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Linux/BSD 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派系的介绍
文章目錄
- 一、Unix 是什么
- 二、Unix 派系
- (一)BSD 分支
- 1.BSD 是什么
- 2.由 BSD 衍生的閉源 Unix 版本
- 3.由 BSD 衍生的開源 Unix 版本
- (二)System V 分支
- 1.System V 是什么
- 2.System V 與 BSD 的版權糾紛,以及 UnixWare 的由來
- 3.System V 衍生的閉源 Unix 系統
- 三、Linux 是什么
- (一)Linux 的誕生
- (二)Linux 和 Unix 的關系
- 1.共性
- 2.區別
- (三)Linux 的命名
- 四、Linux 發行版
- (一)Red Hat 派系
- 1.Red Hat 的簡介
- 2.Red Hat 系統的特點
- (二)Debian 派系
- 1.Debian 的簡介
- 2.Debian 系列的特點
- (三)Arch Linux 派系
- (四)Slackware Linux 派系
- (五)Gentoo 派系
- (六)Mandriva 派系
- 五、Unix 和 Linux 的關系圖
- 六、計算機術語
- (一)GNU 是什么
- 1.GNU 簡介
- 2.GNU 的成果
- (1)成立自由軟件基金會
- (2)開發了很多程序庫和組件
- (3)GNU 發布了三個授權許可協議
- (二)IEEE 是什么
- (三)LFS 是什么
- (四)BLFS 是什么
- (五)POSIX 是什么
- (六)GRUB 是什么
- (七)LILO 是什么
- (八)MBR 是什么
一、Unix 是什么
電話發明人貝爾于 1877 年創建的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后來創建了一家子公司叫美國電信業公司,1900年美國電信業公司接管了貝爾公司的全部資產,成為母公司,改名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有個部門叫貝爾實驗室,以肯?湯普森為首的貝爾實驗室研究人員吸取了 Multics 工程計劃失敗的經驗教訓,于 1969 年實現了一種分時操作系統的雛形,1970 年該系統正式取名為 UNIX。
想一下英文中的前綴 Multi 和 Uni,就明白了 UNIX 的隱意。Multi 是大的意思,大而且繁;而 Uni 是小的意思,小而且巧。這是 UNIX 開發者的設計初衷,這個理念一直影響至今。
后來肯?湯普森的同事丹尼斯?里奇發明了傳說中的 C 語言,這是一種適合編寫系統軟件的高級語言,后來 Unix 系統的絕大部分源代碼都用 C 語言進行了重寫,這為提高 Unix 系統的可移植性打下了基礎,也為提高系統軟件的開發效率創造了條件。再后來美國國防部發明了 TCP/IP 協議,美國國防部把 TCP/IP 協議與 Unix 系統、C 語言捆綁在一起,這為了 Unix 系統的迅速發展拉開了帷幕。
隨后出現了各種版本的 Unix 系統,目前常見的有 Sun Solaris、FreeBSD、IBM AIX、HP-UX 等。
二、Unix 派系
(一)BSD 分支
1.BSD 是什么
因為 Unix 是收費的商業化操作系統,所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縮寫 UCB)在 Unix 的基礎上開發自己的類 Unix 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就叫 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伯克利軟件發行版),也稱 Berkeley Unix。
90 年代 BSD 很大程度上被 System V4.x 版以及 OSF/1 系統所取代,后來 CSRG(Computer Systems Research Group 計算機系統研究組,UCB 的一個研究小組)解散了,伯克利的 BSD 開發就終止了。
BSD 早期版本含有 AT&T(Bell 實驗室) 的 Unix 代碼,因此和 AT&T 發生了源碼著作版權的法律糾紛,就是因為這個事件才推動了 Linux 的發展。
BSD 最終版本是 1995 年 4.4 BSD-Lite Release 2,所以今天說的 BSD 并不特指任何一個 BSD 衍生版本,而是類 Unix 操作系統中的一個分支的總稱。
2.由 BSD 衍生的閉源 Unix 版本
這些 Unix 版本均閉源且受專利保護
| SCO Xenix | Xenix是一種 UNIX 操作系統,該系統是由微軟公司在1979年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獲得授權,為Intel處理器所開發。由于微軟購買的授權無法直接讓該操作系統以“UNIX”為名,便將之命名為 Xenix。自第七版后,Xenix 使用了 BSD 的技術 |
