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梗怎么来的比喻什么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由来)
夜晚天氣十分寒冷,一名女子敲開柳下惠的門懇求投宿一晚,柳沒有猶豫請女子進門借宿,夜間又怕女子凍死,于是解開衣襟讓女子坐于懷中,兩人相安無事坐到天亮。坐懷不亂是贊揚柳是一個品德高尚、德行上佳之人。
世人常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意思是說哪怕能夠快活一時,死也值得了,這里更“內涵”的意思就不細說了,相信大家都明白是咋回事。
提到風流韻事,自然也能想到柳下惠“坐懷不亂”,關于柳下惠的事跡,作為中國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主要講的是一個陌生女子坐在柳下惠懷中,柳依然能夠操守君子的品行,不會對女子有什么逾越的行為,也不會有任何不良的心思,主要為了贊揚柳是一個品德高尚、德行上佳之人。
既然講的是柳下惠的故事,我們就先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他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本名不是柳下惠,而是叫展獲,是魯國大夫展無駭的兒子,他與孔子等人被并稱為“和圣”,是圣賢之士的代表和榜樣,其行為品德非常高尚,經常被后人作為標桿。
據古籍記載,柳下惠確有其人,但是否有坐懷不亂的典故卻無從考證,據說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也有說最早記載于《詩經·小雅·巷伯》中,但是正史上卻沒有非常明確的記錄,從“和圣”墓的考古中,也沒有找到坐懷不亂的說法。
所以有人猜測,這個故事可能是后人杜撰,一是可以借用柳下惠的名氣教育后代,做一個品行高尚之人,二是可以更好的引導眾人,不要做出一些有損德行的事。
筆者認為,后人把柳下惠“不亂”的故事作為標桿,一方面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制度推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則貴在一個“儒”字,認為君子當是儒雅高尚、德行上佳。
另一方面是為了順應統治者的意愿,“凈化”人們的思想,從而更好的穩固統治。當然這只是筆者個人觀點。所以說“不亂”的典故,筆者也是抱有懷疑態度。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這個典故由何而來,上面說了,該故事在《荀子》和《詩經》中皆有記載,同時也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話說在一個夜晚,天氣十分寒冷,一名女子敲開柳下惠的門,懇求投宿一晚,柳沒有猶豫,請女子進門借宿,夜間又怕女子凍死,于是解開衣襟,讓女子坐于懷中,將其包裹住,兩人相安無事坐到天亮。
說法二:傳說某年的夏天,柳下惠外出拜訪友人,途中忽然遇見傾盆暴雨,剛好看見一座破廟,于是疾奔而去。
結果推開廟門的時候,見到一名一絲不掛的婦人,正在烤火晾濕衣服,柳下惠見此,慌張退出門外,在廟旁的大槐樹下避雨,后來傳為佳話,故而有了坐懷(槐)不亂的美名。
以上兩種說辭都沒有確切的依據,是后人口口相傳,流芳于后世,筆者覺得,這個故事能流傳至今,想必也是因為古人崇尚“君子品德”。
還有一個原因應該是與柳下惠本人有關,據說他一生做官廉明清正,并且一直也沒有做太大的官,但卻被罷免了三次。
即使這樣,柳下惠依然沒有任何怨恨之心,始終保持本心,寬廣大度,仁慈寬厚,受到百姓的愛戴和尊敬。后世對其評價也極高,認為他是“被遺落的賢人”。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有不同觀點的讀者,歡迎來評論區留言,表達你的看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柳下惠梗怎么来的比喻什么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由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戴尔笔记本电池(戴尔笔记本电池更换价格)
- 下一篇: python程序怎么给别人运行_如何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