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泾河龙王送上剐龙台的人,或是观音菩萨?
唐三藏踏上兇險遍布的西行之路,他或許唏噓自己的無奈和悲愴。但,唐太宗更苦逼和悲催,因為,他被一個天大的圈套套的嚴嚴實實,給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下套的人,一環套一環,一波接一波,煞費苦心,借刀殺人,李代桃僵,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在《西游記》中,大唐貞觀十三年,發生了一系列極其混亂的事情。
這一年,我佛如來在靈山盂蘭盆會上,發愿將三藏真經“要送上東土”,怎奈,“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免費贈送,恐怕會遭反感,只能想個穩妥的辦法,引誘“一個善信…到我處求取…”。于是,他指派觀音菩薩帶著貼身護衛木叉,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
這一年,涇河龍王和大唐第一神算袁守誠進行了一場賭雨的賭局,結果,因滿盤皆輸被魏征夢中斬首于剮龍臺。
這一年,唐太宗因失信于涇河龍王的求救承諾,被夜夜驚魂,莫名其妙的游走于陰曹地府,牽出了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靈的想法。
這一年,陳光蕊疑似在殷溫嬌的子宮中播撒下唐三藏這顆種子。荒唐的是,同樣在這一年,唐三藏竟然以大法師的名義縱馬取經西行了。
“有法力的”觀音菩薩成為該計劃的首席執行官,時間緊,任務重。要想盡快攻堅克難,時間成本成為一個不能迂回的硬指標。于是乎,時間就只能被惡意的定格,沙漏不再流淌,許多關聯交易完全擠壓重疊在貞觀十三年這個狹小的盒子里,進行著見不得天日的暗箱操作。
畢竟,長安沒有觀音菩薩的道場,所以,他“見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徑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當那土地又急跑報與城隍、社令,及滿長安各廟神祗的時候,觀音菩薩只是說,奉如來佛祖的旨意,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你廟宇,權住幾日,但,“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把個土地趕在城隍廟里暫住,他師徒們隱遁真形。
觀音菩薩開始籌劃取經大業,他要讓唐僧取西經在唐太宗看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于是,涇河龍王被斬首,成為整個取經計劃中的重頭戲。
這一年,八水繞長安,風景這邊獨好。作為下里巴人的典型代表,一個漁翁張稍和一個樵子李定,在涇河邊圍繞著“山青PK水秀”斗嘴,竟然一口氣吟誦出了包括《蝶戀花》《西江月》《臨江仙》等詞牌在內的14首陽春白雪之作。密密麻麻,大篇幅的詩詞鋪設,搞的很多讀者叫苦不迭。這是才子吳承恩在此向讀者炫耀詩技?他不傻!
詩詞研討會結束了。人身攻擊開始了。砍柴小心墜崖,打魚謹防翻船,搞的漁翁拋出狠話,“我永世也不得翻江”,為啥?“長安城里,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每天給我算一卦,忒神!“依方位,百下百著”,今天“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釣,定獲滿載魚蝦…”好嘛,背后有高人!
路上說話,草里有人。這個秘密被涇河水府巡水的夜叉聽到了,立馬報告給了涇河龍王,照這樣精準打撈,魚鱉蝦蟹禍事難免,何以躍浪翻波輔助龍王威力?涇河龍王脾氣火爆,反了,他!老子這就進城找那個算卦的,滅了他!
“能知天地理,善曉鬼神情…知兇定吉,斷死言生”,這牛X算卦的是誰?——當朝欽天監臺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這下熱鬧了!龍虎斗即將開始!
涇河龍王還是按捺了脾氣,先探探對方的底牌,請先生“卜天上陰晴事”, 龍王心想,奶奶的,作為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我能不知?我讓你卜雨,你還真敢卜?你也不想想老子是誰?沒想到袁守誠也不客氣,斬釘截鐵的回答,明日有雨。那,啥時候下,下多少?回答的更絕,“明日辰時布云,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事態進展到這個層面,通常就只剩下打賭了!龍王定了賭注,你贏,“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你輸,打壞門面,扯碎招牌,卷鋪蓋,滾出長安城!
一切完全出乎預料。就在龍王自以為勝券在握的時候,玉皇大帝突然派金衣力士傳下圣旨,明天,下雨!要命的是,指令和袁守誠“判斷者毫發不差”,一模一樣!嚇得涇河龍王魂飛魄散,“塵世上有此靈人”,這次,要輸了!
人啊,有時不能太任性,也不能太賭氣,甚至不能不服輸。涇河龍王不懂,他有陜西人一根筋的秉性。更糟的是,他還有個狗頭軍師,在替他指點江山,并獻上一個妙計,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管教滅那廝的口嘴”。
涇河龍王和袁守誠的賭局,成為貞觀十三年的一個開場戲,它將成為借刀殺人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嚴絲合縫。而上文我們提到,下里巴人張稍李定,舌燦蓮花,妙語連珠,也很不正常,為什么沒有農夫、織女等等第三者呢?
請大家記住,觀世音從靈山來到大唐長安,一行兩人,這漁樵二夫,如此文采,可疑!可疑!
如果,張稍李定真是觀音菩薩和木叉所變化,那,真正把涇河龍王送上斷頭臺的人,就明擺在我們面前了。
老宋/宋諞西游/原創作品
宋諞西游//原創發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把泾河龙王送上剐龙台的人,或是观音菩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联想g470加装固态硬盘,联想G470快
- 下一篇: 我经历的杀生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