| Sun OS | SunMicroSystems 開發,即 Solaris 前身。SunOS 是 Sun 的操作系統最初叫法。由于Sun Microsystem 的創始人之一Bill Joy來自U.C.Berkeley,SunOS 主要是基于BSD Unix版本。從SunOS 5.0開始,SUN 的操作系統開發開始轉向 System V Release 4,并且有了新的名字叫做 Solaris 2.0,后來"SunOS"這個詞被用做專指Solaris操作系統的內核 |
| NEXTSTEP |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創辦的 NeXT 團隊使用了卡耐基梅隆大學的 Mach 內核和部分 BSD 代碼庫來創建 NeXTSTEP 操作系統。蘋果計算機在1997年2月將 NeXT 買下,NEXTSTEP 成為 Mac OS X 的基礎 |
| Mac OS X | Mac OS X 的核心操作系統叫 Darwin,以 XNU 為核心,而 XNU 是將卡耐基梅隆大學開發的 Mach 內核和 FreeBSD 內核整合而成的混合內核 |
3.由 BSD 衍生的開源 Unix 版本
| FreeBSD | FreeBSD 是一種類 UNIX操作系統,是由經過 BSD、386BSD 和 4.4BSD 發展而來的Unix的一個重要分支,使用 ports 作為軟件包管理器,特點:高性能計算、使用方便、穩定性 |
| OpenBSD | OpenBSD是一個多平臺的,基于4.4BSD的免費的類 UNIX 操作系統,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操作系統。專案領導人 Theo de Raadt在1995年發起了OpenBSD 專案,希望創造一個注重安全的操作系統,特點:安全和代碼的純潔性 |
| NetBSD | NetBSD是一個免費的,具有高度移植性的 UNIX-like 操作系統,是現行可移植平臺最多的操作系統,特點:可移植性和穩定性 |
| Darwin | Darwin 是一種 Unix-like 操作系統,整合數種的技術,包含開放源碼的 XNU 核心 和 Mach 微核心,操作系統的服務和 userland 工具是以 4.4BSD,特別是以 FreeBSD 為基礎。Darwin 內核是一個開源軟件計劃。蘋果和Darwin團體的成員提高了Darwin代碼的性能并且擴大了這個操作系統的工作范圍和功能。最后,對于 Darwin 內核做出的任何修改都可以應用到BSD家族的其它成員中。蘋果還幫助支持整個BSD團體。因此,對于 BSD 平臺的改進是在蘋果和開源社區陣營之間流動的。 |
(二)System V 分支
1.System V 是什么
System V, 曾經也被稱為 AT&T System V,是 Unix 操作系統眾多版本中的一支。它最初由 AT&T 開發,在1983年第一次發布。一共發行了4個 System V 的主要版本:版本1、2、3 和 4。System V Release 4,或者稱為SVR4,是最成功的版本,成為一些Unix共同特性的源頭,例如 ”SysV 初始化腳本“ (/etc/init.d),用來控制系統啟動和關閉。
當今廣泛使用的 System V 版本是 SCO OpenServer,基于 System V Release 3,以及 SUN Solaris 和 SCO UnixWare,都基于 System V Release 4。
System V 也引進和融合了很多 BSD 的技術。
2.System V 與 BSD 的版權糾紛,以及 UnixWare 的由來
在90年代,雖然AT&T的 Unix System V 也是非常優秀的Unix版本,但是BSD Unix在Unix領域內的影響更大。AT&T的Unix系統實驗室一直關注著BSD的發展,在1992年,Unix系統實驗室指控BSDI(一家發行商業BSD Unix的公司),違反了AT&T的許可權,發布自己的Unix版本,并進一步指控伯克利計算機系統研究組泄漏了Unix的商業機密(此時的4.3BSD中來自AT&T Unix的代碼已經不足10%)。這個官司影響了很多Unix廠商,使他們不得不從BSD Unix 轉向 Unix System V,以避免法律問題。以至于當今大多數商業Unix版本都是基于Unix System V的。
這件有關 Unix 版權的案子直到Unix系統實驗室被AT&T賣給了Novell公司后才得以解決,Novell不打算陷入這樣的法律紛爭中,因此就采用了比較友好的做法。伯克利的CSRG被允許自由發布BSD,但是其中來自于AT&T的代碼必須完全刪除。因此CSRG就對他們最新的4.4BSD進行了修改,刪除了那些來自于AT&T的源代碼,發布了4.4 BSD Lite版本(該系統是不完整的,尤其對于英特爾386體系的計算機系統)。由于這個版本不存在法律問題,4.4BSD Lite成為了現代BSD系統的基礎版本。
Novell 的比較友善的做法還不止對BSD,他把自己的Unix改名為Unixware,而將Unix商標贈送給X/Open── 一個由眾多Unix廠家組成的聯盟,這樣這個聯盟內的所有成員均可使用Unix商標。從此之后,Unix不再是專有產品的名字了。同時,由于BSD系統已經十分成熟,作為對操作系統進行研究的目標已經達到,伯克利計算機系統研究組(CSRG)在發布了4.4BSD-lite2之后就解散了,小組的科研人員有些進入了Unix 商業公司,有些繼續進行其他計算機領域的研究。此時,嚴格意義上的Unix System V和BSD Unix都不復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他們的各種后續版本。
