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墓蔡伦墓张骞墓均位于什么地方(张骞墓位于哪里)
武侯墓指的也就是諸葛亮的墓,景點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蔡倫墓位于陜西省洋縣的龍亭鋪南200米處;張騫墓位于陜西省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這三個歷史知名人物的墓地均位于陜西省.
張騫是西漢時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險家和絲綢之路開辟者,他病卒后,歸葬于陜西城固博望鎮,這里是他的故鄉,張騫墓成為全國文保單位和世界遺產,這一切說明張騫墓是在陜西了,得到了普遍認可。不過,這段時間有報道說,在南陽發現了疑似張騫的頭顱骨,有人認為南陽方城縣的博望侯墓就是真的張騫墓。
為什么這么說呢?河南南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間倉庫里,發現了一顆頭顱骨,可能是張騫的?用新技術檢測儀“洛陽眼”檢測后,得出頭顱骨約為公元前160年,河南的幾個專家推斷,這或許是張騫的頭顱骨。問題來了,張騫墓已經在陜西了,現在頭顱骨又在南陽,難道說陜西的張騫墓是空的?
陜西的張騫墓在漢中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坐北朝南,高5米,兩側有兩尊漢代石刻,正中的石碑刻著“漢博望侯張公騫墓”,是清乾隆時陜西巡撫畢沅所立,這座墓在1938年時,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進行了初步發掘,發現了漢隸“博望造銘”封泥及漢五銖錢等文物,確認為漢博望侯張騫之墓。
可是,當他們想進一步挖掘時,當地的近千張氏后裔手持鋤頭出來阻止,認為這是在挖張家的祖墳,考古隊只好停止了挖掘,把它修固好,從此之后,國家沒有去挖掘張騫墓了。能確定這里是張騫墓的,就是憑出土的那一塊漢隸字體“博望造銘”的封泥,它是當時出土的最珍貴文物。
由于發現了頭顱骨,現在有人懷疑陜西的張騫墓是“衣冠冢”,真墓在南陽。如果城固的張騫墓是一個衣冠冢,那么,張騫可能是葬在了封地方城縣博望鎮,張騫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封地在南陽方城縣博望鎮,如今在這里有一座博望侯墓,方城縣有張騫大道,張騫廣場,張騫死在方城也有可能?
那顆頭顱骨就是2020年在博望鎮朱崗村的博望侯墓發掘中發現的,后來的挖掘中又發現了多枚五銖錢,一塊木質殘片中隱約看到一個“許”字,附近有許莊村,很可能是當時博望侯許舜的墓,博望侯許舜是漢宣帝封的,張騫去世的時候,已經不是博望侯了,應該不會在封國埋葬。
雖然說方城縣是張騫的封地,可是城固縣是他的故鄉,中國人講究葉落歸根,張騫去世后只能埋葬在故鄉,不可能頭在南陽,身在陜西城固。南陽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發現一個頭顱骨,就說跟張騫有關了,顯然,還缺乏太多證據來支持,難以讓人信服。所以不管怎么說,張騫墓在陜西是確定無疑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武侯墓蔡伦墓张骞墓均位于什么地方(张骞墓位于哪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hell 脚本中特殊变量
- 下一篇: 中途离开电脑怎么一键锁屏离开电脑时如何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