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CEO 黄仁勋:我们 5 年前把一切都押在了 AI 上
8 月 9 日消息,英偉達(Nvidia)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勛(Jensen Huang)今天在洛杉磯的 SIGGRAPH 大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該公司在 2018 年做出了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商業決定,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將重新定義其未來和幫助重塑一個不斷發展的行業。
注意到,黃仁勛在演講中回顧了五年前的那個轉折點,那就是選擇采用 AI 處理圖像的方式,即光線追蹤(ray tracing)和智能渲染:分別是 RTX 和 DLSS 技術。他說:“我們意識到光柵化(rasterization)已經達到了極限。”光柵化是傳統的、廣泛使用的渲染 3D 場景的方法。“2018 年是一個‘孤注一擲’的時刻,要求我們重新發明硬件、軟件、算法。而當我們用 AI 重新發明 CG(計算機圖形學)時,我們也在重新發明 GPU(圖形處理器)用于 AI。”
雖然光線追蹤和 DLSS 仍在被消費 GPU 和游戲領域逐步采用的過程中,但他們為此創建的架構卻被發現是與日益增長的機器學習開發社區完美匹配。訓練更大更復雜的生成式模型所需的大量計算只能由像 H100 這樣從一開始就設計為能夠以規模化執行必要操作的系統來提供。可以說,AI 開發在某種程度上只受到這些計算資源可用性的限制。
但黃仁勛堅稱,這只是開始。新的模型不僅需要被訓練,還需要被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用戶定期實時運行。“未來 LLM(大型語言模型)將處于幾乎所有事物的前沿:‘人類’是新的編程語言,”他說。黃仁勛推測,從視覺效果到快速數字化的制造業、工廠設計和重工業等領域都將在某種程度上采用自然語言界面。“整個工廠將由軟件定義和機器人化,并且它們所建造的汽車本身也將是機器人化的。所以這是機器人設計機器人建造機器人,”他說。
黃仁勛沒有提到 AI 面臨的諸多挑戰、監管等問題。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英伟达 CEO 黄仁勋:我们 5 年前把一切都押在了 AI 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hich oracle linux,(
- 下一篇: oracle编程基本语法,oracle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