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SCALL码的理解
因為計算機只能識別0和1,相當于一個二進制,即位
程序中8個位構成一個字節,這樣總共 2的八次方是等于 256
而早期美國的程序員只對0-128進行了編碼
第0~32號及第127號(共34個)是控制字符或通訊專用字符,如控制符:LF(換行)、CR(回車)、FF(換頁)、DEL(刪除)、BEL(振鈴)等;通訊專用字符:SOH(文頭)、EOT(文尾)、ACK(確認)等;
第33~126號(共94個)是字符,其中第48~57號為0~9十個阿拉伯數字;65~90號為26個大寫英文字母,97~122號為26個小寫英文字母,其余為一些標點符號、運算符號等。
(比如二進制1000001在計算機上就會直接編碼轉化A而不是65)這樣就可以完成一系列操作,還可以輸入字母組成語言
由于英文的特殊性,只有二十六個字母,可以很簡單的窮盡。然而如果到了其他國家,比如中國,中文的并不能像英文那樣在256范圍以內全部輸入,畢竟漢字在中國有成千上萬個,并不好列舉。
于是國內就像出一種辦法,一個字節不行就兩個字節甚至三四個字節,一個字節有128種可能,兩個字節就有128128=16384種,三個字節就有128128*128=2 097 152種,兩個字節其實完全就足夠了。于是國內就制定了GBK(GB2312編碼的擴展)編碼,這樣就可以在計算機上輸入中文字符了
也正因如此,有了全角和半角之分,半角指的是單字節的,早期的英文128編碼以內,所以占用內存較小,而像中文等其他象形文字則采用的是多字節。占用內存較大,所以叫全角。
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編程的時候,輸入中文的標點符號比如;會報錯的原因,畢竟編譯的程序是外國人是寫的當然也就只識別歪國人的符號了,而外國的符號基本都是半角的。
這里關于utf-8講一下,因為國內外標準不一致,不止有中國還有韓國日本等等,各國都制定了標準,這就導致每個國家都不能兼容其他國家的字符,也就是在中國你可能打不出韓文
所以為此,國際上就開始制作一種統一化的標準,能夠輸出各國的文字,utf-8就橫空出世,里面有的甚至采用的是4個字節的編碼,所以完全可以普及大部分的語言,甚至少數民族的語言也可以在上面打出。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对ASCALL码的理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无法显示打印机属性,打印不了?
- 下一篇: TCP/IP属性“确定”按钮设置成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