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自己装机必备,凯侠RC10硬盘,让老电脑提速不卡坐火箭
Hello大家好,我是偉華,在前幾年啊,給電腦裝機,但是因為資金有限,所以說給我的電腦安裝的是一個120級的固態硬盤。
因為以前的固態硬盤是真的太貴太貴了,現在就不同了,固態硬盤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你可以說性價比越來越高,可是儲存的容量卻越來越高了,隨著電腦的使用,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從最早的二三十秒到現在開機居然就到一分鐘,所以讓我毅然決然的決定,要買一塊新的固態硬盤作為主系統
我購買的是1塊鎧俠的EXCERIA RC10系列NVMe固態硬盤500G,也許聽到這個名字大家有一些陌生,其實這個就是我們之前的東芝儲存改名為鎧俠,那么今天我們就從裝機到測試,看看它的效果到底如何吧
RC10體積還是非常的小巧的,根本沒有想到這么小的奇跡可以承載那么高的容量.說實話,剛拿到手,看見這個小小的體積和精致的樣子,還是很欣喜的。其實之前也是有用過鎧俠的機械硬盤儲存,在使用的時候感覺非常的穩定,從來沒有產生過數據丟失或者壞道的情況,所以說感覺這個品牌不愧是專注匠心精神做儲存。而且無論是讀寫速度還是寫入速度都非常的快,非常的優秀,最關鍵的是它的價格非常的實惠,在同等的價位里面,我肯定會優先選擇靠譜的這個大品牌,并且更加實惠的價格
這塊固態硬盤是2008 kcz并且擁有多項國際標準認定,質量可以說非常嚴謹,有保證
如今的固態硬盤基本都是在50克左右,而且基本體型都比較大,需要額外的供電電源線才能夠使用,而這款rc10不僅重量遠遠低于正常的固態硬盤,并且不需要額外供電,只需要插入電腦的m2口,隨時查隨時用表面,打磨得非常的光滑細致,畢竟是國際上面的一線品牌
偉華使用的還是一塊兒很多年以前的微星老主板,在固態硬盤安裝區也有m2的口這里有4根對等口旋鈕,我們這里需要把第3根螺絲擰下來
特寫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們的m2的接口以及我們的螺絲旋鈕
不過今天的主題既然是裝機,那么自然要來一套全套的服務了,偉華決定今天要先給機器清清楚,要不然白瞎了我這塊兒這么好的固態硬盤了,其實大家從我的顯卡和我的主機箱上面的塵土就可以看出來,我這個電腦到底有多老,到底有多卡,所以在dIy裝機的過程當中,我越發的期待,裝好了鎧俠rc10之后,電腦到底可以有多快?
其實從安裝的角度來講,這塊鎧俠的RC10簡直不要太簡單了,也許單純的來說大家體會不到,接下來我也給大家對比一下我其他固態硬盤的安裝點,你們就知道有多復雜了,在這里整個的排線都是我的機器硬盤和我的固態硬盤。不僅需要額外的供電線,而且還需要單獨的固定板,還需要繁瑣的擰螺絲,當然還需要排線和走位。
總之凱俠的安裝比起來普通固態的話要簡單方便的多得多。基本每一個小白都可以自己安裝了。從這一點來講還是非常不錯的。另外裝機這里給大家科普一下,盡量我們用手動的螺絲來擰,如果是用電動的一體螺絲刀的話,容易擰得太緊,不好取下來,可以清晰的看到凱俠的橙色條幅,反射著亮麗的光彩。其實RC10速度讀寫速度和亮麗的顏色一樣“光速”動人。這一切都源于它的原廠顆粒和BICS FLASHtm。的3d閃存,NVMEtm1.3的接口,可以大大的降低固態硬盤和CPU之間的傳輸延遲,提供比SATa接口更短的延遲,時間系統的響應速度也更加的快。
安裝好之后,接下來既然是打算把它作為主要的系統c盤,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電腦儲存系統盤。因為在裝系統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截屏的,所以說這里我們拍照給大家簡單的展示一下裝機的過程,首先我們需要自己有一個系統盤,無論是光驅盤還是我們的USB盤都可以因為是新的固態硬盤,所以沒有辦法直接使用,我們需要對它進行一個快速的分區和分割,一般的話,偉華喜歡把它分成c盤和d盤,主系統盤流出100多個g來放系統文件,其他的所有儲存文件全部放在其他的盤符。這樣做既能保證它的速度,又能夠保證它的讀寫
分區好了之后,我們就可以直接開始運行電腦,進入組裝系統的環節,一般在安裝系統的時候,其實也比較考驗它的硬盤的功能,普通的固態硬盤讀寫速度比較慢,而這款RC10,我安裝的是windows10的系統,大概只用了5分鐘不到,就把所有的系統全部都寫進去了,可以說真的非常強大
一般裝完系統之后,我都喜歡先用大家公認的魯大師專業測評,先跑個分,新魯大師跑分最后綜合硬盤性能得分57,690分強大的擊敗了全國99.9%的用戶。直接上來我就要給他說一個大大的牛逼(破音)!
