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五个小故事带你领悟汉字的魅力)
講述了漢字的發(fā)展演變歷程和許多與漢字有關(guān)的史實及逸聞趣事。試列一兩例。徐霞客問路:明朝時期,徐霞客為了撰寫《徐霞客游記》,走遍大江南北,歷盡千辛萬苦。
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之一。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作為中華民族的語言交流工具,展現(xiàn)了人類語言中最富有魅力的古典情懷。
無論是結(jié)構(gòu)的勻稱規(guī)則,還是形象的簡約奇特;無論是讀音的音韻旋律,還是字義的豐富深奧,漢字給人的美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都無法比擬的。
漫漫歷史長河中,漢字以它獨有的藝術(shù)魅力和學術(shù)價值得到了人們的喜愛。
在漢字的使用過程中,人們深刻挖掘它瑰麗的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形成了一種中國獨有的充滿智慧的表達方式。
漢字發(fā)展的歷史上,有很多關(guān)于漢字典故,漢字練字之妙,成語故事性俗語故事等,講述了漢字的發(fā)展演變歷程和許多與漢字有關(guān)的史實及逸聞趣事。試列一兩例。
徐霞客問路
明朝時期,徐霞客為了撰寫《徐霞客游記》,走遍大江南北,歷盡千辛萬苦。一天他翻過一座山后,來到一處岔路口,見眼前有左,中,右三條路,不知該往那條路上走。
正在為難之際,迎面走來一個童子,徐霞客忙走上前問路,童子朝他看了一眼,沒吱聲,隨手在地上寫了一個“主”字,轉(zhuǎn)身就離開了,徐霞客略一思索,恍然大悟,于是,他按照童子的提示,沿著左邊那條路走去。
原來,“往”字去掉左邊即成“主”字,因此書童寫“主”的意思是往左邊走。
一點萬金
新疆烏魯木齊有一掛面廠。原來這個廠生產(chǎn)的掛面廠。原來這個廠生產(chǎn)的掛面深受大消費者歡迎廠家為了求得更高的銷售額,決定改進產(chǎn)品的包裝。
于是廠里籌集了一筆資金,購買了大量的優(yōu)質(zhì)包裝袋,又拿出了十六萬元的印刷費,專請日本一個大型印刷廠印制商標。
誰知設(shè)計人員一時粗心,把“烏魯木齊”的“烏”字多寫了一點,由于這一點之差,自治區(qū)的首府竟成了“鳥魯木齊”!由于這一點之差,優(yōu)質(zhì)包裝袋,設(shè)計費都白白地浪費了。
王安石發(fā)明“囍”
人們結(jié)婚的時候,為了表示對新人的祝愿和增加喜慶的氣氛,都會用紅紙寫上大大的“囍”字貼在墻上。相傳,“囍”字是王安石發(fā)明的。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年輕時上京趕考,路過馬家鎮(zhèn)時,看見馬員外家門外的走馬燈上寫著這樣一句上聯(lián):“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不禁拍手叫好,卻因趕考,沒有停留細想下聯(lián)。
到了京城考完試后,主考官面試考生。輪到王安石時,主考官指著廳前的飛虎旗念道:“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要王安石對出下聯(lián)。
王安石腦子靈光一閃,“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脫口而出。 主考官聽后連聲贊好。
趕考回來,王安石又經(jīng)過馬員外家,便用主考官出的上聯(lián)來對馬員外出的對聯(lián)。 馬員外大喜,當即將女兒許配給王安石,原來那走馬燈上的對聯(lián)是馬員外女兒的選婚聯(lián)。
王安石新婚大喜之日,正巧也傳來金榜題名的好消息,喜上加喜,王安石提筆就在紙上寫下“驕”字。從此,王安石撿來兩聯(lián),上應主考,下獲嬌妻,一時傳為美談。
“紅杏尚書”拜見“張三影”
北宋文學家宋祁寫過一首傳唱一時的《玉樓春》詞,其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鬧”字,運用通感手法,打通了視覺和聽覺,新鮮活潑為人喜愛,當時就有人稱宋祁為“紅杏尚書”。
同時代的湖州詞人“張先”,寫過一首《天仙子》詞,其中有“云破月來花弄影”句,也是傳誦極廣的名句。
宋祁和這位張先第一次相見,留下一個宋代文壇上有趣的佳話。
一天,時為工部尚書的宋祁去拜訪擔任都官郎中的張先,他到張先府門時,派人通報道: “尚書要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
張先聽下人稟報后,急忙到大門口迎接客人。他問對方說: “您就是大名鼎鼎的‘紅杏尚書’吧?”
宋祁也打趣地回答: “我正是那個‘鬧’尚書。”兩人相視一笑,一見如故,談得很是投機。
宋祁向張先詢問道:“大家現(xiàn)在都叫你‘張三中’,不知道是什么緣故?”
張先說: “我的詞中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這三句,大概是據(jù)此而來。不過,我對這個稱號并不滿意。”
宋祁追問道:“那您喜歡什么樣的稱號?”
張先回答說:“叫‘張三影’似乎更貼切些。”
宋祁繼續(xù)追問:“哪‘三影’?”
張先回答:“‘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 、‘簾壓卷花影’(《《歸朝歡》》)、‘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三句都是我的得意之作,其中都有‘影’字,所以稱我為‘張三影’更好。”
于是,從此以后,人們都改稱張先為“張三影”。
賣油郎和老板娘
從前,在某縣城的十字路口,有一家酒館。有一天一個賣油郎來這里,他把油挑子卸到墻邊,然后坐到桌旁,酒館的老板娘上前招呼:“客官貴姓啊?”
賣油郎聽了心想:我來飲酒你管我姓什么干啥?可又一想,人家問我貴姓也是一種禮貌,于是順手指了指靠在墻上的扁擔說:我就姓這。
老板娘一看,便笑瞇瞇的說:“原來是杜大哥,請用茶。”
賣油郎一聽,這老板娘倒是挺有見識的,便也問道:“老板娘,您貴姓?”
老板娘笑了笑說:“免貴,我姓的是'十字路口,嫦娥站在一邊愁'。”
賣油郎斟了一杯酒說:“胡大嫂,謝謝你的關(guān)照。”
說完兩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能看到古人獨有的幽默氣質(zhì),以及漢字自己獨特的美感和魅力。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五个小故事带你领悟汉字的魅力)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电脑维修图片头像(电脑维修图标头像)
- 下一篇: 麻将机怎么恢复出厂设置(麻将机怎么恢复出