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粤教育] 西南科技大学 基础工业工程 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基礎工業工程——在線考試復習資料
一、單選題
1.線路圖是以作業現場為對象,對( )進行分析。
A.現場布置及物料和作業者的實際流通路線
B.物料的加工路線
C.人員的流通路線
D.機器、工作臺的相互位置
2.流程程序圖是對生產現場的整個制造程序作( )的記錄。
A.全面
B.大概
C.詳細
D.部分
3.程序分析可從( )來建立新方法。
A.操作、貯存、檢驗、運輸
B.六大提問
C.動作經濟原則
D.取消、合并、重排、簡化原則
4.基本生產過程包括( )。
A.生產準備過程
B.勞動過程
C.輔助生產過程
D.工藝過程、檢驗過程、運輸過程
5.流程程序分析中進行以操作者的作業流程為對象的分析所采用的圖表為( )。
A.物型流程圖
B.人型流程圖
C.操作分析圖
D.程序分析圖
6.工業工程的具體功能表現為( )等四個方面。
A.預測、設計、改善和設置
B.把人員、物料、設備和能源組成集成系統
C.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
D.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效率、保證安全
7.工作抽樣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活動事項的( )。
A.消耗時間
B.工作時間
C.停工時間
D.發生次數和發生率
8.將實測作業時間調整為正常作業時間的方法是( )。
A.作業測定
B.測時
C.工作抽樣
D.工作評比
9.PDCA循環是指P:計劃,D:執行,C:檢查,A:( )。
A.管理
B.控制
C.維持
D.處理
10.優化現場管理就是( )。
A.對生產現場的一切活動,按照企業的經營目標,進行計劃,控制,協調與激勵的總稱
B.通過實現企業的這些目標來實現企業經營戰略這一目標
C.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按一定的形式實現的生產要素優化組合
D.對生產現場進行綜合治理,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對現場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的配置和優化組合,通過管理職能,保證現場按預定的企業經營目標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產
11.時間研究是一種作業測定技術,旨在決定一位( )在標準狀態下,對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時間。
A.先進工人
B.一般工人
C.正常工人
D.合格工人
12.在進行作業測定時,選擇一個( )是很重要的。
A.標準速度
B.標準動作
C.合格工人
D.熟練工人
13.工藝程序分析是對現場的宏觀分析,把( )作為分析對象。
A.工藝方法
B.生產系統
C.工藝程序
D.空間配置
14.作業測定的目的是( )。
A.平衡作業組成員之間的工作量
B.提供估算標價,銷售價格和交貨合同的基礎資料
C.制定作業系統的標準時間,改善作業系統,制定最佳作業系統
D.確定機器利用率指標和勞動定額,并可以作為制定獎勵辦法的基礎
15.生產率管理是( )。
A.全面質量管理
B.對一個生產系統的生產率進行規劃,測定,評價,控制和提高的系統管理過程
C.作業測定和預算
D.財務和審計
16.生產過程的核心是( )。
A.生產準備過程
B.基本生產過程
C.輔助生產過程
D.生產服務過程
17.方法研究的著眼點是(?? )。
A.改進工藝和程序
B.求新
C.系統整體優化
D.挖掘企業內部潛力
18.吉爾布雷斯夫婦的主要貢獻是創造了( )。
A.時間研究
B.動作研究
C.甘特圖
D.統計質量控制
19.用勞動工時作為總投入計算的生產率稱( )。
A.資本生產率
B.勞動生產率
C.能源生產率
D.總生產率
20.“PTS”指的是( )。
A.動作經濟分析法
B.標準動作標準法
C.基本動作時間分析法
D.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
21.具有平均熟練程度的操作者,在標準作業條件和環境下,以正常的作業速度和標準的程序和方法,完成 所需要的總時間為( )。
A.作業時間
B.寬放時間
C.定額時間
D.標準時間
22.一個工人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地上對一個勞動對象或一組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成生產過程中的一部分稱( )。
A.工藝
B.工序
C.操作
D.動作
23.影響國家和部門生產率的因素有( )。
A.產品設計,生產系統設計
B.生產規模,職工素質
C.人力資源,科技水平,宏觀管理
24.方法研究內容包括( )。
A.勞動過程分析
B.基本生產過程分析
C.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動作分析
D.自然過程分析
25.技術性布置工作地的時間和( )成正比。
A.組織性布置工作地時間
B.基本時間
C.準備與結束時間
D.休息與生理需要時間
26.操作分析以( )為主要研究對象。
A.人
B.設備
C.場地
D.工具
27.人及機器如能一起工作,則在某一固定生產時間內,能獲得最低( )。
A.產品產量
B.產品質量
C.生產成本
D.材料消耗
