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智慧林业中的应用
以森林防火視頻監控、道路視頻監控、紅外野保相機、生態因子監測、水文水質監測、無線通信專網等物聯網相關技術在林業科研、生產、管理及服務上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并且已經成為了支撐智慧林業發展的只要信息手段。
智慧林業具有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生態化的特征,是數字林業的升華。通過讓林業業務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相結合,促進林業的發展轉型。通過智慧林業的建設,林業的管理和服務價值將被深入的挖掘,林業經濟也將會更加繁榮。
作為下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物聯網必將成為“智慧林業”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加強物聯網在智慧林業的應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物聯網相關技術在智慧林業中的應用:
1、森林防火監控系統
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可及時掌握森林火災的現狀、動態、發展趨勢,提供效益綜合分析、評價、決策手段和方法,提高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補充了現有火情監測信息化手段。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可利用原有人工防火瞭望塔加裝設備工作平臺進行安裝,前端監控設備宜采用球形轉臺,具有360°連續巡航模式,通過紅外、可見光雙攝像頭的探測手段,對周圍的林地進行監控,通過前端的煙火識別引擎,對火情進行分析、判斷、定位,視頻編碼器將圖像編碼,通過網絡傳輸設備及光傳輸專網將信號回傳到后端平臺,后端平臺可實現林場到各級監控指揮中心的互聯互通,滿足防火值班、信息匯總、綜合協調指揮調度等森林火災的應急管理業務需要。具有火災監控、綜合預測預警、信息接報與發布、綜合研判、輔助決策、指揮調度、應急保障等功能。
2、道路視頻監控系統
道路視頻監控系統使管理人員能遠程實時掌握林區周邊道路重點監控區域的情況,保障監管區域內部人員及財產的安全,為林區提供安全監管、資源監控、案發后查、證據提取等有效的技術手段。本系統由前端攝像機設備、視頻顯示設備、控制鍵盤、視頻計算與存儲設備、相關應用軟件以及其它傳輸、輔助類設備組成。前端攝像頭需部署在進入林區的主要路口、事件多發區、重點監控區等重點位置,可滿足林區管理部門對外來人員及車輛全方位、全時段的可視化監控需求。提供圖片、實時視頻及錄像回放,并根據相關業務需要針對人員車輛穿越警戒面或在監控區域長時間停留等事件進行報警,對林區的各種突發事件能做到及時發現、快速預警、快速反應,可有效震懾林區中潛在違法犯罪分子,減少林區盜采、盜伐、盜獵及火災事件的發生。并提供輔助決策信息,起到綜合治理的效果。
3、紅外野保相機
紅外野保相機是指使用紅外感應設備在無人在場操作的情況下,自動拍攝野生動物的靜態照片或動態影像。紅外相機裝置隱蔽和能夠持續工作的特點使其十分適合用于探測活動隱秘、數量稀少的動物。紅外野保相機需部署在林區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的地區,成對使用。每個監測單元的兩臺相機分列動物通道兩側,相機距獸徑中心3-10m,由紅外探頭觸發,無論白天和黑夜,均可以進行攝像和拍攝兩種動作。存儲方式支持本地存儲,可通過林區自建的無線通信專網將數據進行實時回傳、定時回傳或需求回傳。紅外野保相機供電方式采用太陽能供電方式,支持林下微光供電,相機機身外增加鐵制外殼,配合夾具兼具固定和防盜功能。隨著紅外野保相機在保護地日常工作和監測研究中的逐漸普及,可以預見其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
4、生態因子監測站
生態因子監測站是利用環境溫濕度傳感器、數字風向傳感器、數字風速傳感器、大氣壓力傳感器、雨量傳感器、土壤熱通量傳感器、土壤溫度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負氧離子傳感器、長波輻射表傳感器、氣象生態環境監測儀等各類傳感器,對林區內各類生態因子數據進行監測。生態因子監測站由數據采集中心軟件、數據采集器、各類傳感器、供電系統組成。采集器收集各個傳感器的數據發送到監測中心微機中,通過采集中心的分析軟件實時顯示數據, 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存儲。
5、水文水質監測站
水文水質監測站是監測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的主要監測手段之一。可通過在線自動監測手段解決人工監測難度大、監測周期長等問題。監測內容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水溫、鹽度、PH值、溶解氧、電導率、濁度、高錳酸鹽、氨、磷、氮、葉綠素等指標的監測,需根據不同的水資源類型選擇不同的監測指標。
6、無線通信專網
林業部門需要建設一套無線通信專網,解決林區信號覆蓋、前端采集的信息實時流暢回傳、地面巡護人員與林區監控管理指揮中心無縫對接等實際問題。無線通信專網可做為上述紅外野保相機、道路視頻監控、森林防火監控、生態因子監測站、水文水質監測站等前端采集設備的數據回傳網絡,基站位置可以利用林區中原有防火瞭望塔進行設置,結合仿真結果進行補盲選點。前端采集設備處新增室外無線路由設備CPE,通過無線通信專網與基站實現連接,基站數據通過光纖傳輸專網、無線光通信等網絡回傳至監控中心。無線通信專網具有大容量的實時高清視頻集群調度功能,可以隨時向護林人員發送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起到通知、指令下達、行動指引等作用。監控指揮中心可以選擇單人進行雙向音視頻通信,也可以選擇某些或者全部護林人員進行統一的高清音視頻通信,進行統一的行動指揮、指令下達。護林人員的位置可以實時顯示在地圖上,指揮人員可以隨時看到護林人員的位置,可以實時確定其行進路線,進行實時指揮。若突發火災,火災現場的通信保障工作將顯得尤為重要。無線通信專網應采用低頻段覆蓋,有效提高信號繞行和穿透能力,做到基站需求與防火監控需求基本一致。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物联网在智慧林业中的应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重启tomcat服务命令(li
- 下一篇: 物联网对石油燃气行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