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粤教育】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 2247T社会工作政策法规 参考试题
試卷代號:2322
物流信息技術試題
2019年1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將正確答案選項的字母填入括號內)
1.( )是存放在計算機存儲設備中的以一種合理的方法組織起來的,與公司或組織的
業務活動和組織結構相對應的各種相關數據的集合。
A.數據庫 B.數據倉庫
C信息 D.數據集市
2.( )是根據商品需求量和成本合理化確定采購批次、間隔和批量,以確保在不間斷供給的前提下使成本最小化。
A.采購決策 B.庫存決策
C運輸決策 D.生產決策
3. 20世紀80年代,各國相繼制訂了各自行業或國家EDI標準,其中( )制訂
的ANSIX12國家標準最具代表性。
A.中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4.在條碼的結構中,位于條碼中間的條、空結構,包含條碼所表達的特定信息的是( )。
A.終止符 B.數據符
C.校驗符 D.靜區
5.GIS中數據的( )是一種非常耗時、耗精力的交互處理工作。
A.編輯 B.輸入
C.輸出 D.采集
6.從EDI的定義可以看出,通信網絡、EDI軟件及硬件、EDI數據標準化是構成EDI系統
的三要素。其中EDI( )是實現EDI的關鍵。
A.通信網絡 B.軟件
C硬件 D.標準化
7.與供應鏈相關的軟件可以分為三類:平臺軟件、中間軟軟件和應用軟件。其中( )
一般指操作系統。
A.平臺軟件 B.中間件軟件
C應用軟件 D.公用軟件
8.( )是區域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的核心部分,它為區域內各物流企業的業務運作提供
最基本的信息支持。
A.共用信息平臺 B.政府管理部門信息平臺
C.政府職能部門支撐信息平臺 D.物流業務信息平臺
9.著重研究把AI的知識推理結果和DSS的基本功能模塊有機結合的是( )。
A.智能決策支持系統 B.群決策支持系統
C.分布式決策支持系統 D.綜合決策支持系統
io.編程的一項基本質量要求是程序的( ),即在給定環境下計算機能識別和正確運
行所編程序,滿足系統設備的功能要求。
A.正確性 B.可讀性
C.簡單性 D.可擴充性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將正確答案選項的字母填入
括號內,多選少選不得分)
11.數據挖掘工具主要有( )三種。
A.神經計算 B.工程計算
C.優化分析 D.智能代理
E.輔助分析
12. GIS主要的軟件部件有( )等。
A.輸入地理信息的工具 B.數據庫管理系統工具
C.支持地理信息的查詢分析工具 D.處理地理信息的工具
E.可視化顯示的工具
13.以下屬于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統的是( )。
A.倉儲管理信息系統 B.運輸管理系統
C.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統 D.財務管理系統
E.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
14.以下屬于時間序列分析法的方法有( )。
A.簡單平均法 B.加權平均值
C.簡單移動平均法 D.指數平滑法
E.動態模擬法
15.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一般包括( )以及系統轉換、系統運行與維護、系
統評價等步驟。
A.系統開發準備 B.系統調查
C.系統分析 D.系統設計
E.系統實現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將正確答案填入題目前的括號內,正確打“√”,錯誤打“×”)
( )16.在結構數據模型中,網狀模型和層次模型統稱為非關系模型。
( )17.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伴隨、共同支撐流通活動的整體。
( ) 18.自動識別技術根據識別對象的特征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數據采集技術和特征
提取技術。
( )19. GIS中最常用的數據組織方式為矢量模型和柵格模型。在柵格模型中,用點、線、
面表達世界。
( )20.在GPS定位過程中,存在著的各種誤差均可采用一定方法得到消除。
( )21.物流EDI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報文轉換。不同類型的企業,對報文的要求是一
樣的。
( )22.倉儲管理的服務水平一般用需求量占供應量的百分比大小來衡量。
( )23.共用物流信息平臺主要是為微觀區域物流管理服務,它能支持企業物流的經營運
作。
( )24. RFID系統的工作頻率劃分中,低頻系統應用于需要較長的讀寫距離和較高的讀寫
速度的場合。
( )25.結構化生命周期開發方法的開發過程是一個循環的、不斷修改完善的過程。
四、名詞配伍(每小題4分,共20分,將相應名詞解釋的字母填入對應的括號內)
A.uPS(或全球定位系統) B.定量預測方法
C.物流信息 D.電子自動訂貨系統(或EOS)
E.系統實施
26.( )是指反映物流各種活動內容的知識、資料、圖像、數據、文件的總稱。
27.( )是利用由導航衛星構成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進行測時和測距,它能對靜態、動態對象進行動態空間信息的獲取,快速、精度均勻、不受天氣和時間的限制反饋空間信息。
28.( )是指企業間利用通信網絡(VAN或互聯網)和終端設備以在線連接方式進行
訂貨作業和訂貨信息交換的系統。
29.( )是依據必要的統計資料,借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對預測對象的未來狀態和性質
進行定量測算等方法的總稱。
30.( )是指將系統設計階段的結果在計算機上實現,將原來紙面上的、類似于設計圖紙的系統設計方案轉換為可執行的系統。
五、問答題(共35分)
31.常用的數據模型有哪些?(10分)
32.什么是物流信息網絡化?物流信息網絡化的特點是什么?(10分)
33.結合實例說明電子自動訂貨系統(EOS)的流程。(15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渝粤教育】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 2247T社会工作政策法规 参考试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可转债溢价率高好还是低好?
- 下一篇: 同花顺如何筛选连跌5天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