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属于哪个市管辖(常熟的经济发展如何)
常熟市是蘇州的下轄縣級市,位于江蘇南部、蘇州北側,簡稱虞,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常熟市東北瀕臨長江,東鄰太倉,南接昆山和相城,西連江陰和錫山。
常熟市是蘇州的下轄縣級市,位于江蘇南部、蘇州北側,簡稱虞,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常熟市東北瀕臨長江,東鄰太倉,南接昆山和相城,西連江陰和錫山,西北靠張家港,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際濕地城市、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常熟管轄8鎮6街道,總面積1264平方公里,政府駐虞山街道,七普常住人口168萬人。
常熟人才輩出,他是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秦淮八艷的柳如是長年寓居及埋葬之所,也是晚明民族英雄瞿式耜、晚清政治家翁同龢的家鄉,是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王淦昌的故鄉。
西漢景帝時期,在常熟設虞鄉,東漢永建時常熟增設南沙鄉。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立海虞縣,隸于吳郡,此為常熟地域設縣之始。東晉時南沙鄉升為南沙縣,常熟并存海虞、南沙兩縣。
梁大同六年(540年),取“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意,南沙縣改為常熟縣,縣治之地設南沙城(即今福山),是為常熟縣名之始。
隋開皇年間廢信義郡及所轄海陽、前京、信義、海虞、興國等五縣并入常熟,縣治設于原南沙城。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隸于吳郡。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常熟縣升為常熟州,隸于平江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降為縣。清代時分拆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兩縣治同城。民國元年(1911年),常熟、昭文兩縣合并為常熟縣。
1949年常熟解放,分常熟城區設常熟市,其余為常熟縣。1958年撤常熟市,統一為常熟縣。1983年撤縣建市,設縣級常熟市。
常熟市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地勢低平、水網交織,海拔大都在3—7米間。南部低洼,屬太湖水網平原,局部地段最低為3米以下;西北部與東北部略高,屬長江沖積平原。
最高峰為虞山,海拔263米,山脊長6.4公里。常熟擁有37.5公里長江岸線,境內河道密布,水上交通便利,有航道60條,通航里程533公里。
常熟經濟發達,在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榜單中排名第4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60億元,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數字,在廣東的地級市中可以排到第11位,要知道以一個縣級市的體量超過一半以上的地級市,是很牛B哈,2020年常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3.7億,也是不錯不表現。
常熟在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利用臨江臨港的有利條件,形成以造紙、能源、建材、化工、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的臨江產業群體,吸引一批跨國公司前來投資。
在傳統經濟遇到挑戰以后,常熟開始轉型,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加強工業投資,2020年常熟工業投資達300.6億,占蘇州市的20%左右,居蘇州第一位。
第二強化創新驅動,創建國家創新型縣,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培育,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50家。
第三大力建設聲學產業鏈,建設“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組建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啟動建設聲學國際創新大廈等核心載體,強化創新資源和產業需求對接,推動聲學產業項目集聚,爭創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圍繞聲學等產業需求,深化與常熟理工學院校地融合發展。
常熟是一個以制造為主的城市,在當今人力緊張、制造成本高企的時代,常熟加快啟動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計劃,建立財政獎補、金融支撐、專項基金聯動扶持機制,加強專業服務商和技能人才引育,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建設,推廣機器人或設備,取代人力作業,降低制造成本。
祝常熟經濟越來越好,常熟百姓日子越來越幸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江苏省常熟市属于哪个市管辖(常熟的经济发展如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SP.NET中利用ashx实现图片防盗
- 下一篇: [HDU 4666]Hyper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