3.System V 衍生的閉源 Unix 系統
| HP-UX | HP-UX,全稱為 Hewlett Packard UniX,是惠普9000系列服務器的操作系統,可以在HP的PA-RISC處理器、Intel的Itanium處理器的電腦上運行。它基于System V,是Unix的一個變種。 |
| IBM AIX | AIX ,全稱為 Advanced Interactive eXecutive,是 IBM 基于 AT&T Unix System V 開發的一套類UNIX 操作系統,運行在 IBM 專有的 Power 系列芯片設計的小型機硬件系統之上。它符合 Open group 的 UNIX 98 行業標準(The Open Group UNIX 98 Base Brand),通過全面集成對32-位和64-位應用的并行運行支持,為這些應用提供了全面的可擴展性。它可以在所有的 IBM ~ p 系列和 IBM RS/6000 工作站、服務器和大型并行超級計算機上運行。 |
| Solaris | Solaris 是 Sun Microsystems 研發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它被認為是UNIX操作系統的衍生版本之一。 Solaris屬于混合開源軟件。2005年6月14日,Sun公司將正在開發中的Solaris 11的源代碼以CDDL許可開放,這一開放版本就是 OpenSolaris。 |
| Xenix | Xenix 是一種UNIX操作系統,可在個人電腦及微型計算機上使用。該系統由微軟公司在1979年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獲得授權,為Intel處理器所開發。后來,圣克魯茲作業公司(SCO)收購了其獨家使用權,自那以后,該公司開始以SCO UNIX(亦被稱作SCO OpenServer)為名發售。值得一提的是,它還能在DEC PDP-11或是Apple Lisa電腦運行。它繼承了UNIX的特性,Xenix具備了多人多任務的工作環境,符合UNIX System V的接口規格 (SVID)。 |
三、Linux 是什么
(一)Linux 的誕生
因為 Unix 的商業化和閉源,而 BSD 又被 AT&T 指控侵犯著作版權,而 GNU 又遲遲未完成操作系統內核的開發,教學用的迷你版 Unix 操作系統 Minix 又太難用,于是當時就讀于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計算機系的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就決定自己開發一個操作系統,也就是 Linux 內核項目,當初 Linus 稱它為“Freax”(從“free”和“x”開始,表示它屬于UNIX家族),但后來被改成了“Linux”。林納斯?托瓦茲曾經說過當時如果有基于 80386 平臺的自由類 Unix 操作系統,他可能不會開發 Linux。
Linux 內核項目遵循 GNU 的 GPL 發布版本,此時 GNU 已經幾乎完成了除了系統內核之外的各種必備軟件的開發,在 Linus Torvalds 和其他開發人員的努力下,GNU 組件最終得以運行于 Linux 內核之上。Linux 與 GNU 軟件結合,標志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統正式誕生。
(二)Linux 和 Unix 的關系
1.共性
Linux 是以 Unix 作為原型設計開發,Linux 繼承了 Unix 以網絡為核心的設計思想,Linux 并沒有包括 Unix 源碼,而是按照公開的 POSIX 標準重新編寫的,而且 Linux 內核是遵循 GPL 發布的,所以 Linux 泛指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 的類 Unix 的操作系統。Unix 就好比是 Linux 的父親,Linux 是 Unix 優秀的傳承者。
2.區別
Unix 系統大多是與硬件配套的,也就是說,大多數 Unix 系統如 AIX、HP-UX 等是無法安裝在 x86 服務器和個人計算機上的,而 Linux 則可以運行在多種硬件平臺上
Unix 是商業軟件,而 Linux 是開源軟件,是免費、公開源代碼的
(三)Linux 的命名
Linux 其實是操作系統內核的名稱,但通常我們所說的 Linux 是指基于 Linux 內核,并且集成開源組織 GNU 開發的各種工具以及其它自由軟件的操作系統。自由軟件例如:Donald Knuth 編寫一個文本排版軟件(TeX);Bob Scheifler 開發的窗口系統(X Window系統)。
由于以 Linux 為內核的操作系統使用了許多 GNU 程序,實際在整個操作系統中,Linux 內核源碼的占比也遠遠少于 GNU 軟件源碼的占比,所以你甚至可以理解為 Linux 內核的操作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帶有 Linux 內核的 GNU 系統,因此 GNU 的創辦者理查德·斯托曼建議 Linux 操作系統改名為 GNU/Linux 系統更為合適。