而且這款RC10還有搭配SSD Utility檢測軟件了,可電腦直接查看運行狀態,隨時調整,隨時掌控。我們下載31.5MB的就行了。
在這里,跟其他的硬盤安裝軟件不同的是,一般我們市面上常見的安裝軟件會有很多的注冊碼以及原生代碼的注冊,非常的繁瑣。而這款。鎧俠RC10的ssd管理程序可以說是傻瓜操作,只需要不停的點,下一步就可以安裝了,這一點對小白來說是非常非常友好的。
凱俠搭載的搭配SSD Utility檢測軟件默認安裝在C盤內,也就是我們的固態硬盤的主要盤符,這樣就能夠看到硬盤的容量和健康情況,包括溫度和警告信息等等;
同時我們還可以更加方便的用于呃固態固件的更新和工具的快捷使用。以及在設定里面可以隨時監控我們的ssd。并且可以接收到系統事件健康警告和溫度警告的提醒,這對我們平時保護硬盤是非常方便的一個好處。
當然如果跟偉華一樣是比較發燒友的類型也可以點開我們的系統細節,可以查看到我們的BIOS的全部資訊,以及我們的系統資訊和處理器資訊以及其他硬盤的,載量。當然還有smARt是禁止之下的耐久度功能和資訊,全部可以一目了然一鍵查詢
但是如果只是用魯大師和自帶的硬盤管理工具并沒有辦法公平公正的檢驗,所以這里偉華還有一個專業的硬盤檢測軟件,其實我們知道測試硬盤的幾大關鍵要素就是我們的讀取速度和我們的寫入速度,以及我們的4k和64線程以及我們的訪問時間
這里它的讀取速度高達1445.69。而寫入速度更是高達1512.04MB/S
而四k的時候也有近64形速度則有154那么多
最夸張的就是我們的64線程卷讀寫速度和寫入速度全部超過1500mb/s!而這么高的讀取和寫入和64線程,他的訪問時間居然只有0.02秒多一點。配置強大到令人發指
但是說1000道1萬,我們還是需要實際測試一下它的速度到底如何,而檢驗固態硬盤最好的方式不是用固態硬盤從固態硬盤拷貝一個完整壓縮包,而是從一塊兒移動硬盤或者U盤里面把數千文件的文件夾游戲拷貝出來。這樣才能夠檢驗他的多線程同步輸出,讀寫速度。在這里我拷貝了一款名為dnf的游戲大概有15,000個左右的項目。它的讀寫速度居然在起始就達到了200兆這么高!并且這還是我的移動硬盤里面拷過去的。如果是從固態到固態速度應該可以起飛。但是從移動硬盤里面就把速度已經壓榨到了極限。聽到我的移動硬盤嗡嗡嗡的響。完全跟不上RC10的速度。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后
在拷貝完成游戲之后,我們關機重啟,對比安裝之前的一分鐘,這次開機居然只需要那個11秒,依然擊敗了全國99%的電腦用戶被360小助手評為了五星級神機!
那么我們直接開始感受一下,將游戲放入我們鎧俠RC10之后的運行速度如何?在平時其他盤符下我打開這個游戲,因為非常的大,大概需要1~2分鐘。而這次居然在一瞬間就彈了出來,可以說是非常的牛逼了。而無論是游戲的讀寫運行速度都變得更快,對游戲sPK文件的讀取和顯示速度也更加的快。這樣也讓顯卡得到了更好的保護,也可以更加高性能的輸出游戲的優秀內容。同時因為游戲反應速度快了,所以說我打起來的手感也更加的好,直接爆出了自己想要的裝備,真的一個好的配置ssd,來玩游戲太重要了。
當然作為一名自媒體工作者,平時日常生活中我做的最多的就是使用我們的ps以及我們的Premiere Pro。尤其是在剪一些大工程的文件的時候,動不動就要幾百段的分鏡視頻和特效,自從安裝了這塊鎧俠RC10之后。我就再也沒有碰到過死機的情況,還有藍屏的情況。并且讀寫速度大大提升。儲存速度也提高到了極致
其實無論是玩游戲還是拷貝文件,還是使用我們的一些比較復雜的軟件的時候,更多的體驗的是我們的穩定性,因為很多人只注重我們的讀寫速度,但是其實殊不知在我們這些媒體工作者的眼里面,它的穩定性強大與否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款鎧俠WXCERIA RC10不愧是國際一線大品牌。說實話,我在個人使用當中,無論是以ps或者pr,天眼兒,來辦公。你或者是玩一些幾十個g的游戲,都輕輕松松可以駕馭,并且在數據加載的時候速度非常的快,關鍵我最欣賞他的一點是,他能夠在高性能的前提下還保證了固態硬盤的穩定性
對于我們這種經常使用電腦燒機,和大功率使用電腦相關配件的人來說,他還有5年的質保,同樣這款固態還有250和500和1000GB的可選容量對于我正常家里來使用的話,500斤足夠了,如果是經常玩一些CSd的大型網絡游戲和電影,可以考慮1000G。天下武功唯快不破,RC10做到了快,害做到了穩,所以我對這款產品是十分滿意的。今天就到這里了,大家有問題想問偉華可以再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DIY自己装机必备,凯侠RC10硬盘,让老电脑提速不卡坐火箭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渐变色代码_如何在Pytho
- 下一篇: 柱状图python_python柱状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