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被称为天下第一的赵州桥介绍)
趙州橋的歷史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戶拱學派,而一千兩百年之后到了歐洲19世紀中期,國外才出現了敞肩拱結構的橋梁,古人的造橋智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
立春過后,萬物復蘇,百草回芽,北方的氣溫雖然還不高,晴朗的天氣,走出家門,微風拂來,也滿是春的消息,從石家莊出發,驅車四十多公里,就來到了著名的趙州橋。
趙州橋歷史久遠,世界聞名,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這座橋是河北趙縣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對全世界后代橋梁建筑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初春的北方,自有一番疏朗大氣的美,走進趙州橋景區,隔著一千多年的光陰,翻開一段歷史仔細端詳,面前看似古樸平淡的石橋,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能夠在中國造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影響到了世界呢?
趙州橋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橋,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
晴朗的初春,古典沉穩的趙州橋,橋下泛舟的人們,眼前的畫面,就是一幅徐徐打開的北方春景畫卷,充滿了靈動氣息。
趙州橋的歷史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朝,當時趙縣的匠師李春擔任總設計師,率能工巧匠李通等建造趙州橋, 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戶拱學派,時間推移一千兩百年之后,到了歐洲19世紀中期,國外才出現了敞肩拱結構的橋梁,古人的造橋智慧在趙州橋的建造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是為什么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
漫步在石橋之上,可以看到橋上的石雕都很精美,用專家的話形容: 雕琢刀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顯示了隋代渾厚、嚴整、俊逸的石雕風貌,對于趙州橋的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現在的趙州橋在歷朝歷代都經歷了修繕,這些雕刻還是隋朝時期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如今我們看到的趙州橋上的石雕,1952年河北省趙縣安濟橋址出土的隋代石欄板,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現在我們看到的石雕,是后期新制的,這些石雕依然反映了隋朝的制作工藝,只是因為新制的原因,還是讓很多來旅游的游客感到惋惜和遺憾。
趙州橋的橋面上,有一個很深的坑和一道車轍,每個游客看到后,都會圍觀一番,討論幾句才離開。
我看到的第一印象,以為這肯定是古代的車馬通過時,因為年代久遠,日積月累,才留下了這么深刻的歷史印記,在官方的資料中,我沒有查找到關于車轍的記載,盡管有很多民間的說法,原因尚不可確定。
趙州橋的橋身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拱腳寬9.6米,跨徑37.02米,經歷了漫長的1400年,趙州橋在歷朝歷代都經過修繕,唐宋明清一共修繕了七次,每次修繕都有詳細的歷史資料記載。
一直到了1933年的春天, 我國營造學社橋梁專家梁思成先生 對趙州橋進行了詳細考察、測繪后,擔心趙州橋這座無價之寶,如果不重新修繕,就會毀滅,到了1955年,趙州橋修繕工程開始施工。
從1955年趙州橋修繕工程開始,歷時三年,到了1958年,工程完工,資料上記載,這是第八次修繕工程,此次修繕對趙州橋進行了全面測量和修整,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趙州橋模樣。
這次修繕,絕大部分舊石料被廢棄,約87%的修繕石料是新購的,梁思成先生對趙州橋的“煥然一新”深感遺憾。
趙州橋門票20元,很多旅游愛好者會特意前來,進入趙州橋景區,可以看到隋代匠師李春的塑像,他也是趙縣人的驕傲。
趙州橋的選址讓很多來趙縣游覽的旅游愛好者好奇,這座古橋為何選在了這里呢?
這也是趙州橋之所以能保存1400年的原因之一,從橋梁的選址來說,趙州橋的地基只下沉了五厘米,就因為洨河是以粗砂為根基,可提升橋梁的承重力度,以確保橋梁的穩定性,加上精妙的橋梁設計,趙州橋得以保存上千年。
站在橋上遠眺,清清的洨河水緩緩流淌,坐著小船在水面嬉戲的人們歡樂而祥和,1991年,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認定為世界第十二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跡”,并贈送銅牌立碑紀念。
這標志著趙州橋已與埃及金字塔、巴拿馬運河、法國埃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歷史古跡齊名,趙州橋經歷歲月風雨侵襲,是中國橋梁歷史上的里程碑建筑。
歷史上,趙州橋也經過了很多次改名,最初造橋后,命名為趙郡河石橋,當地人俗稱趙州大石橋,到了北宋時期,皇帝宋哲宗賜名安濟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被称为天下第一的赵州桥介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nfinispan版本已映射到最低Ja
- 下一篇: dynamodb容器使用_使用Dy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