四、Linux 發行版
采用了 Linux 內核、GNU 軟件工具、MIT 的 X-Windows GUI 以及其它開源的 BSD 組件等組合而成的操作系統就是所謂的 Linux 發行版。
(一)Red Hat 派系
| RHEL | RHEL 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縮寫,譯為紅帽企業版 Linux,是由Redhat(紅帽)公司根據Linux內核開發、集成之后進行商業發行的收費版的Linux 系統,非常穩定,適用于服務器。Red Hat 公司對 Linux 內核進行二次開發之后加入了一些常用工具,根據GNU組織的相關開源協議公開RHEL的源代碼,但是系統更新的相關補丁和售后服務屬于有償服務,試用期30天,過期需要付費才能登陸系統 |
| Fedora | 這是 Red Hat 贊助、Fedora 項目社區開發的免費開源的桌面版 Linux 系統,界面優雅,功能和工具版本都非常靠前,但不是很穩定,Fedora 是商業化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發行版的上游源碼,對贊助者Red Hat公司而言,它是許多新技術的測試平臺,被認為可用的技術最終會加入到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 |
| CentOS | CentOS 是 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 的縮寫,譯為社區企業版操作系統,它是 Red Hat 發布的社區版本的 Linux 系統,功能和 RHEL 類似,非常穩定,系統有相關社區和創始團隊在免費維護 |
| Scientific Linux | Scientific Linux是重新編譯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由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歐洲核研究組織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學和實驗室共同開發。2019年4月22日宣布停止開發 |
| Oracle Linux | 全稱為 Oracle Enterprise Linux,簡稱 OEL,中文譯為 Oracle 企業版 Linux,它是 Oracle 以 RHEL 為基礎,加入了自己的 Linux 的錯誤修正補丁而發布的 Linux 發行版,可以免費下載使用和分發,但是需要支付費用(比 RHEL 便宜)才能獲得商業支持 |
| Conectiva Linux | Conectiva Linux是眾多Linux 發行版之一。它是一套從Red Hat Linux發展出來的免費Linux系統。現在其最新的版本是7.0 |
| Magic Linux | 是一個新的Linux發行,簡稱 MGC,是針對中國人的版本,由中國Linux公社的社區會員和Linux愛好者制作的中文 Linux 發行版,現基于Fedora修改而來。Magic Linux的目的很簡單:讓大家真正地用Linux,而不是去一個接一個的漢化Linux。Magic Linux的口號是:沒有實現不了的夢 |
| ClearOS | 全稱:ClarkConnect,簡稱:CC,是一款基于CentOS和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主要面向中小企業和分布式環境而設計的網關和網絡服務器 |
1.Red Hat 的簡介
1993年,Bob Young 成立了ACC公司,這是一家郵購公司,主要業務是出售Linux和Unix的軟件附件。1994年,Marc Ewing 創建了自己的Linux發行版,并將其命名為紅帽 Linux(Ewing在就讀卡內基·梅隆大學期間曾經戴著一頂紅色的康奈爾大學長曲棍球帽子,這是他的祖父贈送給他的)。Ewing于十月份發布了該軟件,其被稱為萬圣節版本。Young 在1995年收購了 Ewing 的企業,兩者合并成為紅帽軟件公司,由Young 擔任首席執行官。
2002年3月,紅帽公司推出了紅帽 Linux高級服務器,后來改名為紅帽企業版 Linux (RHEL)。
2.Red Hat 系統的特點
-
Redhat系列的包管理方式采用的是:基于RPM包的YUM包管理方式
-
Redhat系列的包分發方式采用的是:編譯好的二進制文件
-
Redhat這個派系的特點是:資料多,很多網上教程都是基于 CentOS 講的
(二)Debian 派系
| Debian | Debian 是指一個致力于創建自由操作系統的計劃、合作組織及其系列作品,他們所創建的操作系統名為 Debian |
| Ubuntu | Ubuntu(又稱烏班圖)是一個是基于 Debian GNU/Linux 的以桌面應用為主的免費開源的 GNU/Linux 操作系統,由全球化的專業開發團隊 Canonical 公司打造的 |
| Linux Mint | 由 Linux Mint Team 團隊于2006年開始發行,是一份基于 Ubuntu 和 Debian 的 Linux 發行版。它誕生的目的是為家庭用戶和企業提供一個免費的,易用的,舒適而優雅的桌面操作系統 |
