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等 10 部门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重点解决科技伦理审查职责不明确、审查程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0 月 8 日消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尤其是 AI 大模型的出現,而隨之產生的倫理問題成為全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促進科技向善,迫切需要加強科技倫理治理。
因此,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下文簡稱“辦法”)的通知。
官方指出,這是覆蓋各領域科技倫理審查的綜合性、通用性規定,重點解決科技倫理審查職責不明確、審查程序不規范、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從健全體系、規范程序、嚴格標準、加強監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作出相關規定。
《辦法》劃定了科技倫理審查的主要范圍,明確了科技倫理審查的責任主體、科技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設立標準和組織運行機制,明確了科技倫理審查的基本程序,確定了倫理審查內容和審查標準。
據介紹,《辦法》意在規范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的科技倫理審查工作,強化科技倫理風險防控,促進負責任創新。
文件中指出,科技倫理審查應堅持科學、獨立、公正、透明原則,公開審查制度和審查程序,客觀審慎評估科技活動倫理風險,依規開展審查。
《辦法》中提到,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是本單位科技倫理審查管理的責任主體。從事生命科學、醫學、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動的單位,研究內容涉及科技倫理敏感領域的,應設立科技倫理(審查)委員會。其他有科技倫理審查需求的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科技倫理(審查)委員會。涉及以人為研究參與者的科技活動,所制定的招募方案公平合理,生物樣本的收集、儲存、使用及處置合法合規,個人隱私數據、生物特征信息等信息處理符合個人信息保護的有關規定。
《辦法》還提到需要開展倫理審查復核的科技活動清單,其中包括對人類生命健康、價值理念、生態環境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新物種合成研究,改變人類生殖細胞、受精卵和著床前胚胎細胞核遺傳物質或遺傳規律的基礎研究,對人類主觀行為、心理情緒和生命健康等具有較強影響的人機融合系統的研發,具有輿論社會動員能力和社會意識引導能力的算法模型、應用程序及系統的研發等。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科技部等 10 部门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重点解决科技伦理审查职责不明确、审查程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et三层架构开发步骤
- 下一篇: 英国人口 英国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