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审核中的10大常见场景,你遇到了几个?
1、在外審發現一個或二個一般不符合后,對所有員工和管代的出色工作表示祝賀。
【跡象】我們知道我們的問題遠比不符合項要多。我們又一次擺脫了。別換審核員,我喜歡那家伙。把我們的實際問題隱藏起來,干的不錯!以后繼續保持這樣,確保隱藏更多的問題,即使在外審前“打掃”好我們的工作需要加班。確保我們絕不能得到太多的不符合項——這對你們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我不是在嚇唬你們噢,我是認真的。
2、老板基于外審不符合項的多少來看待大家工作的好壞。這比上個問題還嚴重。
【跡象】別找嚴厲的審核員。別讓他深究那些你知道哪里是弱項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她會開更多的不符合項——你會因此而被降薪的。把她帶到是我們強項的地方去。同樣,不要真的去挑戰或改變我們的質量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下工作,因為這個體系讓我們不會有太多的不符合項。重要的是讓不符合項盡可能的少,而不是改進。
3、“批處理”管理評審。大多數公司按月、季、半年或年的頻次舉行管理評審。
【跡象】盡管我們是精益管理的公司,那些理念只適用于去“精益”原材料或事情,不適用于質量管理體系。實際上,質量管理體系不是精益管理。類似內審和管理評審這樣的活動應批處理完成。我的意思是想想看。記住全年的顧客抱怨,審核結果,問題以及改進機會,把它們存在我大腦里,然后每年一起一次性地再把它們拿出來,對我來說,這樣做更容易。外審員會喜歡的,因為都存放在一個老大的記錄里,而且還滿足所有的管理評審要求,外審員更容易查。有點非常重要就是要讓外審員的工作更為簡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质量体系审核中的10大常见场景,你遇到了几个?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UTOSAR从入门到精通100讲(七)
- 下一篇: 精益或六西格玛已经不易了,为啥还需要“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