| Knoppix | Knoppix 是由德國程式設計師克勞斯(Klaus Knopper)設計的,他把他的姓 Knopper 和 Linux 結合在一起稱為“KNOPPIX”。KNOPPIX 是以 Debian 套件為主干,不必安裝,免用硬碟,直接在光碟上執行完整的 Linux 作業系統,它既可以用來當桌上工作站用,也可以用來當網路伺服主機 |
| MEPIS | 由 Warren Woodford 在2003年建立。MEPIS雖然剛建立不久,但是迅速的傳播在Linux用戶間。簡單來說,MEPIS是一個集合了Debian Sid和Knoppix的產物。用戶即能將之當作LiveCD使用,也能使用常規的圖形界面進行安裝 |
| sidux | sidux 是一份面向桌面的 Linux 操作系統,它是基于 Debian GNU/Linux 的 unstable 分支的自啟動運行光盤。除了與 Debian 完全兼容外,該發行還提供一份定制的內核以支持各種時新的硬件設備,缺省 桌面環境KDE,滾動更新式的升級發布,并符合Debian的自由軟件指南 |
| CrunchBang Linux | CrunchBang Linux是基于Debian制作的光盤啟動(LiveCD)GNU/Linux發布版,桌面環境為Xfce、輕量級的Openbox作為窗口管理器以及GTK+應用程序。創始人 Philip Newborough 現居住于英國,2011年起辭掉原有工作,全身心開發CrunchBang。Philip 的妻子 Becky Newborough 也是一個Linux愛好者,同時幫助管理CrunchBang論壇并組織相關線下活動 |
| Linspire | Linspire 是一份充滿特性的操作系統,它基于Debian GNU/Linux,外觀上類似Microsoft Windows XP或Apple Mac OSX。Linspire為你提供Linux的強大、穩定和實惠,并帶給你Windows環境般的易用性 |
| Xandros | Xandros 建立在已經成為歷史的 Corel Linux之上。當初 Corel Linux 的公司由于財政上的困難,被迫終止了 Corel Linux 的開發,而Xandros適時的將Corel Linux 部門買下,于2002年10月推出全新的 Xandros Desktop |
| Libranet | 基于 Debian 的桌面包,與Debian保持100%的兼容。安裝過程有硬件自動檢測,桌面有一個管理員菜單(文字模式與圖形模式),這樣簡化了硬件與軟件的配置 |
| Stanix | A project based on Knoppix CD, the main goal is to provide a win98 clone of user behaving live-cd add additional tools(with C, perl and shell script) for the Chinese community based on the needs of Chinese speaking users. |
| Kali Linux | Kali 是基于 Debian 的 Linux 發行版操作系統,一開始是由Offensive Security的Mati Aharoni和Devon Kearns通過重寫BackTrack來完成,用來進行數字取證。而且它擁有超過300個滲透測試工具,擁有開源Git樹等,甚至還集成了600多種黑客工具,完全可以想象到它的強大性。此外大家還可以永久免費使用Kali操作系統 |
| DEFT | 是一份定制的Ubuntu自啟動運行Linux光盤發行。它是一份易于使用的系統,包含了最佳的硬件檢測,以及一些專用于應急響應和計算機取證的最好的開源應用軟件 |
| antiX | 部分擔起了 MX Linux 的責任,它是一個輕量級的 Linux 發行版,為新的或舊的計算機量身定制。它基于 Debian,可以作為一個現場版 CD 發行版使用,而不需要安裝它 |
| Bodhi Linux | Bodhi Linux 構建于 Ubuntu 之上。然而,與Ubuntu不同,它在較舊的配置上運行良好 |
1.Debian 的簡介
廣義來講 Debian 是指一個致力于創建自由操作系統的計劃、合作組織及其系列作品,他們所創建的操作系統名為 Debian。狹義來講 Debian 是一套為了您的計算機所設計的自由操作系統 (OS)。由于 Debian 項目眾多內核分支中以 Linux 宏內核為主,而且 Debian 開發者所創建的操作系統中絕大部分基礎工具來自于 GNU 工程 ,因此 “Debian” 常指 Debian GNU/Linux。
Debian 最早由 Ian Murdock 于1993年創建,可以算是迄今為止,最遵循 GNU 規范的Linux 發行版之一,Debian 是社區類 Linux 發展的典范,由位于世界各地上千名的自愿者不斷開發和維護。它不屬于任何的商業公司,完全由開源社區所有。
Debian 分三個 branch:stable、testing、unstable。unstable有最新的軟件包,但可能會有bug,一般適合桌面用戶。testing相對更加穩定,也支持不少新技術。stable非常穩定,但軟件包可能就比較過時了。
2.Debian 系列的特點
-
