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粤教育] 中国地质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复习题 (2)
《自動控制原理》模擬題
一.單選題
1.當輸入為單位斜坡且系統為單位反饋時對于II型系統其穩態誤差為()
A.0
B.0.1/k
C.1/k
D.無窮大
2.I型系統開環對數幅頻特性的低頻段斜率為()
A.-40(dB/dec)
B.-20(dB/dec)
C.0(dB/dec)
D.+20(dB/dec)
3.當輸入為單位斜坡且系統為單位反饋時對于I型系統其穩態誤差為()
A.0.1/k
B.1/k
C.0
D.無窮大
4.若保持二階系統的阻尼比ζ不變提高ωn則可以()
A.提高上升時間和峰值時間
B.減少上升時間和峰值時間
C.提高上升時間和調整時間
D.減少上升時間和超調量
5.通過測量輸出量產生一個與輸出信號存在確定函數比例關系值的元件稱為()
A.比較元件
B.給定元件
C.反饋元件
D.放大元件
6.用超前校正裝置改善系統時主要是利用超前校正裝置的()
A.相位超前特性
B.幅值衰減特性
C.相位滯后特性
D.幅值增加特性
7.某系統的傳遞函數是G(s)=1/(2s+1)則該可看成由()環節串聯而成
A.比例
B.延時
C.慣性
D.積分
8.某環節的傳遞函數是G(s)=5s+3+2/s則該環節可看成由()環節組成.
A.比例積分滯后
B.比例慣性微分
C.比例微分滯后
D.比例積分微分
9.若已知某串聯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為Gc(s)=2/s則它是一種()
A.相位滯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微分調節器
D.積分調節器
10.若某串聯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為(10s+1)/(100s+1)則該校正裝置屬于().
A.超前校正
B.滯后校正
C.滯后-超前校正
D.不能判斷
11.某單位反饋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G(s)=K/(s(s+1)(s+5))當k=()時閉環系統臨界穩定.
A.10
B.20
C.30
D.40
12.設單位負反饋控制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G(s)=K/(s(s+a))其中K>0a>0則閉環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
A.K值的大小有關
B.a值的大小有關
C.a和K值的大小無關
D.a和K值的大小有關
13.在對控制系統穩態精度無明確要求時為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最方便的是()
A.減小增益
B.超前校正
C.滯后校正
D.滯后-超前
14.某環節的傳遞函數為K/(Ts+1)它的對數幅頻率特性隨K值增加而()
A.上移
B.下移
C.左移
D.右移
15.二階欠阻尼系統的性能指標中只與阻尼比有關的是()
A.上升時間
B.峰值時間
C.調整時間
D.超調量
16.二階系統的傳遞函數G(s)=1/(4s*s+2s+1)其阻尼比ζ是()
A.0.5
B.1
C.2
D.4
17.當二階系統的根分布在根平面的虛軸上時系統的阻尼比為()
A.ξ<0
B.ξ=0
C.0<ξ
D.ξ≥1
18.若二階系統的調整時間長則說明()
A.系統響應快
B.系統響應慢
C.系統的穩定性差
D.系統的精度差
19.當二階系統特征方程的根為具有負實部的復數根時系統的阻尼比為()
A.ζ<0
B.ζ=0
C.0<ζ<1
D.ζ≥1
20.方框圖化簡時并聯連接方框總的輸出量為各方框輸出量的()
A.乘積
B.代數和
C.加權平均
D.平均值
21.若某負反饋控制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5/(s(s+1))則該系統的閉環特征方程為()
A.s(s+1)=0
B.s(s+1)+5=0
C.s(s+1)+1=0
D.與是否為單位反饋系統有關
22.下列哪種措施對改善系統的精度沒有效果()
A.增加積分環節
B.提高系統的開環增益K
C.增加微分環節
D.引入擾動補償
23.高階系統的主導閉環極點越靠近虛軸則系統的()
A.準確度越高
B.準確度越低
C.響應速度越快
D.響應速度越慢
24.設積分環節的傳遞函數為G(s)=K/s則其頻率特性幅值A(ω)=()
A.K/ω
B.K/(ωω)
C.1/ω
D.1/(ωω)
25.已知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100/((0.1s+1)(s+5))則該系統的開環增益為().
