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支持 40 岁以下人才“挑大梁”
8 月 28 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報道稱,注重務實管用,是《若干措施》起草工作著力把握的一個基本原則。其中不少措施都明確了定量化的要求,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附部分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方面。規定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 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 50%。鼓勵青年科技人才跨學科、跨領域組建團隊承擔顛覆性技術創新任務,不納入申請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限項統計范圍。穩步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資助規模,將資助項目數占比保持在 45% 以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開展原創、前沿、交叉科學問題研究。
二是在深入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方面。規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進一步擴大青年科學家項目比例,負責人申報年齡可放寬到 40 歲,并不設職稱、學歷限制。對組織實施高效、高質量完成任務目標的優秀青年科研團隊通過直接委托進行接續支持。經費使用可實行包干制。
三是在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大力培養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方面。鼓勵各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面向青年科技人才自主設立科研項目,由 40 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領銜承擔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 60%。青年科技人才的結構比例、領銜承擔科研任務、取得重大原創成果等培養使用情況納入科技創新基地績效評估指標,加強績效評估結果的應用。
四是在青年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方面。明確要求不把論文數量和人才稱號作為機構評價指標,避免層層分解為青年科技人才的考核評價指標。
科技部負責人表示,2012 年至 2021 年期間,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數量由 416.7 萬人增長到 858.1 萬人,增加 441.4 萬人,年均增長 7.67%。同期,自然科學領域博士畢業生總人數超過 45 萬人,年均增長率 4.73%。近年來,我國博士后每年進站人數都超過 2.5 萬人,其中 80% 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同時,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實施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 歲以下占比達 80% 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已低于 45 歲。北斗導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戰略科技任務的許多項目團隊平均年齡都在 30 多歲。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興產業領域,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技術創新的主力。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支持 40 岁以下人才“挑大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安兔兔跑分可信吗_安兔兔安卓手机跑分性能
- 下一篇: 机试题型_2020年焊工(技师)新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