施了公有化的計劃,由于俄國是中國近鄰,可以悄悄的傳播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論給生下來就做牛做馬的中國人耳里,這時的中國人,已不管是誰在統治他們,也不在乎被誰剝削“(作者這個倒是猜測的挺準的。)
 ?? ”貧窮的中國起步太晚,但是,如果他們有朝一日趕上我們,我們不知將要付出什么代價。“
 ?? 這句話,讓我想起來經常被引用的拿破侖的一句名言“東方的中國是沉睡的雄獅,他一旦醒來,世界將為之震動。”,不過后面還有一段大家經常有意無意的漏掉 “感謝上帝, 讓他繼續睡下去吧”。(看得出對于中國,即使貧窮,歐美也是十分懼怕,畢竟人口資源是最根本的國家力量,再想想現在的中國威脅論,就能明白來源,房龍所處的時代,美國人種歧視還是十分厲害,作者雖然是開明的學者,不過也同樣是一個種族主義者,而不是站在更高的層面上,這也是我對此書評價不甚高的緣由。)
??? 中國人可以說是發現了一片廣袤,多樣的的半島國土,河流同樣貫徹東西,溝通內外,人民也辛苦耐勞,而為什么卻沒有過上夢想中富裕安寧的生活呢。以及很多人并沒有夢想過的自由,平等和民主。
 ?? 多思考,多問自己,即使是讀這么一本地理書。
總結
 
                            
                        - 上一篇: 去卢沟桥,看晓月还是数弹孔?
- 下一篇: 历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