A.100
B.1000
C.20
D.不能確定
26.開環傳遞函數為G(s)H(s)=K/(sss(s+4))則實軸上的根軌跡為()
A.(-4∞)
B.(-40)
C.(-∞-4)
D.(0∞)
27.已知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50/((s+1)(s+5))則該系統的開環增益為().
A.50
B.25
C.10
D.5答案:C
28.控制系統的上升時間tr調整時間ts等反映出系統的()
A.相對穩定性
B.絕對穩定性
C.快速性
D.平穩性
29.控制系統的穩態誤差ess反映了系統的()
A.穩態控制精度
B.相對穩定性
C.快速性
D.平穩性
30.若兩個系統的根軌跡相同則有相同的()
A.閉環零點和極點
B.開環零點
C.閉環極點
D.階躍響應
3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時間響應只能分析系統的瞬態響應
B.頻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統的穩態響應
C.時間響應和頻率特性都能揭示系統的動態特性
D.頻率特性沒有量綱
32.時域分析的性能指標哪個指標是反映相對穩定性的()
A.上升時間
B.峰值時間
C.調整時間
D.超調量
33.開環傳遞函數為G(s)H(s)=(s+3)/((s+2)(s+5))則實軸上的根軌跡為()
A.(-5-2)
B.(-∞-5)和(-3-2)
C.(-5-3)和(-20)
D.(-∞-2)
34.下列哪種措施對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沒有效果().
A.增加開環極點
B.在積分環節外加單位負反饋
C.增加開環零點
D.引入串聯超前校正裝置
35.設微分環節的頻率特性為G(jω)當頻率ω從0變化至∞時其極坐標平面上的奈氏曲線是()
A.正虛軸
B.負虛軸
C.正實軸
D.負實軸
36.若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在s右半平面上沒有零點和極點則該系統稱作()
A.非最小相位系統
B.最小相位系統
C.不穩定系統
D.振蕩系統
37.系統的數學模型是指()的數學表達式.
A.輸入信號
B.輸出信號
C.系統的動態特性
D.系統的特征方程
38.根據系統的特征方程D(s)=3sss+s*s-3s+5=0可以判斷系統為()
A.穩定
B.不穩定
C.臨界穩定
D.穩定性不確定
39.系統的特征方程D(s)=5ssss+3ss+3可以判斷系統為()
A.穩定
B.不穩定
C.臨界穩定
D.穩定性不確定
40.在系統對輸入信號的時域響應中其調整時間的長短是與()指標密切相關.
A.允許的峰值時間
B.允許的超調量
C.允許的上升時間
D.允許的穩態誤差
41.對于一階二階系統來說系統特征方程的系數都是正數是系統穩定的()
A.充分條件
B.必要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以上都不是
42.系統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統穩定的()
A.充分條件
B.必要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以上都不是
43.系統特征方程為D(s)=sss+2s*s+3s+6則系統()
A.穩定
B.單位階躍響應曲線為單調指數上升
C.臨界穩定
D.右半平面閉環極點數Z=2
44.系統穩定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A.右半部分
B.左半部分
C.實軸上
D.虛軸上
45.以下關于系統穩態誤差的概念正確的是()
A.它只決定于系統的結構和參數
B.它只決定于系統的輸入和干擾
C.與系統的結構和參數輸入和干擾有關
D.它始終為0
46.系統型次越高穩態誤差越()
A.越小
B.越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
47.一般為使系統有較好的穩定性希望相位裕量為()
A.0°~15°
B.15°~30°
C.30°~60°
D.60°~90°
48.若系統增加合適的開環零點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改善系統的快速性及平穩性
B.會增加系統的信噪比
C.會使系統的根軌跡向s平面的左方彎曲或移動
D.可增加系統的穩定裕度
49.在系統中串聯PD調節器以下那一種說法是錯誤的()
A.是一種相位超前校正裝置
B.能影響系統開環幅頻特性的高頻段
C.使系統的穩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統的穩態精度得到改善
50.關于線性系統穩定性的判定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線性系統穩定的充分必要條件是:系統閉環特征方程的各項系數都為正數
B.無論是開環極點或是閉環極點處于右半S平面系統不穩定
C.如果系統閉環系統特征方程某項系數為負數系統不穩定
D.當系統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時系統不穩定
51.關于線性系統穩態誤差正確的說法是:()
A.I型系統在跟蹤斜坡輸入信號時無誤差
B.對于任何系統都可以用終值定理求其穩態誤差
C.增大系統開環增益K可以減小穩態誤差
D.增加積分環節可以消除穩態誤差而且不會影響系統穩定性
52.某校正環節傳遞函數G(s)=(100s+1)/(10s+1)則其頻率特性的奈氏圖終點坐標為()
A.(0j0)
B.(1j0)
C.(1j1)
D.(10j0)
53.在信號流圖中在支路上標明的是()
A.輸入
B.引出點
C.比較點
D.傳遞函數
54.ω從0變化到+∞時延遲環節頻率特性極坐標圖為()
A.圓
B.半圓
C.橢圓
D.雙曲線
55.一階微分環節G(s)=1+Ts當頻率ω=1/T時則相頻特性∠G(jω)為()
A.45°
B.-45°
C.90°
D.-90°
56.適合應用傳遞函數描述的系統是().