28.定置管理是研究( )三者相互關系。
A.人與物處于立即結合狀態,人與物處于尋找狀態
B.人與機操作情況,物流情況,作業者情況
C.人、機、物
D.人有良好的工作狀態,人有部分工作處于尋找狀態人與物無關
29.生產率是( )之比。
A.利潤與工資
B.成本與利潤
C.消耗與利潤
D.產出與投入
30.歷史上被稱作“工業工程之父”的人是( )。
A.甘特
B.吉爾布雷斯
C.泰勒
D.亞當.斯密
31.生產率的定義是( )。
A.一切經濟價值的源泉
B.產出與投入之比
C.用來衡量生產系統轉換效率的指標
D.衡量生產要素使用的尺度
32.工業工程是一門( )。
A.工程科學
B.管理科學
C.交叉科學
D.技術與管理想結合的邊緣科學
33.若用工作抽樣法處理地現象接近與正態分布曲線,則以平均數X為中心線兩側取標準偏差的2倍時,其面積為總面積的( )。
A.68.25%
B.95.45%
C.99.73%
D.99.99%
34.工作抽樣的觀察時刻是( )。
A.隨意確定
B.固定時刻
C.隨機確定
D.不需確定
35.作業測定中的預定時間標準 (PTS) 法包括( )。
A.秒表測時法、工作抽樣法和標準資料法
B.直接法、 PTS 法和標準資料法
C.MOD 法、 PTS 法和標準資料法
D.MOD 法、 MTM 法和 WF 法
36.從觀察記錄開始就啟動秒表,在每個作業要素結束時記下結束時刻,直至作業結束停止秒表的記時為( )。
A.連續測時法
B.反復記時法
C.循環記時法
D.抽樣記時法
37.利用器具或裝置所做的動作,稱為( )。
A.握取
B.裝配
C.拆卸
D.使用
38.按測定方式,生產率可以分為( )。
A.靜態生產率和動態生產率
B.財務和審計
C.勞動生產率,資本生產率,原材料生產率,能源生產率,外匯生產率
D.直接勞動生產率和總成本生產率
39.從IE 發展歷程和國內外應用經驗來看,( )是發展的起點,也是現代IE 的基礎和組成部分。
A.系統工程或價值工程
B.質量管理或成組技術
C.傳統IE或基礎IE
D.線性規劃或網絡計劃技術
40.企業中IE 活動的主要領域是( )
A.生產設計
B.經濟分析
C.工作研究
D.質量管理
41.從科學管理開始,IE 發展經歷了( )時代。
A.科學管理和工業工程
B.科學管理,工業工程和IE運籌學
C.科學管理,工業工程和IE與系統工程
D.科學管理,工業工程和IE與運籌學,IE與系統工程
42.經濟學家用( )來衡量生產系統這種轉換功能。
A.經濟效益
B.效率
C.生產率
D.效益
43.優化現場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
A.“3S”活動
B.“4S”活動
C.“5S”活動
D.“6S”活動
44.模特法的單位時間的正常值1MOD等于( )。
A.0.1S
B.0.12S
C.0.19S
D.0.143S
45.預定時間標準法是利用預先為各種動作制定的( ),來確定進行各種操作所需要的時間。
A.動作標準
B.時間標準
C.定額時間
D.規定時間
二、多選題
46.開展工作研究,擬定改進方案主要遵循的原則是( )。
A.統一
B.取消
C.簡化
D.合并與重排
47.不屬于吉爾布雷斯夫婦的主要貢獻是創造了( )。
A.時間研究
B.動作研究
C.甘特圖
D.統計質量控制
48.不屬于影響國家和部門生產率的因素有( )。
A.產品設計,生產系統設計
B.生產規模,職工素質
C.人力資源,科技水平
D.宏觀管理
49.作業測定中的預定時間標準 (PTS) 法包括( )。
A.秒表測時法
B.工作抽樣法
C.MOD法
D.MTM法和WF法
50.按測定方式,生產率可以分為( )。
A.靜態生產率
B.動態生產率
C.直接勞動生產率
D.總成本生產率
51.方法研究的分析技術和作業層次的劃分相適應,共分為( )。
A.流程分析
B.程序分析
C.操作分析
D.動作分析
52.不屬于“5S”活動的目的是( )。
A.要使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員都有明確的崗位責任和工作標準
B.不斷改善現場,使現場環境和人們的心情處于最佳狀態
C.嚴格控制檢查,評比,考核制度
D.不懈地堅持,不斷地改善,不斷地循環
53.基本生產過程不包括( )。
A.生產準備過程
B.工藝過程
C.檢驗過程
D.運輸過程
54.PDCA循環,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P:計劃
B.:執行
C.:檢查
D.:管理
55.不屬于優化現場管理的是( )。
A.對生產現場的一切活動,按照企業的經營目標,進行計劃,控制,協調與激勵的總稱
B.通過實現企業的這些目標來實現企業經營戰略這一目標
C.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按一定的形式實現的生產要素優化組合
D.對生產現場進行綜合治理,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對現場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的配置和優化組合,通過管理職能,保證現場按預定的企業經營目標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產
56.對于缺少投資的作業系統的改進應采用的技術不包括( )
A.設備更新改造
B.采用新工藝
C.采用新材料
D.開展工作研究
57.操作分析不是以( )為主要研究對象。
A.人
B.設備
C.場地
D.工具
58.下面所列工業工程最重要的基礎技術不包括( )。
A.工作研究
B.功效學
C.運籌學
D.系統工程
59.流程程序分析中進行以操作者的作業流程為對象的分析所采用的圖表中,錯誤的是( )。
A.物型流程圖
