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2021春1295社会心理学(本)题目
試卷代號:1295
 2021年春季學期期末統一考試
 社會心理學(本) 試題
 2021年7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一項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中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10分)
 1.當我們對一個人的某一方面有良好評價時,就會認為這個人一切都好,這種泛化傾向被稱為( )。
 A.寬大效應 B.名片效應
 C.首因效應 D.暈輪效應
 2.個人傾向于把有關認知對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規則化,形成完整的印象,逮屬于社會認知特征的( )。
 A.整體性 B.選擇性
 C.雙向性 D.易出偏差性
 3.凱利提出了( ),用以推斷行為的原因。
 A.成就歸因模型 B.三度歸因理論
 C.對應推論理論 D.歸因偏差
 4.( )也叫小群體意識,指的是為了維護群體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礙了對問題的所有解決辦法作出實事求是且準確的評價,從而導致了錯誤決策的現象。
 A.群體壓力 B.群體決策
 C.群體極化 D.群體思維
 5.阿希的三垂線實驗證明了( )現象的存在。
 A.模仿 B.從眾
 C.暗示 D.服從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6.所謂的 和社會行為是指個體或群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對于來自社會規范、 、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會影響所作出的內隱和外顯的反應。
 7.費斯廷格提出, 是指個體所持有的認知彼此矛盾沖突,處于相互對立的狀態。
 8.實驗法有別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點在于對所研究的情境給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變量和 之間的因果關系。
 9.個體對自我的認識,即自我概念可分為生理自我、 自我和 自我。
 10.解釋攻擊行為產生原因的理論主要有本能論、 理論和 理論。
 11.態度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經過服從、____、三個階段。
 12.根據服從的對象,服從一般可分為:對規范的服從和對 的服從。
 13.斯騰伯格認為所有愛情體驗都包括三個基本組成成分: 、激情與。
 14.他人在場對個體活動效率的影響分兩種:社會促進和 。
 15. 是個體對自己的整體評價,它反映了個體對自己是否滿意。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5分)
 16.刻板印象
17.社會認知
18.利他行為
19.偏見
20.從眾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如何形成較準確的自我評價?
22.改變態度的方法有哪些?
23.轉移與消除攻擊行為的方法有哪些?
五、應用分析題(20分)
 24.1964年美國紐約發生了著名的吉諾維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諾維斯的女子在晚上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殺害。案發的三十分鐘內有38個鄰居聽到被害者的呼救聲,許多人還走到窗前看了很長時間,但沒有一個人去救援,甚至沒有人行舉手之勞,打電話及時報警,致使一件不該發生的慘劇成為現實。
 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這種“眾人旁觀、見死不救”的現象及其原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国家开放大学2021春1295社会心理学(本)题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余额宝体验金收益算法
- 下一篇: 国家开放大学2021春1338幼儿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