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AR从入门到精通100讲(十四)-一文详解CAN总线错误帧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AUTOSAR从入门到精通100讲(十四)-一文详解CAN总线错误帧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01
錯誤幀的幀結構
在發送和接收報文時,總線上的節點如果檢測出了錯誤,那么該節點就會發送錯誤幀,通知總線上的節點,自己出錯了。
錯誤幀由錯誤標志和錯誤界定符兩個部分組成。
主動錯誤標志:6個連續的顯性位;
被動錯誤標志:6個連續的隱性位;
錯誤界定符:8個連續的隱性位。
可以看到在錯誤標志之后還有0~6位的錯誤標志重疊,這一段最低有0個位,最多有6個位,關于這一段是怎么形成的,將在下文中解釋。
02
錯誤幀是怎么檢測的
2.1 位填充原則
在了解CAN總線中的錯誤檢測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位填充。
 CAN協議中規定,當相同極性的電平持續五位時,則添加一個極性相反的位。
對于發送節點而言:
在發送數據幀和遙控幀時,對于SOF~CRC(除去CRC界定符) 之間的位流,相同極性的電平如果持續5位,那么在下一個位插入一個與之前5位反型的電平;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UTOSAR从入门到精通100讲(十四)-一文详解CAN总线错误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UTOSAR从入门到精通100讲(九)
- 下一篇: 古老的spc也可以用机器学习(三)-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