Debian 最具特色的是 apt-get/dpkg 包管理方式,其實 Redhat 的 YUM 也是在模仿 Debian 的 apt 方式,但在二進制文件發行方式中,apt 應該是最好的了
-
Debian 有豐富的社區,有問題可以去里面請教
-
Debian 是社區類 Linux 發展的典范,是迄今為止最遵循 GNU 規范的Linux系統
(三)Arch Linux 派系
| Arch Linux | 加拿大程序員兼吉他手Judd Vinet從2001年早期開始開發Arch Linux,并在2002年3月11日正式發行0.1版。它受到 Slackware、BSD、PLD Linux 和 CRUX的啟發 |
| Antergos | Antergos 是一份現代化的、優雅的、強大的操作系統,它基于Arch Linux。它開始用的名字是Cinnarch,意為Cinnamon桌面與Arch Linux發行的結合,但之后該項目不再固守其最初的目標;現在它提供多種桌面選擇,包括GNOME 3(缺省)、Cinnamon、Razor-qt及Xfce。Antergos還提供它自己的圖形化安裝程序 |
| Manjaro | Manjaro 是一款基于Arch Linux、對用戶友好、全球排名第一的 Linux 發行版 |
| ArchBang | ArchBang 是一個基于 Arch Linux 的新項目,它將 Arch Linux 的輕量快速與 Openbox 窗口管理器的簡潔組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開箱即用的 Arch Linux 體驗 |
| Chakra GNU/Linux | Chakra linux是一個正在開發中的 Linux Live CD 項目,它基于 Archlinux 和 KDEmod,既可以直接通過光盤運行,也可以安裝到硬盤上。在美工設計上,Chakra 的安裝界面與 KDE 4 結合緊密,看起來非常統一 |
| Parabola GNU/Linux-libre | Parabola GNU/Linux是Arch Linux非官方的“自由”變種。它旨在提供一份完全自由的發行,基于Arch Linux項目的軟件包并且面向i686和x86_64處理器作優化。其目標是讓用戶通過百分之百自由的軟件來完全掌控他們的系統。Parabola GNU/Linux被自由軟件基金會列為一份完全自由的軟件發行 |
(四)Slackware Linux 派系
| Slackware Linux | Slackware Linux 是由 Patrick Volkerding 開發的 GNU/Linux 發行版,于 1993 年創建,最初基于 Softlanding Linux System(SLS) [1] 。與很多其他的發行版不同,它堅持 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原則。Slackware 的很多特性體現出了 KISS 原則,最為有名的例子就是不依賴圖形界面的文本化系統配置,傳統的服務管理方式和不解決依賴的包管理。Slackware 的軟件包都是通常的 tgz(tar/gzip) 或者txz(xz) 格式文件再加上 Dialog 界面的安裝腳本。Tgz/Txz 對于有經驗的用戶來說,從客觀事實上有著更加透明靈活的特點,但對于新手用戶來說可能不太友好。 |
| SUSE Linux | 德國 SuSE Linux AG公司發行維護的Linux發行版,是屬于此公司的注冊商標。SUSE Linux 原是以 Slackware Linux 為基礎,并提供完整德文使用界面的產品,第一個版本出現在1994年年初。2004年這家公司被 Novell 公司收購。 2011年4月27日,Attachmate 集團完成了對 Novell(包括SUSE業務)的收購把Novell 拆分成兩個獨立部門運營,SUSE 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SUSE 的Yast 是以 RPM 為基礎的操作系統安裝與設置工具,也是 SUSE Linux 發行版的主要特性之一。 |
| Zenwalk Linux | Zenwalk Linux(以前叫做Minislack)是一個基于 Slackware 的 GNU/Linux 操作系統 |
| Vector Linux | Vector Linux是一份小巧快捷的、基于Intel處理器的PC機Linux操作系統。Vector Linux的創建者們有一則簡單的信條:簡單、小巧,并讓最終用戶決定他們的操作系統成為什么樣子。由此觀念發展而來的恐怕是世界上小型Linux操作系統中的最優者 |
| KateOS | KateOS 是面向程序員、萬維網主管、系統管理員和家庭用戶開發的多任務操作系統,它的部分觀念源于Slackware Linux |
| Plamo Linux | Plamo Linux基于Slackware和LFS,它常被稱為日語Linux發行版,最初的開發目的是“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松地營造日本Linux環境”。它以簡單明了的系統和Linux的可持續性開發而成,使用它,您可以親手創建自己的Linux環境。它是一款日本人開發的Linux發行版,由小島光博(Mitsuhiro Kojima)于1997年夏天啟動,具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基礎,在日本Linux使用者中有著較高的知名度 |
