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是哪个国家的(大多是什么故事)
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故事,共357篇,內容大多與動物有關。《伊索寓言》對后代歐洲寓言的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僅是西方寓言文學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傳播最多的經典作品之一。
古老的民間故事,具有著非凡的魅力。它們或描繪日常生活,或充滿諷刺意味,又或者飽含人生哲學,都能給人帶來諸多的啟示。
在這些廣為流傳的故事中,作為西方文學經典的《伊索寓言》,無疑贏得了大眾的喜愛。雖然其篇幅短小,但內容精悍,讀起來趣味叢生,隱藏著豐富的生活智慧。
《伊索寓言》是由古希臘哲學家伊索創作的,后來才被匯編成冊。在后浪的這部《伊索寓言:500年插圖與故事》,共收錄了100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最讓人驚艷的是,每一篇寓言又配有3到5幅精美的木刻版畫、雕刻版畫或者水彩畫。這些充滿年代感的插畫,既可以讓人欣賞到插畫師不同的創作手法,也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些寓言故事。
故事一:牡鹿、羊和狼
一頭牡鹿當著狼的面要求羊歸還一布式耳的麥子。于是,狼便命令山羊還給牡鹿。然而,還麥子的時間到了,牡鹿來向山羊討麥子,卻并未得到承諾的麥子。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關于誠信的故事。不過,若是你知道山羊最終說了什么?那么,你不僅不會覺得驚訝,反而一定會覺得山羊的做法理所當然。
原來,山羊是出于對狼的恐懼,才不得不承認虛假的契約。因為如果自己當時不承認,就會有被吃掉的風險。
從這點來看,暫時的妥協可以避免極大的危害,是一種明智之舉。而事后也沒有必要遵守這種虛假的契約,做出肉包子打狗的傻事兒。
故事二:狐貍與鸛鳥
狐貍鄭重其事地邀請鸛鳥做客,不過它的心思并不單純,只是想戲弄鸛鳥。試想一點豆子湯,被倒在平平的大盤子里,這讓擁有長長嘴巴的鸛鳥怎么喝。
為了回報狐貍的虛情假意,后來鸛鳥的做法可以稱得上是大快人心。它同樣邀請狐貍來家里做客,只不過這次的佳肴被放在一個長頸玻璃瓶中。哈哈,結果狐貍自然灰溜溜地走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想要告訴讀者的有兩點:一種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處世方法;另一種則說明了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友愛是相互的,只有真心才能換來真心。
在寓言故事的左頁和下方,分別可以看到三幅畫風各異的插圖。黑白插圖給人寫實的感覺,兩幅彩色插圖相對來說更為生動,一幅聚焦于展現了動物們的行為舉止,另一幅則給人以神秘的傳奇色彩。
故事三:樹與蘆葦
一棵樹長得高高大大,面對低矮的蘆葦,不由得生出一種蔑視。因為在它看來,只有揚起高昂的頭顱,才是生命應有的姿態。
可是,蘆葦并不這樣想,它覺得自己即使并不偉岸,也沒什么不好。就在樹不以為然的時候,颶風的到來,讓樹遭到了毀滅的命運,而蘆葦卻成功地躲過了災難。
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愛出風頭的人,其實是把自己置身于一種危險的境地,懂得收斂鋒芒,才能更安全,從而走得更遠。
這篇寓言故事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項羽和劉邦的迥異結局。一個烏江自刎,一個坐擁天下,所謂的成王敗寇,很大程度上都是性格導致的。
《伊索寓言:500年插畫與故事》就是這樣一部集故事、趣味、哲學于一體的文學作品。無論是裝幀,還是書中的配圖,都十分精美。同時,又能引發思考,很適合閱讀收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伊索寓言是哪个国家的(大多是什么故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 binascii arra
- 下一篇: win10用户账户控制怎么取消(w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