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好的现象:全球几乎都不买战斗机了,中国军工如何生存?
前幾天,咱們聊了一個最近幾年的怪現象,就是全球各國幾乎都不怎么進口戰斗機了。具體可查看之前首發頭條文章,《一個不妙的現象:最近幾年,全世界幾乎都不買戰斗機了》那么今天咱們就聊一聊,中國軍工怎么應對這一局面。
之前利刃說過,大家不買戰斗機就三個原因:沒錢、不待見、進口改自研。第三個原因對中國軍工其實沒啥負面影響,韓國土耳其印度,本就不是中國的軍售對象,韓國印度自研五代機,還能刺激一下朝鮮和巴基斯坦,對咱們戰機出口還是個小小的利好。所以中國軍工的重點,是怎么解決客戶“沒錢”和“不待見”的問題。
▲ 俄烏沖突中被擊落的蘇-34
之前咱們說過,讓大家不待見戰斗機的,是俄烏戰爭。通過這場戰爭大家發現,一支規模龐大,但體系不完整、沒有制信息權的空軍,根本無法壓制一支規模很小,但有完備體系支持、有制信息權的空軍。這樣的空軍,根本無法左右戰爭的勝負,俄軍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御,主要都是靠陸軍,俄空天軍甚至被俄羅斯人自嘲為“茨岡人的馬戲團”。
所以對于還希望搞空軍的國家,關鍵是怎么完善體系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而途徑無外乎兩種,一是背靠一個體系,二是自己建立一個體系。背靠一個體系,可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條件,你得跟美國關系杠杠鐵才行,除了北約東擴拉進去的小弟,再就是日韓這樣的忠實××了。對于大多數國家來說,還得自己建立一個體系。
有人說了,連俄羅斯這樣的大國,都建不成完善的體系,中小國怎么可能做到?這就看你的對手是誰了,如果是和你半斤八兩的小國打,那你的體系只要比它完善就行。比如阿塞拜疆打亞美尼亞,就因為無人機多一些,甚至只是TB-2這種二流貨,就能做到戰場的相對透明,吊打對手。而亞美尼亞空有4架先進的蘇-30SM,卻沒有發揮一丁點作用。
▲ 亞美尼亞空軍的蘇-30SM
實際上,亞阿戰爭已經給小國空軍指了一條明路,那就是用無人機搞體系建設,是可行的。無人機雖然速度慢,但雷達反射面積和紅外輻射也小,再加上屬于“低小慢”目標,傳統防空雷達反倒難以發現;變態的續航時間,使它成為充當戰場信息節點的絕佳平臺,而低廉的造價、無需飛行員的優點,也讓小國也消耗得起。
亞阿戰爭只是一個序曲,俄烏戰爭對民用四軸無人機的大規模應用,則補齊了小國空軍體系的最后一環。民用無人機更難發現和擊落,也更加低廉,上手門檻也更低。雖然續航時間短,但只用于班排一級的戰術偵察,還是夠用的,用于炮兵校射更是常規操作,直接扔手榴彈甚至是RPG彈頭,網上的視頻更是一抓一大把。
對于缺錢的小國來說,搞這么一套無人機體系,再買點梟龍甚至FTC-2000G,基本就能對抗同量級的對手了。但需要切記,空軍依舊不是主力,它就是陸軍的眼睛和耳朵,干好引導炮兵的活,是它最重要的使命。現代戰爭是炮戰,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 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
對于不缺錢的小國來說,就可以搞縮水版的大國空軍體系,再用無人機體系打配合了。那么該有的五代機、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機都要有,偵察衛星該買也要買。這類國家,基本就剩中東土豪了。但是想讓它們放心引入一套中國空軍體系,就得有個“樣板國”,而巴基斯坦就是最好的人選。
目前巴基斯坦已經基本建立了一套丐版中國空軍體系,戰斗機有殲-10C和梟龍,預警機有ZDK-03,伊爾78加油機基本趴窩。未來隨著印度空軍的愈加強大,中國可以繼續強化巴基斯坦空軍,比如提供殲-35、空警500、運油-20等,價格要優惠,反正數量不多,巴鐵打好樣,后面土豪訂單一大堆,賺錢還在后頭。
▲ 殲-35
總之,咱們未來出口戰機,乃至出口所有其他武器,不要只專注單件武器,而是要賣體系,賣方案,甚至為每一個潛在用戶都設計好一套三軍體系,這樣面對競標時,才能胸有成竹,有備而去,而這就對中國的戰機廠商提出了新要求。不僅僅是貴飛這樣的小廠,要盡早轉產無人機,乃至于民用四軸無人機,就算是成飛沈飛這樣的大廠,在保住戰斗機主業的同時,也要在無人機方面多多布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个不好的现象:全球几乎都不买战斗机了,中国军工如何生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日常清洗肛门应注意什么? 6个细节要重视
- 下一篇: 为啥不能用“生鲜灯”?食品专家告诉你生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