| Ultima Linux | Ultima Linux是與Slackware兼容的Linux發行,它面向Intel和AMD處理器的個人電腦。盡管2004年11月該項目開始時它的定位是輕量 級、面向熟練技術人員的桌面系統,Ultima之后卻演化為一份高穩定且既支持桌面又提供服務器性能的發行 |
| Slax | Slax是一個先進的,輕便的,小型快速的Linux操作系統,模塊化的包管理和先進的設計 |
| Frugalware Linux | Frugalware Linux是一份獨立開發的通用桌面Linux發行,它面向中級用戶。它遵循了Slackware風格的簡潔設計理念,并且包括了來自Arch Linux的pacman包管理實用工具 |
(五)Gentoo 派系
| Gentoo Linux | 是一套通用的、快捷的、完全免費的 Linux 發行版本,它面向開發人員和網絡職業人員。與其他發行不同的是,Gentoo Linux 擁有一套先進的包管理系統叫作 Portage |
| Sabayon Linux | Sabayon 是一份自啟動運行 DVD,它被設計為能在5分鐘以內使一臺電腦進入強大的 Gentoo Linux 系統。除了作為自啟動運行 DVD 使用,Sabayon Linux 也能安裝到硬盤上,實際上相當于一張易于使用的 Gentoo 安裝盤 |
| Funtoo Linux | Funtoo Linux 是由 Daniel Robbins 與一支核心開發團隊共同創建的Linux發行版,專注于改進 Gentoo Linux的內核技術。它可以被看成是 Gentoo Linux的改進版,也有很多人說它是 Gentoo Linux 未來的發展趨勢。該項目當前處在活躍的開發中 |
(六)Mandriva 派系
| Mandriva Linux | Mandriva Linux 是目前全球最優秀的桌面 Linux 發行版之一,穩居于 Linux 排行榜第一梯隊。Mandriva Linux 前身叫 Mandrake Linux,是歐洲最大的 Linux 廠商之一Mandrakesoft 之產品,但是2004年前后 Mandrakesoft 陷入財務危機,瀕臨破產。公司于2005年2月24日與拉丁美洲最大的Linux廠商Conectiva達成了收購協議,新公司取名為 Mandriva,而 Mandrake Linux 也改名為 Mandriva Linux |
| PCLinuxOS | 是一個免費開源的桌面 Linux 發行版。PCLinuxOS 是一份純英文的自啟動運行光盤,它最初基于Mandrake Linux,PCLinuxOS完全從一張可啟動光盤運行。可以通過一份友好的apt-get前端Synaptic來添加或刪除應用程序。在沒有大公司的幫助下,PCLinuxOS 的開發團隊奇跡一般把這樣一個平民Linux版本推動到Linux世界的巔峰,也讓Linux的開源、自由精神綻放出極致的光彩。PCLinuxOS是一份優秀的發行版,在國外很流行,關注度與Ubuntu、Fedora、openSUSE不分高下 |
| Unity Linux | Unity Linux 是基于 Mandriva Linux 和 PCLinuxOS 的最小主義發行及自啟動運行光盤。Unity Linux采用Openbox作為缺省窗口管理器。其軟件包管理通過Smart和RPM 5來進行,它們能從該項目的在線軟件倉庫下載及安裝額外的軟件包 |
| Mageia | Mageia 是一個基于 Mandriva Linux 的新發行版。這是由 Mandriva 公司 的為 Mandriva 發行版工作的前雇員和貢獻者們于2010年9月創建,這是一個完全由社群運作的 Linux 發行版,不會依賴任何一個公司。Mageia 計劃乃是一個社區項目及一個非盈利性組織,它的目標是開發一套自由的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統。 |
五、Unix 和 Linux 的關系圖
六、計算機術語
(一)GNU 是什么
1.GNU 簡介
正是因為 Unix 的商業化和閉源,以及 BSD 和 AT&T 的著作版權糾紛,所以理查德·馬修·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簡稱 RMS)才發起了自由軟件計劃,這個計劃叫 GNU,代號名字是 GNU’s Not Unix 的遞歸縮寫,你可以理解為是一個「開源操作系統計劃」或者叫「開源操作系統項目」或者叫「自由軟件運動」都可以,總之這個計劃的宗旨是讓軟件自由化,就是讓所有的軟件都開源。
這個計劃其實最終就要打造一個完全開源的操作系統,所以你也可以把 GNU 理解為類 Unix 操作系統,但是這個系統最后沒有完成,其中最大的問題是 GNU 的內核尚未被開發成功。GNU 的內核,稱為 Hurd,是 FSF(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自由軟件基金會) 發展的重點,但是其發展尚未成熟。在實際使用上,多半使用 Linux 內核、FreeBSD 等替代方案,作為系統核心,其中主要的操作系統是 Linux 的發行版。Linux 操作系統包涵了Linux 內核和大量的 GNU 組件和軟件,所以也被稱為 GNU/Linux。
