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是多少度(是地球上什么的分界线)
北緯緯度為23°26′的那條緯線是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又名夏至線,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離赤道最遠(yuǎn)的位置,其緯度值為黃赤交角,是一條重要緯線,在北緯23°26′的地方。北回歸線的位置并非固定不變,只是在北緯23.26°±1°的范圍內(nèi)變化。在1976年第16屆國際天文學(xué)聯(lián)合會上,決定將2000年的回歸線位置定為23°26′21.448″。
橫跨地球表面的五條重要的假想線是赤道、南極圈和北極圈、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赤道是最長的緯度線,而回歸線的緯度是太陽能夠直射的最大緯度,所有這五條想象中的線都與地球和太陽有關(guān)。那么這條北回歸線究竟是什么,有何意義,接下來我們就一塊了解一下北回歸線。
北回歸線
北回歸線:又被稱作夏至線,也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
北回歸線的位置:大約在北緯23°26′的地方。這條線橫跨我國云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五個省區(qū)。
回歸線是用來標(biāo)記地球地圖的緯度圈之一,它的位置是由地球軸線相對于其軌道平面的傾斜決定的?!盎貧w線”是一個希臘單詞,意思是像太陽在至日轉(zhuǎn)向或改變方向。
北回歸線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yuǎn)的位置,其緯度值為黃赤交角,北回歸線實際上就是一條緯線。
北回歸線的范圍是北緯23.26°±1°。
北回歸線真實存在嗎
其實北回歸線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人類根據(jù)需要劃定的一條界限。
為什么要有北回歸線
可以說北回歸線是一條具有特殊意義的緯度線,關(guān)乎著多個學(xué)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征。
每年的夏至,是最熱的天氣,因為太陽可以直接以九十度角直射到北回歸線上,在這段時間里,北半球的人會感到白天最長,黑夜最短。
然而,北回歸線的緯度值卻是黃赤交角,從而也決定了地球的“四季”交替變化與“五帶”的區(qū)分。因此,北回歸線對天文、地理、氣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北回歸線的地理和氣候
地球上一些較大的城市位于或靠近北回歸線。這條線經(jīng)過美國夏威夷州、中美洲部分地區(qū)、北非和撒哈拉沙漠,靠近印度的加爾各答。另外,由于北半球的土地面積更大,北回歸線經(jīng)過的城市比南半球的南回歸線經(jīng)過的城市更多。
北回歸線的位置是靈活的。事實上,位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復(fù)雜的變化。目前,北回歸線的位置以每年近半弧秒的緯度向南漂移。北回歸線的北面是亞熱帶和北溫帶。北回歸線經(jīng)過16個國家,包括非洲的7個國家和亞洲的7個國家。它還經(jīng)過紅海、印度洋、太平洋、菲律賓海、加利福尼亞灣和大西洋。北回歸線附近地區(qū)的氣候通常是炎熱干燥的,除了最東部的沿海地區(qū),那里會有大量的降雨。大部分地區(qū)經(jīng)歷兩個不同的季節(jié),非常炎熱的夏季,平均氣溫為攝氏45度,溫暖的冬季平均溫度22度。在該地區(qū)的大部分是沙漠, 而在大陸東部是熱帶季風(fēng)性氣候。位于臺灣的玉山是北回歸線上最高的山。
北回歸線的意義
北回歸線將地球分為幾個部分,用于導(dǎo)航和標(biāo)記熱帶北部邊界。它對地球的輻射和不同季節(jié)的形成也有重要意義。太陽日照量是指進(jìn)入地球的太陽輻射量。它在地球表面的變化取決于直射赤道和熱帶的陽光量,并從那里向北或向南傳播。太陽照射最多的地方是太陽下點(地球上直射太陽的點,光線照射到地面的角度為90度),由于地球的軸向傾斜,太陽下點每年在熱帶地區(qū)移動。當(dāng)太陽下點位于北回歸線時,正是六月的夏至日,這是北半球受到太陽照射最多的時候。
在6月至日期間,由于北回歸線的太陽照射量最大,北半球的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也接收到最多的太陽能,使其變熱,帶來夏季。此外,這也是當(dāng)緯度高于北極圈的地區(qū)得到24小時的白天。相比之下,南極圈有24小時的黑暗,低緯度地區(qū)有冬季,因為太陽日曬低,太陽能少,溫度低。
有南回歸線嗎
答案肯定是有的,由于在南北回歸線的區(qū)域內(nèi),太陽的直射時間長,獲取的熱量多,從而在這一帶就形成了熱帶。
由于這一帶屬于熱帶,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形式,進(jìn)而衍生出不同類型的植被。所以說這兩條線也成了不同植被特征的分界線。
總結(jié):北回歸線不僅是太陽直射的標(biāo)志,同時也是不同區(qū)域氣候、植被的劃分。它與各種自然現(xiàn)象以及氣候的變化緊密相連。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北回归线是多少度(是地球上什么的分界线)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w元最强游戏装机配置?
- 下一篇: apache lucene_Ap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