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则天的历史评价(简短概括后人对武则天政治评价)
武則天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在位期間,比歷史上大多數男性皇帝都要做得更出色。但是,武則天在一千多年來的名聲卻非常差,比如任用酷吏,殺人無數,尤其是豢養面首,荒淫無道,讓武則天成為歷史上典型的反面人物。
武則天作為中國的女帝,一直以來對啊他的評價,都有兩個極端,欣賞她的人認為她不負女帝的威望,開"殿試",選寒門,但是不喜歡她的人,也有不少,覺得她毀壞了當時大唐的根基。
那,為什么會出現區別如此大的兩個極端呢?
對武則天最初的評價
武則天最初開始執掌政事的起因,是因為唐高宗的身體不好,《舊唐書》記載:高宗自顯慶后,多苦風疾,百司奏事,時時令后決之。
可見最初武則天接觸政務,是因為唐高宗患有風疾,唐高宗自己讓武則天替他處理事務,并非武則天覬覦政事,覬覦權位。在她接觸權力的開始,沒得黑。
但是對于武則天的評價,在唐代前期,一直是正面的,不僅歷代都有加封,對她的功績也是持肯定態度的:唐隆元年,改為天后;景云元年,改為大圣天后。
延和元年,改為天后圣帝,不久后,改為圣后。 開元四年,改為則天皇后。 天寶八載,加謚則天順圣皇后。如此謚號的加封都是對她的肯定,并且封號多為"圣""順"這樣的含義很好的字。
這是因為,此時的皇帝多是她的子孫,當時的思想也比較多元和開明。但是到了司馬光時期,對他的評價就開始出現逆轉。為何?
對武則天的評價開始轉折:
儒學的影響
司馬光曾得到過這樣的一個評價:"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因為北宋時期,儒學的地位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熹、二程,這樣的著名儒學家彪炳古今。
但是儒學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思想標準,人們對于女性的要求更加的苛刻了,看待女性的眼光較之于唐代,也沒有那么的寬容。
所以,武則天身為前朝最著名的女性,自然是他們批判的第一個對象了。
宋代的儒學,與孔子提倡的"食色性也,人之大欲"不一樣,程朱理學的主要口號就是"存天理,滅人欲"。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準則再次提出來,并被官方正式視為統治思想。
而武則天首先,身為唐高宗的臣妾,以臣之身,在高宗去世之后,廢太子,繼承皇位,在儒家看來就是滅人倫之舉。
再則,武則天還是唐高宗的妻子,他的皇后,在他撒手人寰之后,本該擔負起照顧他留下的孩子的重任,但是武則天呢?
殺了太多的李唐宗室不說,連高宗的兒子也殺了不少,如:南安王李穎等宗室十二人,已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唐朝的宗室被殺戮殆盡,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嶺南。
這樣以女子之身,滅人子嗣,不符合女德,所以才會被批判。
再則,武則天不僅是李治的臣婦,李治的妻子,更是李治之子的母后,身為人母,本該對孩子慈愛有加,但是她卻殺了李穎等十二人,殺了故太子的兒子,更是廢了自己的親兒子,
有違儒家對于女子的要求,所以才會在被深受儒家教育的司馬遷痛斥!
還有就是武則天在登基為帝以后,豢養了許多的男寵,著名的有薛懷義,他不僅是武則天的第一個面首,并且還被武則天封為正三品左威衛大將軍、梁國公。
后來甚至多次領兵,但是卻都是矯居戰功,因為而且他每次出兵,突厥都已退兵,薛懷義卻以此居功。
不僅僅是薛懷義一人,武則天的男寵,還有很多,這與宋代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大相違背,也是受到攻擊的原因之一。
再則,武則天曾為唐太宗的妃嬪,不管受寵與否,她在名義上,都是李治的庶母,算是李治的母親,但是后來二人的結合,不僅將李治置于滅人倫、不敬父皇的火架上。
武則天嫁父子二人,沒有守孝,與程朱理學的思想再次違背,司馬遷等后世史學家才會不齒于她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為女子,竟然兩次嫁于父子二人,不以為恥。
對于武則天本人的評價,在唐代一直居于正面不僅是因為唐代多是她的后嗣,對她有天然的尊敬之心。還因為唐代的思想開明,支持女子再嫁。
對于婚姻中的你男女關系看得也沒有后世的"妻為夫綱""出嫁從夫,夫喪從子"這樣的禮制規定,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
然而宋代后,儒家被確立為正統,她的行為在宋代就顯得不合時宜,再加上她女帝的知名身份,抨擊她可以為眾人所知,對于確立、宣傳儒家的思想觀念,有天然的好處!
而后世的明清時期,對于程朱理學的繼承更是有過之無不及,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武則天為君政績
上文所說的多是她的私人問題,她為君之能,在唐代也是被夸獎的多,原因還是上文的原因,中國自古就有"子不言父之過",她的子孫不好評價她的私人問題,自然也不好評價她的為政的舉措。
還有就是中國古代一直有當代為前朝修史的慣例,所以宋朝評價武則天還是因為她已經稱帝,更多的史學家是站在后世之人對帝王的評價來評價她的。
她為君,整體來說,受后世表揚的就是開殿試,選用寒門子弟,常常納諫、善待人才。這是符合歷史的潮流的,所以在今天,大家對她的這一舉措是持肯定態度的。
但時還有一個舉措是和李治一起完成的,那就是打擊關隴集團,關隴集團身為門閥大族,勢力強大,代表人物如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
他們在唐太宗立儲時甚至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利于封建王朝中央集權的統一。所以,李治廢王皇后,更多的是在打擊門閥。
比如,武則天想要造一個大佛像,狄仁杰上書說費錢又費事:不損百姓,將何以求;無救危亡之禍,緇衣蔽路,豈有勤王之師!
她聽后還虛心表示:懷英啊,您這是在教我與臣子為善,我不能違背,就作罷了。
因為重視人才,甚至提議,讓太子去為狄仁杰勒馬,免去狄仁杰的跪拜,說:"每見公拜,朕亦身痛。"虛心納諫、善待人才,可見她是有賢君的品德的。
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但是因為門閥制度是大唐的國本,廢立對于大唐的統治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并且在她執政期間,因為忽視西北邊陲的防御,造成國土流失,這也是中不爭的事實。
但是總體是瑕不掩瑜,撇開禮教的束縛,她還是個不錯的皇帝。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对武则天的历史评价(简短概括后人对武则天政治评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kafka 发布-订阅模式_使用Apac
- 下一篇: java 线性回归算法_线性搜索或顺序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