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uefi优势_UEFI+GPT的区别,有啥不同?写的很详细易懂
搜索相關知識時看到的好文章,由于百度空間掛了,在此注明出處作者QQ:407647406以表謝意,原地址戳我
其實樓主早就知道UEFI,曾經也一直關注并試圖了解,無奈限于當時國內有關資料匱乏,實在找不到什么使用有效能詳細說明能讓樓主看得懂的資料 廢話到此結束
個人體會,實際上只要對BIOS+MBR有一定的了解和操作能力,完全可以繼續用BIOS+MBR的思路去考慮UEFI+GPT的問題,這樣的話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兩者之間在實際應用和操作上沒有本質區別,而不是像某些專業文章所渲染那么高深莫測,并且盡其能事的竭力描述兩者之間的重大區別,使UEFI+GPT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在一定程度上來講,這就是一種因循誤導。(當然也不排除某些寫此類文章的人其實自己對這個東西也一知半解或者根本就不明白,除了千篇一律的抄襲、轉載,最多也只能翻來覆去的照搬官方術語,堆砌定義和理論,完全談不上有自己的觀點或者看法,更沒有什么具體的解決方案。)
不同點
1.BIOS+MBR安裝系統要求硬盤只要存在非隱藏、活動的主分區就可以了;而UEFI+GPT要求硬盤上除了存在ESP分區,還必須存在至少一個主分區
2.BIOS+MBR一旦系統安裝好之后,如果系統引導文件在單獨的分區,此分區可以在操作系統中可見,也可以設置此分區為隱藏,系統都可以正常啟動;而UEFI+GPT系統引導文件所在的ESP分區在操作系統中為不可見
3.BIOS+MBR啟動要求的活動的主分區不是唯一固定的,可以任意設定某一分區為活動的主分區,然后MBR就可以通過分區表指引操作系統從此分區啟動,也就是說,可以在任意分區(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安裝操作系統,只要存在任意的活動主分區,就可以從此分區啟動操作系統;而UEFI+GPT只能把系統引導文件放置在ESP分區
4.BIOS+MBR的系統引導文件可以和系統文件在同一分區的根目錄,也可以不與系統文件同一分區,只要系統引導文件所在分區為活動的主分區即可啟動操作系統;而UEFI+GPT只能把系統引導文件放置在ESP分區,且操作系統必須在另外的主分區,也就是說,UEFI+GPT強制要求系統啟動文件與系統文件必須分離,不在同一分區。
相同點
1.BIOS+MBR和UEFI+GPT的系統引導文件都可以放置在單獨的分區,這一點在上面的第4點里已經說的很清楚
2.BIOS+MBR的系統引導文件所在的活動主分區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隨意設置任意分區滿足此條件,UEFI+GPT的ESP的位置也是可以隨意設置的,在硬盤起始位置、中間位置、末尾,都可以,只要分區屬性和其中的引導文件正確,就可以引導啟動操作系統 (參考文中附圖)
3.BIOS+MBR的系統引導文件所在的分區和UEFI+GPT的ESP分區都可以分配任意大小,而不是ESP必須100M
4.BIOS+MBR安裝系統所需的非隱藏、活動主分區和UEFI+GPT的系統的ESP分區,都可以同時設置多個,但是即使有多個相同屬性的分區,系統安裝時安裝程序都是自動寫入第一個,啟動時也都是從第一個啟動
補充
1.使用BIOS+MBR和UEFI+GPT安裝的系統文件是一模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只是引導方式的不同,因此使用GHOST手動備份的系統,MBR和GPT可以任意交叉還原,只要做好引導修復就沒有任何問題
2.GHOST始終是系統備份還原神器,只要熟練掌握GHOST手動操作,至少目前為止Windows系統的范圍之內,無論什么版本,無論MBR還是GPT,都可以隨意備份還原。
3.MBR與GPT分區互轉的話,與“刪除所有分區”以及“全盤格式化”沒有任何必然聯系,你格式化一萬遍硬盤也還是原來的分區結構,只有通過轉換操作才可以到另一種,而這個轉換操作與“刪除所有分區”以及“全盤格式化”沒什么關系。
著重強調一點
以上所有經驗均基于UEFI+GPT的組合,而實際上,UEFI啟動(Windows操作系統)的話,并不強制要求硬盤必須為GPT分區,而是只要硬盤上存在EFI啟動文件且位于FAT(16/32)分區就可以了(UEFI無法從NTFS分區啟動)。因此如果是小于2.2T的硬盤,不必非得轉換成GPT也可以引導系統啟動。也就是說,UEFI+MBR也是可行的,而GPT硬盤的話,則必須使用UEFI引導,BIOS無法引導GPT硬盤上的操作系統。
注
綜觀網上那些關于UEFI的所謂技術類文章,除了毫無實用價值和實際意義,而且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種各樣的因循誤導,繼而被以訛傳訛,最終成為一些人堅信不疑的“定律”。這樣的誤導主要表現為兩點:
1.就是剛剛說的,“UEFI啟動系統必須是GPT分區”,這個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并且有實例解析,無需再討論
2.另外一個就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什么人開始謠傳的“UEFI的優勢就是啟動速度快”或者“UEFI啟動比傳統BIOS啟動速度快”。無論UEFI還是GPT,與電腦啟動速度沒有任何必然聯系。或者說,只要硬件環境相同、系統一樣,無論UEFI+GPT安裝還是BIOS+MBR安裝系統,啟動速度沒有區別。
附:部分Windows桌面操作系統對GPT的支持
數據讀寫 ? ? ? ? ? 系統啟動
Windows XP 32位 ? 不支持GPT 不支持GPT