2.GNU 的成果
(1)成立自由軟件基金會
GNU 成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會(FSF),該基金會為 GNU 計劃提供技術、法律以及財政支持。盡管GNU 計劃大部分時候是由個人自愿無償貢獻,但 FSF 有時還是會聘請程序員幫助編寫。
(2)開發了很多程序庫和組件
GNU 開發了功能強大的文字編輯器 Emacs、編譯器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 編譯器集合)、GLIBC、Bash shell,還開發了大部分 Unix 系統的程序庫、組件、工具。
唯一依然沒有完成的重要組件就是操作系統的內核(稱為 HURD)。
(3)GNU 發布了三個授權許可協議
GPL:GNU 通用公共許可證(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LGPL:GNU 較寬松公共許可證 (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舊稱 GNU Library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 庫通用公共許可證)
GFDL: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
授權許可協議要點:
① 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指的是源碼自由,不是價格;
② 自由軟件必須附帶程序源代碼,但可收取費用;
③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分發自由軟件并收取費用,但必須列明原創者姓名;
④ 任何人都可以修改源代碼,但必須列明修改人名字,以保護原創者名譽;
⑤ 任何人都可以采用源代碼中的某一段,但其開發之軟件必須也為自由軟件(例如,如果 Netscap 是自由軟件,而 IE 采用了其中的部份源代碼,則 IE 也必須成為自由軟件);
⑥ 任何自由軟件的衍生品也必須是自由軟件;
⑦ 自由軟件沒有擔保,以保護分發者。
(二)IEEE 是什么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 IEEE)是一個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協會,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總部位于美國紐約。
(三)LFS 是什么
英文全稱為:Linux from Scratch,就是一種從網上直接下載源碼,從頭編譯LINUX的安裝方式。它不是發行版,只是一個菜譜,告訴你到哪里去買菜(下載源碼),怎么把這些生東西( raw code) 作成符合自己口味的菜肴──個性化的linux,不單單是個性的桌面。
(四)BLFS 是什么
英文全稱為:BeyondLinuxFromScratch,在LFS的基礎上提供了進一步完善Linux基本系統的指引。在BLFS中,讀者可以學習到如何為系統增加網絡、X桌面、聲音、打印機和掃描儀支持。從5.0版開始,BLFS開始與LFS的版本號保持同步。
(五)POSIX 是什么
POSIX 是 IEEE 為了要在各種 Unix 操作系統上運行軟件,而定義 API 的一系列互相關聯的標準的總稱,其正式稱呼為 IEEE Std 1003,而國際標準名稱為 ISO/IEC 9945。POSIX 這個名稱是由理查德·斯托曼(RMS)應 IEEE 的要求而提議的一個易于記憶的名稱。它是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可移植操作系統接口)的縮寫,而X則表明其對 Unix API 的傳承。
(六)GRUB 是什么
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簡稱“GRUB”)是一個來自GNU項目的多操作系統啟動程序。GRUB是多啟動規范的實現,它允許用戶可以在計算機內同時擁有多個操作系統,并在計算機啟動時選擇希望運行的操作系統。GRUB可用于選擇操作系統分區上的不同內核,也可用于向這些內核傳遞啟動參數。
(七)LILO 是什么
LILO(LInux Loader),即Linux引導程序。LILO是一個在系統啟動時運行的程序,它用于選擇引導計算機啟動的操作系統。
(八)MBR 是什么
主引導記錄(MBR,Master Boot Record),也被稱為主引導扇區,是計算機開機以后訪問硬盤時所必須要讀取的第一個扇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Unix/Linux/BSD 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派系的介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cp命令使用方法(linux
- 下一篇: 安卓软件美化在哪(安卓软件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