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同步临界区(线程同步linux)
linux下如何實現兩個內核線程之間的通信?
線程間通信就是通過全局變量啊,線程之間沒有“通信”的說法吧,不管有幾個線程,它們都是在同一個進程地址空間內,都共享同樣的內存空間,所以“通信”的說法才多見于進程之間,因為不同的進程才是不同的內存地址空間。進程內的變量每個線程都是可以訪問的,是共享的,但是線程之間沒有固定的執行順序,為避免時序上的不同步問題,所以線程之間才會需要同步機制。線程之間的重點就是同步機制。
cpu多核心多線程有什么用處?
線程不是越多越好,線程切換也是要開銷的,當增加一個線程的時候,增加的額外開銷要小于該線程能夠消除的阻塞時間,這才叫物有所值。
Linux自從2.6內核開始,就會把不同的線程交給不同的核心去處理。Windows也從NT.4.0開始支持這一特性。
使用多線程要分四種情況討論:
a.多核CPU——計算密集型任務。此時要盡量使用多線程,可以提高任務執行效率,例如加密解密,數據壓縮解壓縮(視頻、音頻、普通數據),否則只能使一個核心滿載,而其他核心閑置。
b.單核CPU——計算密集型任務。此時的任務已經把CPU資源100%消耗了,就沒必要也不可能使用多線程來提高計算效率了;相反,如果要做人機交互,最好還是要用多線程,避免用戶沒法對計算機進行操作。
c.單核CPU——IO密集型任務,使用多線程還是為了人機交互方便,
d.多核CPU——IO密集型任務,這就更不用說了,跟單核時候原因一樣。
隨著操作系統越來越臃腫復雜、應用軟件越來越強大復雜,對CPU運算能力的要求必定越來越高。早年的單核(單線程)CPU,即使主頻再高也是無法有效應對的,更何況受制程工藝限制,CPU的主頻無法無節制的提升,十年前的CPU最高主頻和現在主流CPU的主頻相比,相差不是很大,就說明了問題。
多線程(多核心)CPU可以將龐大復雜的預算任務分解成多個,交由不同的核心(線程)并行處理,這樣大大減輕了每個線程的運算負擔,提升了運算效率。
就好比一個瓦匠師傅砌墻速度再快,他自己一個人砌墻的效率也是不如八個水平一般的師傅同時砌墻的總速度。
多線程是為了使得多個線程并行的工作以完成多項任務,以提高系統的效率。線程是在同一時間需要完成多項任務的時候被實現的。
好處:
·使用線程可以把占據長時間的程序中的任務放到后臺去處理
程序的運行速度可能加快
在一些等待的任務實現上如用戶輸入、文件讀寫和網絡收發數據等,線程就比較有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釋放一些珍貴的資源如內存占用等等。
最關鍵的一點,多線程可以讓同一個程序的不同部分并發執行
CPU多線程同簡稱SMT。
SMT可通過復制處理器上的結構狀態,讓同一個處理器上的多個線程同步執行并共享處理器的執行資源,可最大限度地實現寬發射、亂序的超標量處理,提高處理器運算部件的利用率,緩和由于數據相關或Cache未命中帶來的訪問內存延時。當沒有多個線程可用時,SMT處理器幾乎和傳統的寬發射超標量處理器一樣。
關于Linux線程pthread_join的用法?
Linux系統pthread_join用于掛起當前線程(調用pthread_join的線程),直到thread指定的線程終止運行為止,當前線程才繼續執行。案例代碼:通過Linux下shell命令執行上面的案例代碼:子線程還沒有執行完畢,main函數已經退出,那么子線程也就退出了,“pthread_join(pth, NULL);”函數起作用。
linux如何讓線程持續占用cpu?
使用pthread庫函數,設置cpu親和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线程同步临界区(线程同步linux)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编写脚本电脑怎么编写界面_在任何无法理解
- 下一篇: pbfunc外部扩展函数_从外部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