Windows XP 64位 ? ?支持GPT 不支持GPT
Windows Vista 32位 支持GPT 不支持GPT
Windows Vista 64位 支持GPT 支持GPT(需UEFI)
Windows 7 32位 ? ? 支持GPT 不支持GPT
Windows 7 64位 ? ? 支持GPT 支持GPT(需UEFI)
Windows 8 32位 ? ? 支持GPT 不支持GPT
Windows 8 64位 ? ? 支持GPT 支持GPT(需UEFI)
有了以上的經驗總結,就可以輕松解決以下問題了
1.UEFI+GPT環境下以任意方式安裝操作系統(單系統或者多系統)。這個不必詳解了
2.最主要的問題:UEFI+GPT引導修復操作(EFI引導文件損壞、ESP分區損壞或者丟失之后手動重建EFI引導等等)。這個在此也不做詳解,這是這段時間反復研究、實踐的最重要成果,因此姑且算是有所保留賣個關子吧,如果是結合以上幾點經驗總結,對UEFI+GPT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應該不難揣摩出辦法
3.如果主板不支持UEFI,使用折中的辦法來解決大硬盤使用問題,這個問題以前我也已經多次提過。
第一種辦法就是使用多塊硬盤,MBR+GPT組合,MBR硬盤作為啟動引導盤。
小于2.2T的硬盤采用MBR,大于2.2T的硬盤采用GPT,這樣的話,解決方案就很靈活了,可以根據以上所列相同點的第1條和補充里面第2條,使用MBR硬盤建一個非隱藏活動主分區,放置系統引導文件,然后將系統安裝在MBR硬盤或者GPT硬盤都可以,無論單系統還是多系統都無所謂,兩塊硬盤交叉安裝操作系統也沒有任何問題
強調兩點
1.這樣安裝的話不限于64位操作系統及XP以上版本,理論上只要是能對GPT硬盤進行讀寫的系統版本就可以安裝。實際測試,32位XP和2003sp1以及之前的版本,電腦事先安裝GPT硬盤的情況下,即使系統安裝在MBR硬盤,原版系統安裝,沒有問題,如果是Ghost系統,有可能出現卡死或者藍屏等問題導致無法順利安裝;先在MBR硬盤安裝好系統,然后再裝GPT硬盤,無論原版還是Ghost系統都沒有問題,只是GPT分區無法識別(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使用2003sp2的disk.sys文件替換到以上系統,就可以完美識別GPT分區,此法簡單易操作,且不涉及系統穩定問題,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搜索)。64位XP安裝在MBR硬盤,引導、啟動都沒有問題,安裝在GPT硬盤無法引導。其他系統無論32位還是64位,無論安裝在MBR還是GPT,都可以正常引導啟動;
2.BIOS安裝系統到GPT硬盤僅限于Ghost方式,Ghost解壓完畢后手動修復引導即可。
第二種辦法是單塊大于2.2T的硬盤+U盤或者光盤組合
使用GPT分區結構對硬盤進行分區,是否創建ESP分區都無所謂,因為主板不支持UEFI,創建此分區也沒什么用,全憑個人愛好了。然后只能使用Ghost方式解壓安裝操作系統到硬盤,無論單系統還是多系統,全部安裝完畢后,準備一個U盤,大小無所謂,只要不小于十幾M就行,使用分區軟件設為活動主分區,插在電腦上。進PE(2003sp1以上版本),手動或者使用工具軟件修復單系統或者多系統引導,將引導文件寫入U盤。然后就可以使用此U盤啟動所安裝的單系統或者多系統了。此方法實際上就是用U盤代替了第一種方法中的小硬盤而已,沒什么本質區別。(這個方法大概10年前我就在電腦論壇發過帖子,當時考慮的是用U盤做一個系統啟動鑰匙,因為系統引導文件在U盤上,電腦如果不插這個U盤是無法啟動的。MBR硬盤系統:Windows8 64位+Windows7 32位+WindowsXP 32位,GPT硬盤系統:Windows8 32位+Windows7 64位+WindowsVista 32位,測試環境:雜牌945主板、32M老U盤,測試通過。)
另外還可以再使用光盤來代替U盤,具體方法說起來更簡單,用軟件創建一個可啟動光盤(創建方法自行查詢,會做的不用講,壓根沒接觸過的,另開帖子專門講也不一定看得懂),然后將上面U盤里的系統啟動文件加進去刻錄就可以了。然后使用此光盤啟動電腦,效果和U盤是一樣的。此方法僅僅作為一種可行性的介紹,不推薦使用,U盤比這個方便的多,沒必要多此一舉。
備注:使用此方法,理論上來講凡是可以對GPT進行讀寫的系統都適用,但實際上XP以上系統無論32位還是64位操作系統全部測試可行,但是2003sp1及XP64位這些可以讀寫GPT的系統也不行,這個不知道是由于NT5.X的ntldr引導機制還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有知道原因的朋友不吝賜教!
注:
1.除專門標明“Ghost系統”,本文所提及的系統安裝均為微軟原版Windows系統,不包含任何修改版本
2.非UEFI主板安裝原版系統到GPT磁盤,只能采取wim直接解壓到分區或者先將系統Ghost化,然后解壓安裝的辦法。
3.本文所有結論全部為反復多次實際測試結果,不是設想、假設,更不是想象或者幻想以及想當然的以為
4.本文內容已經多次修訂和修改,這是個人的一點經驗總結,難免有紕漏以及表達不準確之處,望有相關經驗的朋友給予更多幫助
好文章是需要耐心看的喲,不懂就多看幾遍。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gptuefi优势_UEFI+GPT的区别,有啥不同?写的很详细易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位于深圳坪山,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智能网联汽
- 下一篇: 一加Ace 2 Pro受到了很多学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