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发展_得于人工智能发展,机器人教育低龄化越来越普及
近兩年,各種看得到看不到的渠道都在推薦學機器人少兒編程,雖有利益使然,不過機器人少兒編程也確實算得上是通往世界名校大門的快速通道。
相信很多家長也同樣能感到,最近這股風刮得實在是太大,以至于周圍的家長們都開始焦慮起來,好像孩子不會編程就要被時代拋棄了一樣。
那么讓孩子學機器人少兒編程真的是必要的嗎?
你知道嗎?在摩根大通、高盛和花旗集團等知名投資銀行都正在教業務員們學習編程,因為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如果不會編程,他們根本無法進行資產管理工作,也就意味著將面臨被淘汰的選擇。
英國倫敦大學研究人員調研了全球48個國家20萬參與者,發現60余年來,人類的平均智商值升高了20點。也就意味著,我們的下一代已經比我們的父輩平均聰明了一個等級。
面對越來越聰明的孩子們,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應該與時俱進。
從國外的趨勢來看,英國是全球最早推行機器人少兒編程的國家,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等國家都是從很早就推行了機器人編程教育。
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的工程師們在美國創建的“編程一小時”活動,全球已超過3700萬的學生參與。
而我國,編程已被浙江、北京、山東、江蘇、重慶等省市引進中小學,浙江省更把編程納入信息技術高考。
學機器人編程低齡化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普遍,而孩子們也用編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艷的奇跡。
世界著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曾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8億人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人工智能將使50%的工作崗位消失。
李開復也曾預測:翻譯、新聞報道、助理、會記等工作,未來10年將有約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機器人編程、編程思維對孩子的成長似乎已經至關重要。在少兒階段學習機器人編程,通過編程讓孩子更早的了解信息社會的構成,將會成為孩子們重要的軟實力。
孩子們提前接觸機器人編程,可以幫他們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有機會發展成為他們終生受益的技能。就像這個時代最頂尖的風云人物里,有許多人是從小開始學習編程的。
伴隨大數據的爆發,人工智能的深入,編程將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各行各業都需要的基礎技能。如果孩子在黃金時期沒有獲得學習的能力,那么以后可能要花費5倍、10倍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
機器人編程思維,是孩子最重要的收獲
能夠把現實生活中的復雜問題逐步拆分,再形成有規律的簡單步驟的能力,就是機器人編程思維。這種能力是可以從小培養的。
從長期看,機器人編程鍛煉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對培養孩子高效的思考模式、做事視角,有很大幫助。
“編程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分解、模式識別、抽象、算法四個步驟組成。通過這四個步驟能夠清晰有條理地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
根據皮亞杰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整個7-12歲處于孩子的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獲得了較系統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學編程的最佳時機是小學段。
從短期看,機器人編程能幫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不少父母反饋,孩子學編程后,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專注力提升了,更懂得規劃自己的時間,不再一味沉迷于游戲中。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机器人教育发展_得于人工智能发展,机器人教育低龄化越来越普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中for和while区别_P
- 下一篇: Cookie中不能有空格_前端小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