B.人型流程圖
C.操作分析圖
D.程序分析圖
60.作業測定的目的不包括的是( )。
A.平衡作業組成員之間的工作量
B.提供估算標價,銷售價格和交貨合同的基礎資料
C.制定作業系統的標準時間,改善作業系統,制定最佳作業系統
D.確定機器利用率指標和勞動定額,并可以作為制定獎勵辦法的基礎
三、判斷題
61.將作業操作規程張貼在作業現場,這種管理方法屬于現場管理中的目視管理。( )
62.生產率的定義是用來衡量生產系統轉換效率的指標。( )
63.對于缺少投資的作業系統的改進應采用的技術是設備更新改造。( )
64.在機器加工的過程中,裝卸工作的工作是為了保證機器加工得以實現的輔助操作,對工件本身的變化不直接起作用,因此應盡量減少這部分工作所占的時間。( )
65.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體的動素名稱為持住。( )
66.在動作經濟原創中,盡量解除手的動作,而以夾具或腳踏工具代替,這是關于人體運用的原則。( )
67.生產過程的核心是生產服務過程。( )
68.根據不同的調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為人機操作分析、聯合操作分析和雙手操作分析。( )
69.用勞動工時作為總投入計算的生產率稱總生產率。( )
70.”5S”管理中,5S指的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 )
71.方法研究內容包括勞動過程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動作分析。( )
72.技術性布置工作地的時間和基本時間成正比。( )
73.操作分析以機器為主要研究對象。( )
74.人及機器如能一起工作,則在某一固定生產時間內,能獲得最低生產成本。( )
75.定置管理是研究人、機、物三者相互關系。( )
76.從觀察記錄開始就啟動秒表,在每個作業要素結束時記下結束時刻,直至作業結束停止秒表的記時為反復記時法。( )
77.利用器具或裝置所做的動作,稱為使用。( )
78.按測定方式,生產率可以分為直接勞動生產率和總成本生產率。( )
79.從IE 發展歷程和國內外應用經驗來看,傳統IE或基礎IE是發展的起點,也是現代IE 的基礎和組成部分。( )
80.企業中IE 活動的主要領域是質量管理。( )
81.從科學管理開始,IE 發展經歷了科學管理,工業工程和IE運籌學時代。( )
82.經濟學家用生產率來衡量生產系統這種轉換功能。( )
83.優化現場管理的主要方法是“6S”活動。( )
84.模特法的單位時間的正常值1MOD等于0.129s。( )
85.預定時間標準法是利用預先為各種動作制定的動作標準,來確定進行各種操作所需要的時間。( )
86.消耗性動素為計劃,休息,延遲,故延。( )
87.核心動素為身手,移物,持住。( )
88.雙手操作程序圖以雙手為對象,記錄其動作,表示其關系,并可指導操作者如何有效地運用雙手,從事生產性的工作,提供一種新的動作觀念,找出一種新的改善途徑。( )
89.在生產現場中,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操作人員對一臺設備(一項工作)進行操作,則稱為聯合操作作業。( )
90.生產就是創造物質和經濟財富。( )
91.人及機器如能一起工作,則在某一固定生產時間內,能獲得最低產品產量。( )
92.定置管理是研究人、機、物三者相互關系。( )
93.“5S”活動的目的就是不斷改善現場,使現場環境和人們的心情處于最佳狀態。( )
94.時間研究步驟為決定觀測次數,測時,進行評比,決定管理界限,決定寬放時間,計算標準時間。( )
95.確定進行某項工作所需要的時間的長短叫做功效學。( )
96.提高生產率是工業工程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是工業工程師的第一使命。( )
97.線路圖是以作業現場為對象,對人員的流通路線進行分析。( )
98.流程程序圖是對生產現場的整個制造程序作部分的記錄。( )
99.程序分析可從六大提問來建立新方法。( )
100.基本生產過程包括工藝過程、檢驗過程、運輸過程。( )
101.工業工程的具體功能表現為預測、設計、改善和設置等四個方面。( )
102.工作抽樣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活動事項的消耗時間。( )
103.將實測作業時間調整為正常作業時間的方法是工作評比。( )
104.PDCA循環是指P:計劃,D:執行,C:檢查,A:處理。( )
105.優化現場管理就是對生產現場進行綜合治理,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對現場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的配置和優化組合,通過管理職能,保證現場按預定的企業經營目標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產。( )
基礎工業工程——在線考試復習資料答案
一、單選題
1.
二、多選題
46.
C
C
C
C
三、判斷題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渝粤教育] 西南科技大学 基础工业工程 在线考试复习资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电脑鼠袋输入法(袋鼠输入拼音)
- 下一篇: 水晶头网线接线顺序 网线水晶头接法口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