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合作(一):我怎样做组长(敢于承担责任)
導讀:小組合作開始了,不怕死的我,攬下了組長的活兒。然后開始了我的漫漫長征路。不過,不怕豬一樣的組長,咱有神一樣的組員。機房合作到現在,真的感激組員的配合以及對我這個豬組長的指點。接下來,說說我這個階段的感受。
一、積極主動(Why me?)
在重構的時候,師傅就說,你去爭取合作的時候做組長吧。我那時候,態度很堅決:我不,我死都不要當組長,我當不了那個組長,我什么都做不好。那時候師傅還說,沒有什么當不了的,等你成了組長,你也就會當組長了。
重構還沒有結束的時候,菲菲姐就過來找我結組。然后了解了一下組員的情況,我那顆當組長搖擺的心,頓時就不搖擺了。我是這樣想的:兩女一男,怎么著也是阿波波的組長。再其次,菲菲也比我好,總之輪不上我。所以,我那時候的心情之雀躍,無以言表。
等到我重構完了,組內成員都重構完了,可以開始合作的時候。我那顆不搖擺的心,又開始搖擺了:我到底要不要當組長?最后,腦袋進了水,腿腳一個抽筋思維短了路,跑到老師辦公室:老師,我要當組長,我一定要當組長,拜托你,讓我當組長。于是,我們小組的組長就是我了。很感激老師給我的這個機會,很感激曉菲和阿波波給我的這個機會,我會努力去做的。
其實,我后來為什么一定要當組長呢?
1,我突然明白,當肩上有責任的時候,當我被需要,當我需要作出決策時,我可以很好的成長。
2,即使我做的不好,至少在做的過程中,我可以知道我哪里不好。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對自己有一個比原來清晰的認識。
3,組長一定要有人當的,既然可以是別人,那么,為什么不能是我?
二、尋求幫助(How should I do?)
接下了組長這個活兒,心里頓時忐忑了。然后就找師傅,師哥,師姐給一些建議,指點。找了3個九期的師姐,咨詢了一下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一般的解決方案。說實話,那時候心里就又退縮了,但組長已經是我了,我不能逃避我的責任。然互就又找了十期的師傅,又咨詢了一些注意事項。最后,機房合作的前期任務就分配好了。
以前的我,其實真不愛和別人說話,當了組長之后,我不得不去和師哥師姐們交流。在交流后,我發現了幾個很重要的東西:
1,當我是組長成了一個既定事實,我就已經干著組長干的事兒了。那時候突然明白:等你成了組長,你也就會當組長了。
2,當組長這件事兒,可大可小。大的是:必須協調組員,必須協調任務,還有就是,必須保證工期。小的是:小組合作,每個人的任務其實是減輕了的。只需要做好自己那一塊就夠了。
3,對于當組長這件事兒,我突然感激那時候腦袋進水去跟老師說一定要當組長的我。
三、具體實施(What can i do?)
1,準備工作
怎樣保證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可以共同提高,共同成長,這是我跟別人咨詢時的一個主要的原則點。后來,秉著大家一起學習的主旨,文檔編寫的負責人肯定是我了,但我將設計模式和數據庫設計分給了兩個組員去負責(小組共同參與討論)。在前期的文檔編寫中召開了幾次討論會。
第一次:討論系統的業務需求,以及數據庫的設計。實體(關系)有哪些,建立哪些表,需要哪些字段,數據類型及長度?
第二次:討論設計模式的應用。用哪些模式,怎樣用,用到哪?
第三次:確立設計模式和數據庫設計。
第四次:討論類及類的抽象方法。用什么方法抽象類,比如D層,按表還是功能?B層,按表還是業務?
第五次:說比較特殊的邏輯處理,并分配編碼任務。
2,任務分配
這個階段主要是涉及到兩次分配。第一次是文檔編寫前,第二次是文檔編寫后。
第一次:
因為我是組長,而我要把文檔全部寫出來,那我一定是對這個系統了解的相對較多的那個人。怎樣能讓組員一起成長?我將設計模式的應用分配給了曉菲,而數據庫設計分配給了阿波波。后來我們一起討論商定,呃,效果還不錯。
第二次:
編碼任務的分配。首先,我每次分任務的時候,會自己先定一份計劃,然后協商一下組員的意見,可以小范圍的調整,但原則不變。這個任務的分配,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組長負責寫B層和外觀。設計數據庫的寫D層。實體層和接口層直接代碼導出。剩下的那個人寫U層和工廠。
第二階段:代碼全部外放,即組長不參與代碼的編寫。設計數據庫的寫D層、工廠和U層,另外一個實現B層和外觀。
第三階段:(和師姐交流后)組長寫外觀和工廠。設計數據庫的寫D層和U層,另外一個寫B層。(最終采用方案)
原因:
1,大家都需要積累代碼量,增添代碼親和度,如果將代碼全部外放,組長除了寫文檔,積累不到代碼量。
2,全部的代碼由兩個人寫,由于工期的安排,任務會相對較大較重。
3,常理是組長負責寫邏輯層,但我們的討論也比較多,機房收費系統大家也都經歷了兩次,邏輯還都比較清晰。所以這個劃分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個人的選擇。邏輯層是很重要的一層,這個得需要根據小組情況,具體商定。
四、個人感受
相信自己,給自己一份責任,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機房合作的組長,最終輪到我身上,真的是感觸很多,這個過程也很曲折。其實,我們三個人,我真的是相對比較幼稚了那一個。小組合作,其實也跟足球比賽一樣吧。一個小組,一個團隊,需要拔尖的人,但,我認為,它更需要團結、溝通、融合。一個人的戰隊,是抵不過2個人的團結的。
再次感謝我的神一樣的組員,我需要他們,勝過他們需要我!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hhx626/p/6010440.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机房合作(一):我怎样做组长(敢于承担责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ucene.net站内搜索—5、搜索引
- 下一篇: 僵固式思维 OR 成长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