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点设置高度(沉降观测点设置高度偏差)
1. 沉降觀測點設置高度偏差
0.0025×99.9×1000=249.75MM
對建筑物各種結構的允許變形都是相對值,其中唯體型簡單的高層建筑的平均沉降量≯200mm;
高聳結構基礎的沉降量,按高度100、200、250M分別限制為400、300、200mm。
中、底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高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建筑高度在200m到250m時取200mm;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
2. 沉降觀測點設置多高
(1)中、底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2)高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建筑高度在200m到250m時取200mm;
主要從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進行分析
基變形特征可分為沉降量、沉降差、傾斜、局部傾斜。所以建筑物最終的觀測合不合格,要取決多個因素。
計算地基變形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勻、荷載差異很大、體型復雜等因素引起的地基變形,對于砌體承重結構應由局部傾斜值控制;對于框架結構和單層排架結構應由相鄰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對于多層或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應由傾斜值控制;必要時尚應控制平均沉降量。
2、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分別預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間和使用期間的地基變形值,以便預留建筑物有關部分之間的凈空,選擇連接方法和施工順序。
3. 沉降觀測點數據偏差多少
一般會把觀測點排布在建筑四角、差異沉降量大的地點、地質條件有顯著異常的領域以及沉降裂縫的兩邊,注意實際設置的時候,還要保證位置視線開闊,沒有遮擋。
道具設備和人員素養的要求:要依據沉降觀測精度高的特性,為了保證它可以精準的反映出建筑物下沉的狀況,通常規定誤差必須小于變形值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所以觀測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水準儀,并且水準儀也要配備受環境和溫度影響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假如沒有的話,則要選擇塔齒的第一段標尺。
4. 沉降觀測點的設置要求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應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地基變形特征,并結合地質情況及建筑結構特點確定。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應滿足以下要求:
1.沉降觀測點的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墻每10~20 m處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層建筑物、新舊建筑物、縱橫墻等交接處的兩側。
(3)建筑物裂縫、后澆帶和沉降縫兩側,基礎埋深相差懸殊處,人工地基與天然地基接壤處,不同結構的分界處及填挖方分界處。
(4)寬度大于等于15 m或小于15 m而地質復雜及膨脹土地區的建筑物,應在承重內隔墻中部設內墻點,在室內地面中心及四周設地面點。
(5)鄰近堆置重物處、受震動有顯著影響的部位及基礎下的暗溝處。
(6)框架結構建筑的每個或部分柱基上或縱橫軸線上。
(7)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底板或接近基礎的結構部分之四角處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設備基礎和動力設備基礎的四角、基礎形式或埋深改變處及地質條件變化處兩側。
(9)電視塔、煙囪、水塔、油罐、煉油塔、高爐等高聳建筑物,應設在沿周邊與基礎軸線相交的對稱位置上,點數不少于4個。
5. 沉降觀測點的標高設置
觀測釘統一安裝在建筑物室外標高以上50CM處。安裝時,若安裝點是鋼筋砼柱時,則應直接焊接于柱筋上;若是磚墻,則應采用先預埋在砼預制塊上,再砌上墻,沉降觀察點安裝時,應伸出墻5CM左右,以確保外墻裝修后,沉降觀察點能伸出墻2.5CM,沉降觀察點安裝后應上漆并標出標志。
6. 沉降觀測點沉降差要求
沉降值是指初次沉降量(第二次)與本次沉降量的累加值。
沉降量是指,上次沉降觀測值(高程)本次沉降觀測的觀測值(高程)之差的值,一般以毫米為單位。
建筑物的沉降觀測,以二等水準測量的精度,按一固定路線,固定人,固定儀器,按一定的周期賓施測量。
7. 沉降觀測偏差范圍
沉降觀測,和水平測量是兩種不同的標高測量。沉降觀測平常用的水準儀要加測微器,精度0,1mm,水準測量不用加測微器,精度1mm。沉降觀測是工程測量的一種,和水準測量是兩個概念。
一等:適用變形特別敏感的高層建筑、工業建筑、高聳構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設施等,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0.3毫米,相鄰點高差中誤差0.1毫米。
二等:適用變形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高聳構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設施和重要建筑場地的滑坡監測等,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0.5毫米,相鄰點高差中誤差0.3毫米。
三等:適用一般的高層建筑、工業建筑、高聳構筑物、滑坡監測等,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1.0毫米,相鄰點高差中誤差0.5毫米。
四等:適用精度要求較低的建筑物、構筑物和滑坡監測等,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2.0毫米,相鄰點高差中誤差1.0毫米。
8. 沉降觀測點允許偏差
沉降觀測中沉降量和允許偏差值: 特級 ≤0.05 ≤0.3 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種精密工程和重要科研項目變形觀測
一級 ≤0.15 ≤1.0 高精度要求的大型建筑物和科研項目變形觀測
二級 ≤0.50 ≤3.0 中等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和科研項目變形觀測;重要建筑物主體傾斜觀測、場地滑坡觀測
三級 ≤1.50 ≤10.0 低精度要求的建筑物變形觀測;一般建筑物主體傾斜觀測、場地滑坡觀測
9. 沉降觀測點位置要求
一般會把觀測點排布在建筑四角、差異沉降量大的地點、地質條件有顯著異常的領域以及沉降裂縫的兩邊,注意實際設置的時候,還要保證位置視線開闊,沒有遮擋。
道具設備和人員素養的要求:要依據沉降觀測精度高的特性,為了保證它可以精準的反映出建筑物下沉的狀況,通常規定誤差必須小于變形值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所以觀測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水準儀,并且水準儀也要配備受環境和溫度影響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假如沒有的話,則要選擇塔齒的第一段標尺。
10. 沉降觀測偏差允許范圍
教育工程的沉降觀測,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是可以的,也可認為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應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
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對重點觀測和科研項目工程,若最后三個周期觀測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測量中誤差,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中、底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高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dao200m取300mm,建筑高度在200m到250m時取200mm,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
梁是跨過空間的橫向構件,主要起結構水平承重作用,承擔其上的板傳來的荷載,再傳到支撐它的柱或墻體上,但圈梁主要是為了提高建筑物整體構件的穩定性,而環繞整個建筑物墻體所設置的梁。
地基沉降量的計算是先求出每一層土的壓縮量,之后再求它們的總和,其中第層土的壓縮量,等于從基礎底面到第層土底面的壓縮量,減去從基礎底面到第層頂面的壓縮量。
在計算第層土的壓縮量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即認為基底到第層土頂面的壓縮模量與第層土的壓縮模量相等。
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的土體或巖體,建筑物必須建造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為保證地基的堅固、穩定和防止發生加速沉降或不均勻沉降,地基應滿足以下要求:有足夠的承載力,有均勻的壓縮量,以保證有均勻的下沉,有防止產生滑坡、傾斜方面的能力。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沉降观测点设置高度(沉降观测点设置高度偏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
- 下一篇: 微信主页怎么设置皮肤(微信主页界面怎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