A.單輸入單輸出的線性定常系統;
B.單輸入單輸出的線性時變系統;
C.單輸入單輸出的定常系統;
D.非線性系統.
57.主導極點的特點是()
A.距離虛軸很近
B.距離實軸很近
C.距離虛軸很遠
D.距離實軸很遠
58.最小相位系統的開環增益越大其()
A.振蕩次數越多
B.穩定裕量越大
C.相位變化越小
D.穩態誤差越小
59.若某最小相位系統的相角裕度γ>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穩定
B.只有當幅值裕度Kg>1時才穩定
C.穩定
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斷系統的穩定性
60.關于系統零極點位置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A.如果閉環極點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則系統一定是穩定的.穩定性與閉環零點位置無關
B.如果閉環系統無零點且閉環極點均為負實數極點則時間響應一定是衰減振蕩的
C.超調量僅取決于閉環復數主導極點的衰減率與其它零極點位置無關
D.如果系統有開環極點處于S右半平面則系統不穩定
二.判斷題
1.比例環節的輸出量與輸入量之間的關系為一種固定的比例關系.
2.由閉環系統的零點極點分布圖可以繪制系統的根軌跡.
3.不穩定系統一定無法實現預定的控制任務.
4.傳遞函數是指輸出的拉氏變換和輸入的拉氏變換的比值.
5.如果把在無窮遠處和在零處的的極點考慮在內而且還考慮到各個極點和零點的重復數傳遞函數G(s)的零點總數與其極點數不等.
6.用傳遞函數不可以求出系統的全響應.
7.串聯超前校正可以使系統截止角頻率下降獲得足夠的相位裕量.
8.二階系統在單位階躍信號作用下當ζ=0時輸出為1-cosωnt.
9.若二階系統的閉環極點是一對共軛復根則系統超調量一定大于零.
10.積分環節的輸出量與輸入量的積分成正比.
11.開環對數幅頻特性曲線低頻段的形狀只決定于系統的開環增益K和積分環節的數目V(對最小相位系統而言).
12.開環幅相曲線的起點相角為-90°表示此系統為Ⅰ型系統.
13.控制裝置與被控對象之間只有順向作用而沒有反向聯系的控制方式稱為反饋控制方式.
14.勞斯判據判斷系統穩定的充分必要條件是特征方程各項系數大于零.
15.只有連續系統的穩態誤差都只和輸入信號系統的結構參數有關.
16.奈奎斯特穩定判據對于非最小相角系統是不適用的.
17.頻率特性適用于線性定常模型.
18.頻率特性只對系統適用對控制元件部件控制裝置不適用.
19.三頻段適用的范圍是具有最小相位性質的單位負反饋系統.
20.對數幅頻特性的縱坐標用L(ω)表示且L(ω)=20LgA(ω).
21.一個穩定的開環系統引入正反饋后構成的閉環系統一定不穩定.
22.系統閉環傳遞函數的極點就是微分方程的特征根.
23.對系統的動態和穩態性能起主要作用的閉環極點稱為主導極點.
24.系統開環零點數等于系統的根軌跡的條數.
25.系統輸出的振幅與輸入振幅之比稱為幅頻特性.
26.系統諧振峰值越大.超調量越大.
27.相位裕度是開環穿越頻率處的相角加180°.
28.一階系統的慣性越小其階躍響應越慢.
29.一般主導極點的實部比非主導極點的實部大3~5倍以上.
30.最小相位系統是指開環極點全都在s左半平面的系統.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渝粤教育] 中国地质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复习题 (2)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渝粤教育] 西南科技大学 国际贸易理论
- 下一篇: 银行卡证券账户解绑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