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魏国代表人物介绍(魏国主要名将历史事件)
三國中魏國有名人物眾多,武將有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張郃、徐晃、李典、樂進,文官有賈詡、郭嘉、司馬懿、許攸、程煜。最有名氣的當屬司馬懿,就是司馬懿給三國歸晉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司馬懿還帶兵擋住了諸葛亮六出祁山。
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并遷都許昌。對此,漢獻帝將曹操冊封為司空。所以,曹操也被稱之為曹司空。對于司空這一官職,始于西漢時期。彼時,御史大夫被改為大司空。
東漢時期,司空和太尉、司徒并稱為三公。到了三國時期,司空依然是十分顯赫的官職,可以和大將軍、丞相等官職相提并論。其中,就曹魏來說,歷史上一共有16位司空,幾乎都是資歷深厚的大臣。
首先,曹魏第一位司空是王朗
東漢末年,王朗曾在揚州抵抗孫策的進攻。來到曹魏后,王朗獲得了曹操的重用。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登基稱帝。對此,曹丕將王朗冊封為司空。
公元226年,曹叡即位后,王朗轉任為司徒。太和二年,王朗去世,謚號為成。其孫女王元姬嫁于晉文帝司馬昭,生晉武帝司馬炎、齊獻王司馬攸。
王朗學識淵博,與其子王肅同為經學大家。著有《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周官傳》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在《三國志》等正史中,王朗沒有和諸葛亮產生什么交集,更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當然,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所以,提到王朗的結局,很多人自然會聯系到諸葛亮了。
第二位司空是陳群
公元195年,劉備占據徐州的時候,陳群一度成為他的部下。不過,在曹操入主徐州后,陳群還是跟隨了曹操。對此,在筆者看來,錯過陳群這樣的謀士,自然是劉備的一大損失。
但是,劉備當時的實力,也很難長期留住出自世家大族的陳群。換而言之,陳群跟隨曹操,也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后,陳群先是擔任了尚書令等官職。公元226年,曹丕去世后,陳群和司馬懿、曹真、曹休一起成為托孤大臣,從而輔佐曹叡即位。
在此基礎上,陳群被封為司空。公元237年,陳群病逝。對于陳群來說,可謂曹魏中期的重臣,在地位上完全不輸司馬懿。
第三位司空是衛臻
衛臻的父親衛茲,早在東漢末年就跟隨曹操起兵了。雖然衛茲很早就陣亡了,但是,衛臻受到了曹操及其后人的厚待。公元237年,衛臻遷任司空,后任司徒。
正始年間,進爵長垣侯,并封一子列侯。后來衛臻多次請辭,獲賜宅,秩如三司。死后追贈太尉,謚號敬侯。
對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評價道:“陳、徐、衛、盧,久居斯位,矯、宣剛斷骨鯁,臻、毓規鑒清理,咸不忝厥職云。”
第四位司空是崔林
崔林大器晚成,年輕時宗族的人都看不起他,只有堂兄崔琰很賞識他。建安十年,曹操攻陷鄴城,初步平定冀州。征召崔林為鄔縣的縣令。
崔林因為窮困連車馬都沒有,只好步行去就任。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后,崔林曾擔任幽州刺史,鎮守曹魏的北部地區。曹叡即位后,崔林來到朝廷,最終晉升為司空。
第五位司空是趙儼
和荀彧等人一樣,趙儼也是出自潁川地區的謀士。公元197年,趙儼投奔到曹操麾下。公元219年,趙儼曾協助曹仁鎮守襄樊,以此抵擋關羽的進攻。
對于趙儼來說,也是在魏明帝時期,這才擔任司空這一官職的。公元245年,趙儼病逝。
第六位司空是高柔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對此,高柔這位老臣,站到了司馬懿這一邊。
在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后,高柔也獲得了封侯的回報,得以在72歲的時候擔任司空。景元四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歲,謚元侯。由其孫高渾世襲侯爵。
咸熙年間,建立五等制,改封其為昌陸子。高柔仕于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幾乎橫跨整個曹魏歷史,見證了曹魏的興衰。
第七位司空是王凌
王凌是東漢司徒王允的侄子,公元248年,王凌擔任司空。司馬懿造反后,王凌又擔任太尉這一官職。公元251年,王凌試圖反擊司馬懿,結果丟掉了性命。
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王凌失敗了,但是,在他之后,壽春依然爆發了兩次針對司馬懿家族的叛亂,這自然給司馬懿家族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第八位司空是孫禮
孫禮早年被曹操征為司空軍謀掾。歷任河間郡丞、滎陽都尉及山陽、平原、平昌、瑯琊、陽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書。
他為人剛毅而有勇略,曾為保護魏明帝曹叡而欲獨身搏虎。魏明帝駕崩后,孫禮擔任大將軍曹爽的長史。旋即外授揚州刺史,于芍陂抵御吳將全琮,力戰破敵。
后來,因為得罪曹爽的緣故,孫禮一度被罷免了官職。公元249年,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后,孫禮晉升為司空,并在一年后病逝。
第九位司空是司馬孚
眾所周知,司馬孚是司馬懿的弟弟。高平陵之變后,司馬孚擔任了司空、太尉等官職。西晉建立后,司馬孚更是被冊封為安平王。
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司馬孚強調自己是曹魏的臣子,但是,他的所作所為,顯然推動了曹魏的滅亡。
第十位司空是鄭沖
公元251年,鄭沖擔任司空這一官職。西晉建立后,鄭沖被司馬炎冊封為太傅,這是一個比三公地位更高的榮譽官職。公元274年,鄭沖去世。
第十一位司空是盧毓
公元256年,盧毓擔任司空。一年后,盧毓病逝。
第十二位司空是諸葛誕
按照輩分,諸葛誕是諸葛亮的族弟。當然,諸葛誕沒有投奔蜀漢,而是為曹魏效力。公元251年,諸葛誕擔任鎮東將軍,揚州都督,也即執掌了曹魏東線的兵馬。
公元257年,司馬昭加封諸葛誕為司空,想要把他調入朝廷,這可以說是變相奪取諸葛誕的兵權了。
對此,諸葛誕決定在壽春起兵造反,以此和司馬昭相抗衡。到了公元258年,諸葛誕兵敗被殺。在曹魏的16位司空中,諸葛誕的結局自然是比較凄涼的。
第十三司空是王昶
曹芳在位時,王昶受到了司馬懿的器重,擔任了征南將軍等官職。公元258年,因為幫助司馬懿父子平定叛亂,王昶晉升為驃騎大將軍和司空。公元259年,王昶病逝。
第十四位司空是王觀
公元249年,王觀同樣參加了高平陵之變,協助司馬懿控制曹爽兄弟的大營。公元260年,曹奐即位后,王觀晉升為司空,并在同年病逝。
第十五位司空是王祥
曹奐在位時,王祥擔任了司空、太尉等官職。西晉建立后,王祥被封為太保。公元268年,王祥病逝。
第十六位司空是荀顗
荀顗是荀彧的兒子,曹奐即位后,荀顗晉升為司空。進入到西晉時期,荀顗擔任了司徒、太尉等官職。
不過,泰始年間,他與賈充一起推舉司馬衷為太子,并進言讓賈充的女兒賈南風做太子妃,稱賈南風“姿德淑茂”,被時人諷刺。泰始十年,荀顗去世,謚號為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魏国代表人物介绍(魏国主要名将历史事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何时以及如何使用ThreadLocal
- 下一篇: 100份Spring面试问答-最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